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文与言(2)
于是就有了韩(寒)白(烨)之争。作为文学评论家的白烨说圈子外的韩寒虽然进入了文学,但没有进入文坛。这意思就是说,连圈子、文坛的界定权都是掌握在文学评论家手里的。
在这里,可以看到政治的泛化、文学理论的滥用、代理意识。
把文坛搞得就像一个政治争斗场,这一向就是文学批评家的拿手好戏。文人本相轻,文学评论更是能建立起一个个帮派了。
当一个文学评论家,最简单的理论建树就是按年代分类,什么新生代、晚生代、八○后,还恐龙、白垩纪呢。而最无耻的评价标准就是圈内圈外了。由此衍生的还有:读物与文学,畅销与经典,写手与作家,另类与边缘。
而那副代理的嘴脸也更全面地表现了出来:
对于国内文学,他们是国外文学的中国首席代表;
对于文坛之外,他们是文坛的当然代理;
对于读者,他们就是整个文学的总代理了。
过于聪明的批评家
批评家王彬彬的一篇文章《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写得很到位,把中国作家的聪明糊涂之道讥讽得体无完肤。想看的可以到网上搜,我也是这样得以瞻仰的。
王彬彬在文章里说:“近些年,我常有一种感慨,这就是:中国当代的一些作家,一些文人,实在是过于聪明了。这里的聪明,是指一种做人之道,一种生存策略,一种活命智慧,一种处世技术……
“中国当代的一些作家,一些有大名的文人,真可谓已臻于炉火纯青的至境,已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有研究者说,鲁迅是深通世故而不世故。鲁迅的不世故,是偏不世故,是拒绝世故,是不屑于世故……
“有论者曾对中西两位文化先圣孔子和苏格拉底进行过比较。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拒绝宣誓改悔,从容地面对死亡。……而中国的孔子,则教导人们,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比起苏格拉底,孔子显得很富有现实感,很善于识时务,很聪明……
“在1994年3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我读到萧乾先生的《给青年朋友们》一文,其中有些话颇令人寻味。例如,萧乾先生在对巴金先生的大力提倡说真话称赞之余,却做了点保留,改成要尽量说真话,但坚决不说假话……这里其实涉及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一个重大的道义问题。如果说真话是一种绝对命令,那么,便不管后果如何,都要坚持把真话说出来。然而,在萧乾先生看来,显然原则、道义,在个人的身家性命前,都是次要的……
“王蒙先生在1993年第1期《读书》上发表《躲避崇高》一文,对王朔表示了赞赏。其中有几句关于王朔的话也很耐人寻味:他不像有多少学问,但智商蛮高,十分机智,敢砍敢抡,而又适当搂着 ——不往枪口上碰……王蒙对王朔的不少评析,都大体可用于王蒙自身。在王蒙与王朔的小说之间,的确可找出不少相同、相通、相近、相似之处,那种机智那种调侃,那种油滑,那种极度膨胀的叙事话语……
“近些年来,老有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现状不满意,老感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有着太大的差距,老盼望中国文学能早日与世界文学接轨、同步。其实,中国文学之所以难得有大的成就,原因之一,便是中国作家过于聪明了。形而下的生存智慧过于发达,形而上的情思必定被阻断、被遏制;内心被现实感被务实精神所充塞,非现实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瑰丽的想象必定无存身之地。在技术性的生存上,在名利、地位上,在立身处世上,聪明确实极有用,但在真正的文学成就上,聪明终会被聪明误的……。 最好的txt下载网
四、文与言(3)
“什么时候中国作家不再那么聪明了,什么时候始可谈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同步。什么时候中国文人不再那么聪明了,什么时候始可指望人文精神的重建和高扬。”
引用了这么多,是为了不被认为是断章取义。王彬彬对中国作家的“聪明”气质和习气的批判入木三分,却不知自己作为文学批评家也是中国作家之一。所以,他的这篇文章应该视作自我反省式的批他。
“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中的关键词是“过分”,那么不过分的聪明是个啥呢?我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聪明的过分与不过分,只要是聪明,一定是向着过分而去的。聪明的意思就是能适应环境,并能够得到因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人性后的补偿。当屠刀横在面前,能坚持正义的毕竟是少数,否则何以体现专制者的残暴?
中国当代的作家,有大名的文人,能被批评家注意到,被注目地骂,就是因为比较聪明才冒出头来。
鲁迅是那个类似战国时代的人物了,举出来并不能针对当下说明什么,如果有一个在专制环境下也能深通世故而不世故、偏不世故、拒绝世故、不屑于世故的,倒是可以拿来说说。中国文人的鲁迅情结很深,原因在于他们(我们)在现时代找不到一个相当的人物来代替。
巴金的说真话也是事后的,而且只说到“文革”为止。这样的真话是否有意义呢?萧乾要尽量说真话,但坚决不说假话。只要这样的坚决是针对当代的,就不错了。对于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牙齿已经松动,眉毛也已白尽,还能要求多少呢。
王蒙对王朔的赞赏不仅耐人寻味,也是发现了自己的接班人。王蒙与王朔都是极聪明的中国作家,成名早而大,占尽风光。聪明的作家有着聪明的文学风格,作为一种风格没啥好指责的。不能因此就恨铁不成钢,没想多伟大又怎么了。
把中国作家不再那么聪明当成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同步的必要条件实在幼稚、可笑。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差距是中国社会与发达社会之间差距的一个表征。批评家总是想就文学来谈文学,是永远也谈不清楚的。
至于人文精神的重建和高扬,这个在中国从来就没存在过的东西又如何重建呢?而高扬就更奇怪了,谁能说清楚什么才是人文精神呢?
再引《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里的一段文字吧:“王朔的确是高智商的,是极识时务的,是太有现实感的,是过人聪明的,王朔看起来什么都敢骂,什么都敢亵渎,但其实他是很懂得分寸,很善于掌握火候,很能够认清对象的,他是先估量了对手再行事的。他明白什么东西可以骂可以亵渎,但在骂时亵渎时要适当搂着,什么东西骂时亵渎时不妨任意尽兴。例如,在碰到知识分子时,碰到书生时,则像阿Q碰到尼姑一样,不妨痛痛快快地骂,痛痛快快地亵渎、嘲弄、挖苦,因为这些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是原本就可以被任意欺侮的。”
其实,王彬彬所骂的中国当代作家也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书生”、“尼姑”与“手无缚鸡之力”,所以王彬彬尽可以痛痛快快地亵渎、嘲弄、挖苦、任意欺侮。
说到中国作家,也是在政治、市场、文坛的夹缝中求生存,好比野草,落地生根,已经殊为不易。于是,越是地位渺小低下,写出来的东西就越豪放、洒脱。越是著名、有地位,写出来的东西就越有那么股高屋建瓴的聪明劲儿。 。。
四、文与言(4)
让中国作家有什么社会理想,纯属痴人说梦。那么,王彬彬是痴人吗?不是。文学批评家(如王彬彬)就是想拿作家当枪使,批评作家不直面专制、不裸身叫战;而至于他自己,却可以躲在二线吃干酪。这就是批评家的策略了。
广告代言时代
商业文化对汉语的需要就是:吆喝。只是这吆喝是充满视觉冲击力和蠢蠢欲动的性感刺激的广告罢了
中共最富争议人物的是是非非:张国焘的这一生 偏执的浪漫 退婚女配撕掉了剧本 甜甜的恋爱不属于我 逃婚后我成了柱 好婆婆[快穿] 西出玉门 忽必烈风云传 权先生有点皮 众圣之门 少爷家也没余粮 独木不成林 曹贼 重生:金融巨子归来为爱涤荡乾坤 看见 被偏执反派扒了马甲 国民三胞胎[穿书] 都市医圣仙王 永乐英雄儿女 甜妻的七十年代/神光的七十年代 我可以无限强化
模型师杜予涵穿越了此次穿越有一个很大的优点,他成了名门望族的少爷,虽然不得宠此次穿越有一个很大的缺点,他成了目不识丁的文盲,虽然会建模。玛雅,在现代吃力不讨好的模型师在这里居然成了香饽饽?这是一朝翻身做地主的节奏啊!凯文老爷,请让小的好好伺候您。杜予涵你能先把手从我衣服里抽出来吗?温柔腹黑攻用指南模型师是创世...
动则打遍天下无敌手,静则观山看水定吉凶。这么牛逼的术士,还混娱乐圈?别烦我,我也正纳闷呢!古人云,一命二运三风水。你说啥?这是命?古人,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蓬莱仙境的圣仙因为年少气盛和魔尊大战被打入凡间,化作了兽身,被凡人所救,带回了家中当宠物养了起来,从此圣仙过起了凡间宠物日常生活⊙o⊙)她本来是想送人的,可是这狗狗看起来很聪明,就养着玩吧养着玩就玩呗,怎么养着养着不对劲了,晚上总喜欢爬她被窝死狗!...
1V1双洁,重生军婚文长官,你看咱俩都不是自愿的,这事就当没发生过吧。他冷笑,怎么,睡了不认账?上辈子,夏初一婚前失贞,被家里人唾骂为淫娃荡妇,逼她嫁给跛足的老鳏夫。舅舅母亲接连因她而死。只身逃到南方打工,辛苦半生,最后惨死渣男之手。重活一回,她定要保护爱她的和她爱的人,改写天命。陷害她的,她要让她自...
一睁眼,她竟穿至农家!没事,咱打打猎,种种田,顺便捡个相公回家过年!初见,她浑身是伤,他满身是血,为救他,她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名誉,招一流浪汉子做入赘夫君。众人皆感叹她有好生之德,可当宫溟夜再一次被逐出房门,身着单薄的衣衫在这寒冬的夜晚不禁抱膝蜷缩在门前。都说乡下女子温柔贤淑,善解人意,世人也皆夸我娘子贤良淑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