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作为一名兰芳联合早报的战地记者,我在海参崴前线等了整整一个冬天,作为一个从温暖的东南亚地区北上而来的记者,这里严酷的冬天让我非常不适应,虽然有充分的御寒衣物和被褥,军队也为我们提供了尽可能的照顾,但是在过去的那个冬天当中我还是有多处冻伤,大多都是因为我缺乏在北方冬天的生活经验所致。
熬过这个让我刻骨铭心的冬天之后,我并没有在春天等来帝国军队的反攻,我一直都在等待第1手的爆炸性新闻,但是整个春天都没有等到,军队始终在疯狂的储备物资和弹药,每当一批运送着庞大物资和弹药的车队抵达的时候,都会有人传言说这一批物资就是进攻前的最后准备,但是进攻始终没有到来。
很多人的耐心已经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个偏远的地方被消磨殆尽,有几个我的同行已经在几天前收拾行李打道回府了,因为有传言说帝国,所以他们准备前往顺天府去等待第一手的新闻,我也在犹豫是不是应该离开这个鬼地方,这个在冬天拉屎都能冻住的鬼地方。
不过,那天中午我吃饭的时候,军队的炮群突然开始了怒吼,并非是此前和俄国人小规模冲突那种个别几门火炮示威性的打上几炮做做样子,因为我甚至分辨不出是哪门大炮在响,因为我的耳边传来的炮声遍布整条战线,那是数百门火炮同时开火时的壮观景象,我们所有人都从帐篷里面冲了出来,远远的能够看到我们炮兵阵地上不断升起的火光和发射药产生的硝烟,以及泡口风从土地表面吹起的扬尘。
所有人都开始了欢呼,就连那些外军的观察团的人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这些人肯定是比我们这些记者更想看到我们重新发动进攻的,这样大规模的炮击在此之前堪称空前,我听到他们不同几个国家之间的观察团成员开始互相打趣打赌,赌注就是这场空前的炮击将会持续多久,有人认为会是30分钟,有人认为起码一两个小时,还有一个家伙认为这场炮击将会持续6个小时,因为他认为我们的军队将会在夜里发动夜袭。
很快那些下注是30分钟的人开始把钱丢进一张小木桌上准备好的一顶帽子里,接着是那些认为起码有一两个小时的家伙,那时候我们都认为那个异想天开的家伙,将会赢得这场赌局的胜利,然而炮击一直持续到了天黑,白天的大合奏在夜里变成了重鼓的独奏,那些炮管能够爬进去一个人的攻城炮还在继续开火,当晚我们就在隆隆的炮声当中躺在自己的帐篷里整夜无眠,睡不着觉当然不是因为炮声太吵,而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好奇,这场疯狂的炮击到底会在什么时候结束,又或者这场炮击似乎永远不会结束了。
最终在第2天中午,炮声终于暂时停歇了下来,伴随着三枚红色信号弹升起,在经历了整整24个小时的炮火准备之后,进攻终于开始了。”
——某战地记者晚年回忆录
24个小时的炮击,朱业禹直接砸出去了30万枚炮弹,炮群当然并没有以最高射速开火,常见的120或者150毫米加农炮和榴弹炮基本上射速保持在四五十秒一发,那些口径上200毫米甚至300毫米的重型攻城炮的发射时间,更是以十几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来计数,可是即便如此,这24个小时也消耗掉了超过30万枚炮弹,这其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是在炮击开始后的30分钟内通过那批更换了炮架的1890型野战炮打出去的。
这批火炮是隐藏在人群当中的刺客,担负的是万军丛中取敌军上将首级的重任,他们配备了最优秀的炮兵,现在全大明的陆军掌握超视距炮击技术的部队也不会超过4个炮兵营,而他们更是在这4个炮兵营当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当中的精锐,他们就是炮兵里面的兵王。
对于软目标的压制射击来说,这是一个要综合口径、射速和投射量的计算问题,就像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当中,苏军经过统计之后认为122毫米火炮在对付软目标的大面积压制射击上,要比76毫米或者是152毫米口径的火炮都更加优秀,而在明军这边,能够越过山脊线打到后面的火炮当中,因为新一代的榴弹炮目前还停留在图纸上,老式的架退120150毫米榴弹炮射速太低,120毫米迫击炮则射程不够,也就只有这批改进过后的75毫米野战炮拥有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密度大范围覆盖射击的能力。
这批炮兵通过观测气球的校射,仅仅通过4轮炮击,就成功的把弹着点送到了正确的位置,而这距离他们第1轮炮击仅仅过去不到4分钟,然后从第5分钟开始,全部的23门更换了炮架的75毫米野战炮(一共改装了24门,但是有一门火炮的炮架出现了故障)开始了疯狂的效力射,1890型野战炮和75小姐拥有无与伦比的高射速的原因在于,在炮口高高扬起的时候,发射完的弹壳会随着重力自行在火炮重新开堂的时候落下,为炮兵省略了退出弹壳的步骤,而横楔式的炮闩更是天生适合快速射击,炮兵这个时候只需要不断的在弹壳退出来之后塞入新的炮弹就可以,全部23门火炮、23个炮组,在此时此刻都几乎打出了理论最大射速——接近每分钟25发。
对于俄军第25师师长尤拉科夫来说,他能够感受到的,是自己周边天翻地覆般地狱的场景,暴风骤雨一般的炮弹就像是从天而降的天罚一般笼罩了他的指挥所,而他的意识在冒出了“中国人,你他妈的算计我!”之后,就陷入了一片沉寂。
炮兵就在以这样一种狂暴的形式展现着人类在物理和化学上发展迄今所绽放出来的最强大的力量,大地伴随着重炮的轰鸣而颤抖,空气因为火药的灼烧而炙热,俄国人的炮兵在炮击开始20分钟之后展开了还击,不过在这种狂暴的炮击面前,也只有永备要塞工事里面的那些在夯土石质要塞重重保护之下的火炮能够展开还击,所以相比于明军这边惊天动地的炮群,俄国人那边的反击炮火就显得像是暴风雨当中的一叶扁舟一样。
不过这些火炮在要塞的保护下倒也能够和明军的大炮群打上几个回合,不过打上一会之后,俄国人那边的炮兵就发现了问题,他妈的,这群中国人的炮弹是打不完吗?这是都打了多久了?怎么还在打?
所以两个小时之后,俄国人这边的炮击干脆停了下来——一方面是因为俄国人感觉像这样对射下去收不到什么有效的战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俄国人心疼炮弹,他们可不像中国人那样炮弹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俄国人的炮弹可是打一发就少一发,虽然说俄国人储备充足,但是鬼知道这场防御战要打上多久?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中国人的炮火实在是过于猛烈,所以很多俄军士兵不得不向要塞的更深层躲避,战壕里面的俄军已经全部撤出,这个时候的战壕还没有发展到一战时西线那种几乎达到准永备工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战壕就真的只是一条壕沟,在这种程度的炮击面前难以保护士兵的安全。
在第2天中午明军那边升起三玫红色信号弹之后,在阵地上挨了中国人整整一天炮轰的俄军士兵也被他们的军官用鞭子和军靴从要塞内部赶了出来,尽管包括那些军官的脑袋也是昏昏沉沉的,但凡体验过邻居家正在装修砸墙的同学,大概都会对俄国士兵的境遇表示同情,只是相比于装修他们所经历的情况大概更像是经历了一场震了一整天的低烈度地震。
在之前的会战当中,俄国人已经见识过了明军构筑的野战防御阵地的威力,壕沟铁丝网配合着手榴弹和机枪以及野战炮,在那场会战当中斯科别列夫构建了一个精心的陷阱,而明军也如他计划的那样走入了这个陷阱,但是鱼儿上钩之后,斯科别列夫才发现自己掉上来的是一条鲨鱼,俄国人准备吃掉那只明军的时候不仅没有吃下来多少肉,反而在他们的阵地前碰了个头破血流。
有过这样的例子在前,俄国人自然是不介意学习自己的对手的,在这方面俄国人是非常开窍的,不是某个生活在岛上直到二战末期还能折腾出一款全新的装备三英寸级别厚度垂直装甲的中型坦克的国家,死板和教条这两个名词不属于斯拉夫人,虽然他们并没有明军那样的完善的水冷重机枪,但是俄国人也用手头上的家伙什折腾出了一个装备齐全的猴版出来。
壕沟自然可以让灰色牲口们还有民夫一起挖掘,铁丝网这东西没有事先准备确实不可能一下拿出足够使用的量来,不过也可以用拒马来替代,或者多插上一些削尖了的木刺,这都是可以替代的选项,而机枪也通过站前从美国进口的大量加特林手摇机枪得到了缓解,总之俄国人已经做到了,他们尽可能做得最好,但是即便如此,这些野战阵地也依旧成为了第一道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
朱明娜要踹开的也正是这一环,俄军第1道防线上所有的加特林机枪都配备给了那两个西侧的野战防御阵地,可是即便有了这些机枪,196高地和268高地也完全无法同三个主峰阵地相比,进攻俄军三个主峰阵地主要分成要塞主体壕沟和缓坡三部分,明军在冲上这个缓坡坡顶的时候,面前是一道陡然下降的高度在两三米左右的断崖,断崖下面是一个小平台,紧接着又是一个七八米高的断崖,不携带云梯或者是进行工兵作业的话,根本不可能直接下到壕沟底部。
而在他们对面十几二十米开外的地方是俄国人的石质夯土永备工事,工事的顶端比这边缓坡的坡顶高出一两米,而工事的底部则延伸到了这个十几二十厘米宽的巨型壕沟底部,从上往下整整10米左右,俄军的平射炮被布置在要塞顶部的胸墙后面,顺便一提,这道胸墙的厚度是以米为计数的,这些平射炮在敌军冲上来的时候,可以以榴霰弹尽情的杀伤在坡顶上暴露出来的目标,这个缓坡的作用就是为俄军提供异常明确且开阔的射击目标,仅仅使用步枪配合平射炮,就可以对冲击还颇的明军造成大量的杀伤。
而更加关键的在于壕沟的沟底,每隔几十米就会有一个从要塞墙体延伸出来的突出的碉堡,这个碉堡上有多个射击口,俄军的步兵可以通过这些射击孔向跳下壕沟的明军继续开火,而在要塞内部还有一条通道可以让俄军士兵来到缓坡的下方,前面说了明军登上缓坡之后,面对的第1个小断崖跳下去的那个延伸有个平台,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构造,自然是因为在这个缓坡的下方,实际上也是一个实质夯土的要塞主体,只不过这个要塞的所有射击口都是在壕沟底部面向着要塞的方向,只要跳进这个壕沟,就会面临前后两个方向俄军的交叉火力。
可以不客气的说,俄军在海参崴的要塞防御体系之完备,只需要给这些俄军士兵换上一战沙俄步兵的装备,让二战时正常参战国的步兵来打,在没有航空兵和口径在9.4英寸以上级别重型火炮的支援下,都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反正如果直接把日军在二战爆发之初的那几个常备师团拉几个过来,把血流干也是拿不下来的。
不过明军24个小时的炮击当然并非是在打水漂,俄军的要塞主体有几处已经在明军的炮击之下产生了垮塌,实质夯土结构垮塌下来之后,形成了数个斜坡,而这几个斜坡也就成为了交战双方彼此之间争夺的关键,明军的野战炮伴随着步兵一起推上了缓坡,顶着加厚三层的炮盾和对面俄国人的平射炮,互相使用榴霰弹问候彼此,在去年第1次对海参外的进攻当中,吃过苦头的明军很清楚壕沟下面有什么东西,所以冲上坡顶的明军在第一时间往坡底丟执发烟罐,既然俄国人的交叉火力解决不了,那就大家都他妈的别看了,在烟雾里面闭着眼拿刺刀来说话吧!
虽然进攻主峰的部队知道自己只是作为佯攻部队而存在,但是所有的部队都是在豁出了性命去打,毕竟如果不真的留足够的血的话,哪能以假乱真呢?而且战争本就是虚虚实实的东西,佯攻打到后面变成主攻的又不是没有过,又有哪个甘心在战场上充当一个配角呢?
而在真正的主角这边,明娜带着部队更是在炮击结束前一个小时就开始了运动,在炮击结束的时候他们距离俄国人196高地仅仅只有3公里的距离,要知道配合他们的炮兵可没有打弹幕徐进的战术,明娜就真的是靠头铁顶着己方炮火误伤的危险,压着炮弹的落点往前推进的。
当然理想的弹幕徐进可以帮助进攻部队抵达对方阵地前方数百米的位置,明娜他们还有3公里的距离要跨越,不过,在俄军196高地上,俄国人这边的麻烦也不小。
毕竟在主峰阵地当中的俄军可以躲到要塞下面,而在196高地上,那就只能在散兵坑里面祈求上帝的保佑了,几乎所有的俄军官兵都在散兵坑里对着上帝祈祷,毕竟。在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
全球游戏降临我成了领主 侯府老太太养老日常 [穿越] 穿书炮灰攻了仙尊的道侣 反派穿成Omega以后他A爆了. 再次恋爱后前男友找上门了 危险的少女们将我卷入危险之中 全世界都在等我们结婚 诡异中间人 脸盲在木叶和暗部谈恋爱 港岛有雪 地球人装O是要生崽的 S级哨兵们为我打起来了 烈酒入喉 琼明神女录 当沙雕攻穿进火葬场文学[快穿] 娱乐圈被整顿后我靠武力值爆红 听说你也喜欢送[电竞] 营销号追星很正常吧 食仙 重生之宠你没商量
一部校园传奇。一部屌丝逆袭。书友群青光楚辞一群35018637二群43238346三群113215671四群163320657五群131753045楚辞女生群49442481(女生专用)楚辞VIP群3027726(VIP读者专用,需验证订阅截图)。...
四大天王掉下来了吕洞宾掉下来了李靖和哪吒掉下来了七仙女掉下来了阎王爷掉下来了我在街边摊套了一个布娃娃会说话,它说它是天界娃娃,要吸取人间喜怒哀...
重生回到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他以小说坏蛋是怎样练成的,开创了小白文热潮。他写的射雕三部曲,直接将旧派武侠推向了新派武侠高峰。他写的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与织女,孟姜女,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至于他写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则开启了华国文学盛世。偶尔,他也写一写这个世界没有的歌曲,童年...
我出生的时候就受尸气侵蚀,本身体质虚弱,阴气极重三岁那年,更是不小心被剋孢鬼拐走主魂,几乎变成行尸走肉!...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可命运与强权却从来不会考虑你的意见。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夜晚,一颗天外流星的碎片由此颠覆了陈安平凡的人生。一觉醒来,世界早已面目全非。当他迷茫地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有一个声音似乎在说。如果想去旅行的话,你会选择哪里?波澜壮阔的无疆世界,跨越维度的无限寰宇。或许,下一站...
世人皆知,凤家大小姐凤妖娆胆小懦弱胸无点墨人人厌之。殊不知,一朝灵魂变换,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如她,又怎么能放过那些伤害她的人呢!从此,世人言,宁愿得罪阎罗王,也勿惹到凤妖娆。,因为凤妖娆,就如同恶魔一般的存在,人人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