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郭文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早上好!
首先,请允许我以鞠代拜,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和感激!向你们,向所有为《吉祥如意》投来关注目光的领导、师长、同道、同事和朋友,也向所有为我的成长洒下心血和汗水的父老乡亲、老师、领导、同道、同事和朋友。刚才领受了市委市政府的奖励,领受了冯剑华老师代表自治区文联和歌平书记,余光慧老师代表自治区作协的祝贺,聆听了各位领导、老师和朋友的恭喜和鼓励,真是既感动又惭愧。
拙作《吉祥如意》能够获得“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和“鲁迅文学奖”,对我来说是三个接踵而来的意外。已经好几年没有给《人民文学》投稿了。2004年7月,在民意测验的基础上,市委推荐我负责市文联的工作,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不辜负市委的重托和推荐者的期待,也为了证明市委没有选错人,这一年,我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文联的热情指导下,在同事和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我的一些想法得以实施,而且在网络、期刊签约等诸方面取得进展,受到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区文联的肯定和表扬。经过一年的观察、酝酿,2005年9月,市委决定召开文代会,进行文联换届。市委以保证我的创作为前提推荐配备了文联班子人选。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崔波先生给我说,市委选拔一个正处级干部容易,选拔一个文联主席难,培养一个成熟的作家难,希望你能够理解市委的意图。时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刘立言同志则就崔书记的期待对我们班子成员一一作了叮嘱,特别强调两位驻会副主席罗云飞、郭可峻同志配合我的工作,支持我的创作。尤艳茹部长到任后,作为顶头上司,更把这种美意具体化。我的两位搭档给我说,尤常委告诉他们,除非文斌出面不可的事情,尽量不要打扰他,让他安心创作。事实证明,市委的决策是英明的,正是我的搭档出色地分担和积极作为,让我能够从一些事务中解放出来。
两年之后,我可以抽空写一些东西了。2006年初夏,我把电脑打开,发现有一篇写自鲁院非典期间的毛稿,一看基础还不错,就抽空改定,给了《人民文学》。8月初的一个晚上,我收到《人民文学》副主编李敬泽老师的来信:“刚刚看了《吉祥如意》,写得好啊,有如天籁。”那种惊喜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我才知那个“能写的”郭文斌还在,还没有被两年的非写作生活“废”掉。后来回想,也许正是这种非写作生活帮了我的忙,让我能够从原来的惯性写作思维中跳出来修改那篇稿子。两年的经历不算长,但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期间经历的一些事,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了一份理解和宽容,也对生命有了新的体悟,心里充满了对大地、人和万物的由衷感恩和祝福。
10月,我收到了《吉祥如意》的样刊,位置排在小说栏目末篇,留言内也没有提到该篇,心想敬泽老师的信肯定是见我许久没有写东西了,有意“套”一下我,让我不要放弃写作。因此,在北京开文代会期间,当责任编辑程绍武先生告诉我本篇获得2006年度人民文学奖,并且短篇只有这一篇时,我还以为是他在跟我开玩笑。直到2006年11月16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从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老师手中接过获奖证时,才觉得自己真是获奖了。而小说选刊奖来得更加突然,12月23日接到电话通知,12月27日就在贵州颁奖,让人更加有种在梦里的感觉,心中的喜悦和激动是不用说的。颁奖会上,乍一听在十篇获奖短篇中,拙作是唯一获得全票的时,才知道什么叫受宠若惊,因为是四个年度的全国短篇择优,真有点不敢相信是真的。《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老师鼓励我说,《吉祥如意》让大家评得很开心,十一位评委意见非常一致。让我再接再厉。当时,我都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接着,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等评优活动相继揭晓,《吉祥如意》忝列第二。虽说此时,我已收到《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的样刊,收到《新华文摘》和阎晶明、刘书棋、林建法、李建军、吴义勤等老师和一些出版社关于年选本的用稿通知,但我还是不敢彻底说服自己接受一个实事:《吉祥如意》是成功的。
不久,我从一些老师和朋友口中知道,陈建功、雷达老师在多个场合夸奖本篇;从鲁院的师弟师妹口中得到消息,胡平老师在鲁院的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本篇;从媒体上知道谢有顺、李建军老师在许多文事活动中把它作为范例推荐;从一些作者口中得知邵燕君、孟繁华、何向阳、施战军等老师向他们的学生介绍该篇,等等。在这些绵密、温暖的鼓励和好消息在心里增加到一定厚度时,我才给自己说,也许《吉祥如意》的确写得不错。
尽管如此,自己还是没敢想它能够忝列鲁迅文学奖。说真的,对于这个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以前只是想想都觉得有些奢侈,都为之惭愧得不行,何况侥幸获得。记得柳萍获得梅花奖之后,当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委书记的王正伟先生在银川市举办的嘉奖会上说,如果谁能为银川市摘得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我加倍地奖励他。当时,只觉得好一阵脸红心跳,心想,书记给我们出了一个多难的题啊。如果我没有记错,那是2001年。六年之后,没想到这个天大的荣誉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且市委市政府给予我更加隆重的迎接、祝贺和宣传,怎不让人百感交集。
因此,领受祝贺的日子,也是感恩的日子。对中国作协,对评委老师,包括天地君亲师、领导、同事、朋友,连同一餐一饮,心里充满了对他们的深深感念。在收看一个个祝贺短信的时候,在接听一个个祝贺电话的时候,这种感念越发强烈。
古人说,量彼来处,记功多少,念己功德,全缺应供。意思是想想它的来处,饱含着多少人的心血,想想你的功德,配享有它吗?2007年10月28日,当我在一位伟人的故乡,捧到烫金的获奖证书的时候,我看到了“鲁迅”两个大字,我更看到了一串串亲切的身影,一束束深情的目光,他们来自我成长的每一个风雨历程。他们是:养育我的亲人,培育我的恩师,关怀我的领导,支持我的同事,鼓励我的同道,关心我的朋友……
心中的感激,不是感激二字能够表达的。
2006年年底,我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这一年的寒冬很冷,但我的心里却春暖花开,因为《吉祥如意》,更因为一串吉祥的名字,他们是让《吉祥如意》得以面世、行世的编辑老师,是“两奖一榜”的评委老师,是给他以培养和偏爱的所有师长和朋友,为此,我知道了什么叫“如意”。2007年10月25日,当我打开中国作家网,看到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揭晓的消息,看到自己忝列短篇第二名时,我是那么急切地想知道评委的名字,想知道这一程是哪路贵人在培护着《吉祥如意》,最终把它送到中国文学的最高荣誉殿堂里。
回首往事,心潮澎湃。
在各位启蒙老师的鼓励下,在张贤亮等前辈的感召下,我的心中暗暗萌发了文学梦想。在赵彤、李世锋、马存贤等老师和兄长的帮助下,通过尤屹峰、郭宁、吴志明等老师和朋友的张罗,我在西吉县的葫芦河文学社里,开始了最初的文学涂鸦。在李振声、屈文焜、陈彭生等老师,包括固原日报、宁夏日报、银川晚报、宁夏青年报等各位副刊编辑老师的帮助下,在固原师范、将台中学、教育学院、西吉教育局的老师、同事、领导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磕磕绊绊地走过了自己的文学幼稚期;是李振声老师在西海固的纯文学杂志《六盘山》上给我发了第一篇散文,并且评奖;是冯剑华老师、吴善珍老师在省刊《朔方》上先后给我发了第一篇散文、第一篇小说。受其鼓励,之后陆续在各家刊物上发了一些作品。正是这些作品,使我能够在1993年调入《六盘山》杂志从事专职编辑工作,从此和文学结下不解之缘。在固原文联的那段日子是让人难忘的,因为在那里我得到了两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俊德、李克强的关心和提携,得到了三任主席王铎、马吉福、火仲舫的赏识和器重,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袁宗杰,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干文,行署专员尤兆忠和孙熙雍、尹文博、李广民、张铎、王耀臣、马国兰、张光全、杨明堂、赵宗文、刘登科、马占山、蒙会林等老师和朋友在生活上的照顾,得到了各位同事的理解和支持(就像我在西吉得到了王国璧、刘富荣、马秀珍、田振业、吴玉琪、张进贵、吕志义、张忠显、张映华、杨志荣、云生元、薛维民、李明珍、海正生等领导、老师和同事的理解和支持一样)。得到了火热的文学圈和同样火热的写作伙伴的鼓励和熏染(今天在座的朱世忠老师就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煽动者)。得到了固原师专、固原师范,包括六县教育界朋友的认同和欢迎。而钟正平先生则直接地支持了我关于西海固文学的推动计划。
1998年之后,在以上领导和朋友的帮助下,我在固原的生活稳定下来,开始进入比较纯粹的写作状态。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在闻玉霞、钟正平等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下出版,在李乃杨、火会亮、王冀、李军等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社会的接纳和认可,让我成为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也第一次体会到了拥有“粉丝”的美好,更加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
人间有味 爱历元年 血色浪漫 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小说精选集 小城三月:萧红小说精选集 霸王别姬 萤灯:许地山小说精选集 俗世奇人(足本) 亡魂鸟 城门开 山羊的胡子 漫水 了望星辰皆是你 幽灵神珠 人生在世 盗墓:平意难竟成了白月光?! 等待 无雪之冬 孤坟鬼影 丙申故事集
集周胡子的睿智贺胡子的风趣和王胡子的勇猛于一身,这就是郑胡子。他起于微末,有大功于国,是人民的好将军。太祖语录。华北治安之恶化,实起于郑卫国。那里有郑卫国,那里就有噩耗传来。未能将他的部队的掐灭于萌芽状态,实乃北支派遣军最大的渎职。冈村宁次。记者问常先生,请问共军将领中您最痛恨谁?常凯申咬牙切齿地说郑!卫!国!记者奇道这是何故?常凯申铁色铁青,说别人都是抢,就他是骗!记者又问那您最喜欢的共军将领又是谁呢?常凯申无奈地说还是他。记者呃?...
柳雅睁开眼睛就是破墙烂瓦小土炕。可怜那瘫痪的老爹纯良的弟弟都面黄肌瘦。这是家,还是难民营?咱上辈子是杀手,这辈子是能手空手都能套白狼,废物也能变...
从军中归来的特种兵王突逢末世,一切陷入大乱。打怪练兵把妹造基地,没错,这才是末世里正常的生活方式。且看特种兵王如何嬉笑末世,混迹花都!(感谢墨香阁提供封面!)...
末日战争爆发,人类文明即将毁灭之际,昆仑神墟突然降临,灵能重现,人类一举进化到全民修真的新世纪。灵能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是人类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等待人类征服的只有无尽星海!...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说她仗势欺人?胡说,娘亲明明是在虐狗。渣夫要她承认出轨主动弃婚?儿子,上!退婚不成,某娃他...
林彦重生了,重生在了一九八零年三月末的日本东京秋叶原。这个年代的秋叶原,还只是个电器街,并不是后世的宅文化圣地。林彦重生后的家里,经营的也是电器修理铺,而非女仆咖啡厅。重生在这个陌生国度,陌生时间,陌生城市的林彦迷茫了。两眼一抹黑的他,茫然四顾,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后,他放弃了扣紧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