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平息物价风潮,一纸联合倡议书起了重要作用。在敦促各位富商共同签署倡议书时,有几个人是带了头的。为了表示对这些开明富商的感谢,也为了今后更好地合作,在茶话会后,宗泽专程上门对他们进行了回访。这一日,宗泽回访的是丝绸商邯兆瑞。
邯兆瑞拥有大小不等的五家店铺,店址分布于京城东西两厢的各大商埠。但他的住处并不与这些店铺相邻,而是另有居所。那是几年前他以极低的价格,从一名获罪被贬的五品官员手中买下的一个大宅院。此宅坐落于皇城东南厢靠近马道街北端的一条街巷中,是个闹中取静的去处。宗泽带着宗颖、甘云和几个亲兵,出开封府策马前行约一里地,登上东大街,行至寺桥,再向南拐个弯,绕过铁佛寺,就到了那座灰墙乌门的邯宅院前。
为了不给主家添麻烦,宗泽在来访前没有预先打招呼。当院门被叩响时,邯兆瑞刚用过早餐,正在后院的廊庑下,观看家仆喂他那几只心爱的信鸽。听管家马德发报曰宗留守大驾光临,邯兆瑞连忙弹冠整衣,带着马德发大步流星地穿庭跨院,赶到影壁前,热情而恭敬地将宗泽一行迎进了大门。同时自有伺候在如意门旁的两个家仆,殷勤地接过了宗泽等人的坐骑。
如同汴京的多数院落,邯宅亦为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四合院之雏形始于商周,传承发展至宋代,已成为汉族民居的普遍建筑模式。这种建筑模式,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变化无穷。它的基本单位虽为四平八稳之固定构架,但在此基础上可以向纵深和两翼任意发展,由之衍生出匠心独运的多种组合。
这座邯宅,显然就是一座院里有院的多层次建筑群。当宗泽带着随员步入垂花门迈进第一进院时,马上便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这个庭院不仅面积阔大、树木繁茂,山石错落兰竹掩映,两侧的游廊后除若干厢房之外,还皆另有若干旁门。以这番光景估计,整个宅院起码得有四进纵深,也许还包含着更多的套层空间。如此规模,虽不能与皇苑王府比肩,在民宅中却可称得上是相当气派了。而内里如此气派的一座宅院,从外观上看却毫不起眼。感觉到这个反差,宗泽忖度,邯兆瑞这个人,要么是处事谨慎不喜张扬,要么是工于心计城府颇深。当然作为一个商人,只要他不把心眼尽往歪门邪道上使,工于心计也没什么不应当的。
邯兆瑞笑容可掬地将宗泽一行迎入正厅,此间有使女已依照马德发的吩咐将茶盏果盘备妥。双方分宾主落座,宗泽便与邯兆瑞开始了礼节性的攀谈。
宗泽说他今日到此目的有二,一是对邯兆瑞积极响应官府号召、以身作则配合官府稳定物价的行为表示感谢;二是希望邯兆瑞多为官府献计献策,协助官府解决好民生问题。邯兆瑞则满面谦恭地表示,他无非是做了一点分内之事,有劳留守大人专程回访受之有愧。献计献策实不敢当,为国分忧义不容辞,若宗留守有用到之处,他邯某一定尽力而为。这些都是套话,但因邯兆瑞说得很自然,而且他又生就了一副宽鼻厚唇的敦厚外貌,其言让人听起来便觉比较诚恳。
接着宗泽对邯兆瑞的生意表示了关心,说如其有何困难尽可直言,尽量为商家排忧解难官府也是责无旁贷。邯兆瑞答曰,战乱时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宗留守日理万机,艰难更甚。有宗留守此言即足暖人心,自家的困难能克服的就自家克服,不是万不得已,就不给宗留守再添烦忧了。这番话表白得颇为得体,宗泽颔首微笑道,邯公真是深明事理,若大家皆似邯公这般境界,何愁汴京之患不平,大宋江山不治。邯兆瑞随之而笑,连称留守大人过誉。
然后,宗泽观赏着厅堂内外的景致陈设,又与邯兆瑞随便聊了些汴京风物之类的闲篇,便准备适时告辞了。就在宗泽放下茶盏意欲起身时,他忽然想起一件事,就顺便向邯兆瑞问了一句。
宗泽所问之事,乃是关于蔡京秘藏珍宝的传闻。
这是近日来宗泽时常挂在心里的问题。汴京的经济秩序经过努力整治虽暂时维持了平稳,但官库的财政缺口仍在不断扩大,庞大的军费开支依然捉襟见肘。找不到解决这道难题的办法,宗泽便觉得像坐在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朝廷拨款肯定是指望不得的,绝境求生的办法,只能是自己找米下锅。在冥思苦想了若干措施均觉无济于事之后,宗泽不由得便将他的希望,极大地寄托在了李纲提出的从地下寻宝的建议上。
宗泽认为地下藏宝之说不为虚妄,但具体线索却渺茫得很,所以起初并未留意于此。但目前实在是别无他策,这条路就不能不试着走一走了。于是他便命人开始了对有关信息的寻访搜集。
经过寻访搜集,反馈回来的说法还真不少。在众多的说法中,被渲染得最神乎其神的,就是关于前朝太宰蔡京秘藏珍宝的传闻。宗泽根据人所共知的蔡京的贪婪狡诈品性揣度,此说不可全信,亦不可全不信。而若确有其事,那宝藏的价值便绝非等闲。那样一笔巨财,就算他宗泽不用,亦应坚决寻找归国库。因而关于蔡京的藏宝之谜,便成了宗泽心目中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从方才与邯兆瑞的闲聊中,宗泽感到这个丝绸商可谓耳目通达见多识广,不禁触动心事,就随口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邯兆瑞显然对这个问题感到突兀,他见问先是一怔,又若有所思地停顿了一会儿,才字斟句酌地回答,这个传闻在蔡京倒台前就有,但也就是个传说,到底是真是假,没人说得清楚。听说曾有盗贼为寻宝在若干地点开掘过,结果皆是一无所获。
宗泽问他,盗贼们都开掘过哪些去处?邯兆瑞说无非是些偏僻荒凉处,比如城南下土桥一带,城北仁王寺附近,等等。其实都是瞎猜臆度、捕风捉影。宗泽说捕风捉影也是先有个风声,那风声是从何而来呢?邯兆瑞笑道宗留守真是心细如丝,这个问题问得有理。以他看来,这件事八成是以讹传讹啦。
宗泽就问,此言怎讲,怎么便以讹传讹了?
邯兆瑞便解释道,据他所知,大约是在宣和四年时,朝廷曾下令收缴销毁过一批被禁止流通的伪劣铜钱,那事是由蔡京负责办理的。由于那批铜钱数量庞大,真正予以销毁非常费事,所以当时的所谓销毁,就是掘地深埋。为防有人再盗取那些废钱非法牟利,埋钱之事做得甚为机密。这样,此事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也就引起了某些略知风声的人的种种猜测。而后人们传来传去,越传想象的成分越多,就演变成了所谓的蔡京藏宝故事。
“噢,原来还有这段缘由。”这件事宗泽还是第一次听说,他觉得此说不无道理。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蔡京藏宝一事便是子虚乌有了。但他旋即思忖,这也只是邯兆瑞的一种猜测,而且除非亲眼所见,谁又能肯定当时掩埋的一定是废钱?于是又接着追问了一句,“当年掩埋废钱的地点,邯公可有耳闻?”
“这个确实没听说过。只听说当时戒备森严,里里外外由禁军设置了好几层警戒线。”邯兆瑞面含歉意地答道。
“嗯,打扰邯公了。”宗泽表示理解地点点头,结束了问话。尽管邯兆瑞并没提供出什么具体线索,但宗泽从他所谈到的情况中,已经受到了启发。这让宗泽满意地感到,这次回访不虚此行。
通过前后两次接触,并参考宿向荣的调查材料,宗泽对邯兆瑞这个丝绸商的总体印象不坏,认为像他这样顺从听话不逾大格者,在商人堆里就算是比较本分的了。因而此时的宗泽,丝毫没有对其言之真伪产生怀疑,更不曾想到,邯兆瑞那敦厚谦恭的外表背后,还另有一个身份——民间秘密组织天正会的核心成员之一。
再具体点说,这个邯兆瑞,就是数年前在祥符县与曾邦才结成莫逆之交,后来又被草庐翁拉进天正会的那个杂货店店主。
送走宗泽等人,邯兆瑞让马德发自去忙他的杂事,他独自踅进了内院正房的西套间。他要在这里静静地回想一下方才与宗泽的谈话,特别是涉及蔡京宝物的那番对话,检点一下其中有无纰漏。眼下天正会谋划已久的大事正处在蓄势待发的节骨眼上,出不得半点差池。那些蔡京秘藏的珍宝,更是说什么也不能让它落到宗泽手里。
从各种迹象上看,宗泽的回访是个正常举动,没有什么特殊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中的表现亦无不妥,且显然博得了宗泽一定的好感。总之在宗泽的眼里,他邯兆瑞应当说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或戒备的理由。肯定了这一点,邯兆瑞便将脑筋放到了蔡京秘藏珍宝的事上。那事宗泽提得很突然,他应付得不免仓促,他得再想想他的回答是否妥帖。
在听到宗泽提出那个问题的瞬间,邯兆瑞虽是表面上声色未动,心头却禁不住一跳。原因是宗泽向他打探其事,还真是在无意间问对了人。有关蔡京藏宝秘密的线索,真正的知情人很少,而邯兆瑞恰恰就是掌握着某种线索的少数人里的一个。探明那批珍宝的下落,是他迁进汴京后配合草庐翁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这些年来他一直在等待着出现柳暗花明机遇的一个未遂之愿。
那件事在当年本来是可以神鬼不觉地搞定的,因为其事的关键人物夏永济,当时已在他们的监控之中。夏永济曾应邀到祥符县去为一家大户做过石碑,其家小随其在祥符县住过一段日子,他们还都曾到邯兆瑞的杂货店买过东西。夏永济未必会对邯兆瑞有什么印象,但邯兆瑞及其账房马德发,却都记得夏永济一家人的模样。正是因为这个缘由,后来草庐翁才将负责监视夏永济行踪的事交给了邯兆瑞。
重生之觅得良人 三国机密(上):龙难日 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 晚宋 我的事业是父亲 微历史:秦朝就是如此有趣 猎头局中局 奇女卷 欢情与迷乱 南京大屠杀 大宋帝国之东风破 触电的帝国:电报与中国近代史 不夜之城 三国机密(下):潜龙在渊 历史的天空 帝国最后的荣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 三国配角演义 大宋帝国之中原乱 玄幻:开局成为荒古周家上古圣人 唐朝那些事儿6:帝国落日卷
集周胡子的睿智贺胡子的风趣和王胡子的勇猛于一身,这就是郑胡子。他起于微末,有大功于国,是人民的好将军。太祖语录。华北治安之恶化,实起于郑卫国。那里有郑卫国,那里就有噩耗传来。未能将他的部队的掐灭于萌芽状态,实乃北支派遣军最大的渎职。冈村宁次。记者问常先生,请问共军将领中您最痛恨谁?常凯申咬牙切齿地说郑!卫!国!记者奇道这是何故?常凯申铁色铁青,说别人都是抢,就他是骗!记者又问那您最喜欢的共军将领又是谁呢?常凯申无奈地说还是他。记者呃?...
柳雅睁开眼睛就是破墙烂瓦小土炕。可怜那瘫痪的老爹纯良的弟弟都面黄肌瘦。这是家,还是难民营?咱上辈子是杀手,这辈子是能手空手都能套白狼,废物也能变...
从军中归来的特种兵王突逢末世,一切陷入大乱。打怪练兵把妹造基地,没错,这才是末世里正常的生活方式。且看特种兵王如何嬉笑末世,混迹花都!(感谢墨香阁提供封面!)...
末日战争爆发,人类文明即将毁灭之际,昆仑神墟突然降临,灵能重现,人类一举进化到全民修真的新世纪。灵能与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是人类最好的时代,也是最为波澜壮阔的时代,等待人类征服的只有无尽星海!...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说她仗势欺人?胡说,娘亲明明是在虐狗。渣夫要她承认出轨主动弃婚?儿子,上!退婚不成,某娃他...
林彦重生了,重生在了一九八零年三月末的日本东京秋叶原。这个年代的秋叶原,还只是个电器街,并不是后世的宅文化圣地。林彦重生后的家里,经营的也是电器修理铺,而非女仆咖啡厅。重生在这个陌生国度,陌生时间,陌生城市的林彦迷茫了。两眼一抹黑的他,茫然四顾,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最后,他放弃了扣紧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