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部分(第1页)

国民党政府原本帮梁实秋安排了“国立编译馆”人文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不过因为“国立编译馆”馆长是由杭立武兼任,与其在“###”的工作“两头烧”,因此一度由梁实秋代理馆长。

但是与妻子商议之后,梁实秋无意于继续当官应酬,因此在1950年杭立武辞职后,也主动请辞,从此不入公门。并于1955年应台湾师大校长刘真邀请,出任文学院院长兼英语系主任,直到退休,前后在台湾师大工作了十七年之久。

文学创作

梁实秋的散文以《雅舍小品》为代表,总计出版四辑,收录各种说古道今的长短文,悠闲自由、清新脱俗,建立了他写作散文的声望。但这部在四川写成的散文名著,虽然获得商务印书馆的青睐,但因为战争、金融混乱,始终没有付印。因此台湾正中书局不断造访梁实秋,要求代为印行《雅舍小品》时,梁实秋百般为难,并告知正中书局需为版权负责后,才让这部名著顺利问世,成为畅销一时的热门书。

但是梁实秋初抵台湾的前十年,出版的都是翻译小说,中文创作少之又少。仅在1951年,谣传作家冰心在祖国大陆因故死亡,这让梁实秋相当伤心,特地写了一篇《忆冰心》。直到1958年,梁实秋才写了一本薄薄六十页的《谈徐志摩》,传记兼散文的写作风格,令文坛耳目一新。对于文坛给予的掌声,梁实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第二年,他在《实秋自选集》自序中说:“我研习的学科是英国文学,我的职业是教书,在著作上可以说是等于零。”

《谈徐志摩》这本“小书”的出版,却是梁实秋以散文重返文坛的重大预告。同年9月,梁实秋辞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系主任的兼职,专任文学院院长。第二年,他发现自己罹患糖尿病,又辞文学院院长职务,专心投入他从1930年就着手的《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之后,包括《谈闻一多》、《清华八年》等散文集陆续问世,更奠定了梁实秋“文坛祭酒”的地位。

在完成莎翁全集翻译前,《雅舍小品》是梁实秋最重要的散文作品。 二十五年后梁实秋又以“雅舍”之名,收小品三十二篇,继续交正中书局出版《雅舍小品续集》。差不多同一时间还出版了一本怀念故旧的书《看云集》。只是梁实秋自1966年卸下教职后,散文作品虽增,但都不及《雅舍小品》赢得的回响。1999年,在梁实秋过世十二年后,《雅舍小品》获选为“台湾文学经典”。

梁实秋 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3)

编写英汉字典,则是梁实秋此时的另一项工作。包括世界书局、远东书局的英汉字典大约也都在上世纪的50到60年代问世,都非常畅销,成为台湾学生学习英文的重要工具。梁实秋一生曾主编过二十余本字典。但他也说,为五斗米折腰是他之所以编字典的原因,并非有什么兴趣。由此可见,梁实秋在台湾的生活仅仅小康,算不上手头宽裕。他也曾说,“有一些事,有能力的人不肯做,无能力的人做不好,编字典大概属于此类。”

梁实秋与字典编辑工作最初的接触是在1949年,与几位朋友为《世界四用字典》编补篇,后来才为远东图书公司编仅收五千字、初中程度适用的小型辞典。不过当时美国桑戴克和巴恩哈特河编的英文字典按读者年龄层分成启蒙版、初中版、高中版、普通版等四级,给了梁实秋很大的借鉴。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他一次又一次扩编,最后造就收字八万左右的增订本《远东英汉大辞典》,成为他主编的行销最广的英汉辞典。

至于梁实秋引进的KK音标,至今仍是台湾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注音方式。当年不少英语教师主张用英国的音标发音,但梁实秋认为,台湾接触的几乎都是美国英文,顺理成章应该使用美国发音。为应付实际需要,《远东英汉大辞典》后来再扩编十五万字的增订本时,注音才兼顾英美两种发音。

《莎士比亚全集》问世

在散文与编辑字典之外,完成莎翁全集的翻译才是梁实秋毕生的心愿。

中国迟迟没有翻译莎翁全集,始终是文学界的遗憾。因此在新月时期,最初由胡适倡议,当时的计划是由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陈源和叶公超五人合译,每人每年译两本,这样不到五年就可以完工。只是计划刚拟好,徐志摩因空难英年早逝,再加上闻一多、陈源出国和叶公超无意于这项工作,最后只剩下梁实秋一人孤军奋战。

这项艰巨的工作才刚起头,不料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足足十多年,全中国人随时都在逃难。抗战胜利后,梁实秋回北京老家,父亲在去世前一个月曾勉励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莎剧翻译完成”,“无论如何要译完它”。后来胡适也多次对梁实秋说,莎剧翻译工作完成时,他要为梁实秋主办一个盛大庆祝会。只是没想到,胡适也来不及看到这件“中国新文学史大事”的完工。

1967年8月,梁实秋用尽了在退休后的时间与精力,耗费了三十六年,译完莎翁全集,并由台湾的远东图书公司出版。梁实秋终于成为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全集的第一人。如此巨大的工程由一人独力执行,如无深厚的英文与中文底子绝不可能完成。为此,台湾当局特意举办了一个三百多人的大宴会为梁实秋庆功,当时的“副总统”严家淦亲自到场致贺。被视为梁实秋门下三大弟子之一的著名诗人余光中指出:“五四以来,西洋作家的译述,何止数千百家,但译述一位大作家而能竟其全集者,梁实秋先生还是第一人。”

余光中并在《梁翁传莎翁》文中强调:“莎士比亚只写了二十年,梁实秋先生却译了三十六年。不过我们不要忘了,莎翁是连续地写,在太平盛世的伦敦连续地写;而梁翁是时作时辍地译,在多难的中国时作时辍地译,从二次大战之前译到二次大战之后,从严寒的北国译到溽暑的南海,且把昔之秋郎译成了今之梁翁。”

现代中国投入西洋名著的译作者不少,翻译理念却大不相同。写文章的基本要素是“信、达、雅”,翻译不比直接以中文创作,难免无法同时兼顾,尤其以“信”与“雅”常无法兼得。大师级的文学家兼翻译家林语堂有“屈信以全雅”的倾向,部分译作韵律十足,朗朗上口,有时却与原意大有出入。

梁实秋以“就信”为原则,有时宁可“舍雅”而“就信”,因为他认为“无论哪一国文字,都不是为了翻译而存在的”。在《翻译莎氏全集后记》中他自述:“我想,忠于原文宜为翻译的基本条件,在不失原文本意的范围之内,力求译文之流利可诵,那才是任何翻译者所应遵奉的信条。但是谈何容易!这两方面的要求常常是冲突的,要顾到原文之丰富的内涵与繁复的语法,往往就无法适当地写出流利的译文,又往往不能不牺牲原文中若干实在不忍牺牲的东西。”。 最好的txt下载网

梁实秋 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4)

梁实秋以“信”为原则的翻译方式,并不表示他不重视“雅”。早年他和鲁迅等左派译者发生论战,就是因为他认为,鲁迅流畅的文笔,一遇上西洋文字就变成别扭的中文。梁实秋公开反对“硬译”,并主张文学应该植根于人性。与倡导文学阶级论的鲁迅笔战后,梁实秋和左派文人形同水火。

基于相同的理念,梁实秋以为,中国人用中国字写新诗给中国人看,不能完全抛弃中国旧诗的传统。他支持胡适一点一滴改良的主张,认为旧诗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刻,但要写令人能懂的诗。他说:“我们有理由要求新诗写得更像样,不是官方的文艺政策所能奏效,亦不是文学批评家的意见所能左右,完全要靠诗人们自己的努力创作。旧诗做不下去,要做新诗,但新诗仍然要使用旧诗的若干技巧。”

程季淑意外过世

春心欲燃  机械战士  修仙归来  无敌念力  这个明星疑是精神病  超时空相亲  说文解字  重生八零:孩他爹,咱破镜重圆  生于77  我的姜氏女友  只缘身在此山中(H先婚后爱)  重生之黑道女学生  夫人专职刺客,病娇三少愁断肠  贤妇难为  无限之血火荣耀  咬不动的甜栗  一卷破苍穹  红楼之尊荣  小地主被迫遣回乡下后(重生)  陈情令之魏婴,我在  

热门小说推荐
麻辣老板娘

麻辣老板娘

江小龙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但在一次他捡到顶头上司,冷艳女神龚美婷的钥匙后,命运从而发生了改变。ampltpampgt...

道之扉

道之扉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仙过留痕。声留旷野早绝响,名留青史史成灰,痕留时空已抹去。生灭地,轮回界,真假境,我想推开道之扉,看看道外是否还有道。...

梦回三国

梦回三国

这是一部结合历史,穿越,厚黑和策略等元素的小说。主人公回到三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和三国英豪们一较高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初衷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也许,争霸并不是乱世中唯一的出路...

废材逆天:杀手女神

废材逆天:杀手女神

她是死亡谷的杀手女王,整个死亡谷都掌控在她的手中!一次叛变让她穿越沦为人人耻笑的废材七小姐!斗气?没有。习武?不能。身子?无能。模样?丑得惊人!当废材拥有天姿绝色,锋芒渐露,伙同小宠物,闯遍这个世界,踏遍万水千山,势不可当,所向披靡,上穷碧落下黄泉皆无人能挡时!这个异世谁主沉浮,谁成王者?这个世界谁来操控,谁又成神?...

霸道男神:追宠小萌妻

霸道男神:追宠小萌妻

18岁,高考在即,监护人竟成了冷面影帝?那个男人还说,他是她的未婚夫。开玩笑,他大她十岁好吗?他对外冷酷孤傲,可对她却万般宠溺,百般呵护。他是万众瞩目星光耀眼的影帝,秦天集团的幕后BOSS。现在,他是她独有的霸道男神。...

傲娇总裁,小心爱!

傲娇总裁,小心爱!

白天,她是霍云霆的首席秘书。  他时刻遵守,有事秘书做,没事‘做’秘书。  晚上,她是霍云霆的合法妻子,任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只要他想,就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赎罪,陆朝阳默默承受着,谁让自己的母亲做了小三,逼疯正妻,嫁入豪门。  这笔债,霍云霆讨上了门。  用你的身体帮她还债,一天一次。  她别无选择。  如果你实在没过瘾,我们可以离婚然后再结,我向你保证,不管结多少次婚,我每一次的新娘都会是你,老婆,是不是很感动?  陆朝阳每每在午夜梦回时惊醒,总会记起男人吻在她耳侧时留下的承诺。  感动?  不可能!  霍云霆,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恶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