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章 女性主义(第2页)

女性主义是热火朝天的言论竞技场。

没有异端审判,也没有除名。

铃木凉美女士:

一眨眼,我们的通信都进行到第十轮了。这次终于聊到了“女性主义”。

你之前说过,你的观点建立在“对男人的绝望和死心”上,觉得“对他们抱有任何期望都是白搭”,而且“男人的不负责任是理所当然”。

嗯,不难想象,夜班的教训之一就是让你学会了轻视男人。这可能是因为来找夜班女性的男人暴露了他们最丑恶的一面,企图依靠金钱和权力来占女人的便宜(而且是以最简便的方式)。他们说不定也是有骨气和品性的人,只是夜班的职场女性无从得见。事实上,他们特意来到夜世界消费,也许就是为了毫无防备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没出息的一面。

写着写着,我不禁感慨:搞了半天,其实女公关跟妻子也没什么区别。一个踏入社会的男性在工作中表现得多么威风可靠,妻子和孩子都很少有机会见到那样的他,而更常看到他在家里不负责任、窝囊邋遢的一面。那些所谓英雄人物的公众形象和家人对他们的评价有着惊人的落差。大多数妻子都觉得丈夫是“自说自话、无药可救的人”,抱着这样的念头伺候他们,有时还得忍受拳打脚踢。

我的父亲就是如此。日语里有个说法叫“对外人好、对家人差的人”,说的就是他那种情况。外人对父亲交口称赞,说他绅士又温柔,殊不知他在家里是个大男子主义的暴君。他去世后,以前常找他看病的人来参加葬礼,我才知道病人是多么信任他,但这是家人从未见过的一面。话说“大阪饿死两孩事件”[1]中的单亲妈妈在最后时刻向她父亲求助,却惨遭拒绝,而这位父亲是颇受尊敬的高中橄榄球队教练。性虐亲生女儿的父亲是当地名士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男人能如此毫无防备地向女人暴露自己最自私、最卑劣的一面呢?为什么他们可以厚着脸皮要求女人全盘接受他们的无理要求呢?

你听说过“卡桑德拉综合征”吗?据说它专指丈夫有心理发育障碍的女性所面临的苦难。卡桑德拉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公主,她在特洛伊陷落时受尽凌辱,成了阿伽门农的战利品,最后被阿伽门农的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杀害,一生坎坷。[2]

卡桑德拉们的报告中尽是妻子的控诉。①丈夫坚持自己的做法,还将这一套强加在妻子头上,使得她不得不一味忍耐。他们永远将自己放在第一位,对妻子和孩子漠不关心,除非有具体的指示,否则就坐着不动。找他们商量一些复杂的事情吧,便默不作声,跟块石头似的砸不出一点声响。其中不乏超乎想象、令人哑然的案例。有个丈夫特别讲究冰箱里东西的摆法,妻子每次买冷藏食品回来放入冰箱,他都要把里面的东西统统拿出来整理一下。还有妻子说不敢把孩子交给丈夫带,因为要是留下孩子独自出门,丈夫就会自顾自地出去慢跑。我见过不少妻子因为担心丈夫照顾不好孩子而不敢出门。孩子是夫妻俩造出来的,你都不敢把孩子交给他带,却敢跟这样的男人上床,还怀他的孩子呀。谁都不会突然变成父母。女人也是慢慢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一个母亲。男人又不是没有学习能力,但妻子对丈夫的期望值太低,于是不得不独自扛起一切,这样的情况不仅限于卡桑德拉综合征的患者。

我是越听越觉得卡桑德拉们的控诉毫无新意,越听越不明白她们跟普通家庭的妻子到底有什么区别。“老子”是家庭的中心,谁都不准反抗自己的做法与讲究,如果家人无法容忍,便回以暴力或无视……这么说起来,家暴男也是如此。目黑区虐童案的死者结爱的继父船户雄大就是这样,他坚信只要自己在家,家人就该围着他转,时刻把他放在第一位,还强迫家人服从这一套。若是反抗,等待他们的就是暴力和没完没了的说教。②

有心理发育障碍的男性之所以结得了婚,是因为他们作为社会一员在职场是吃得开的,至少在婚前,他们不会那样对待自己的伴侣。等结了婚,开始共度日常生活,妻子才会惊愕地发现丈夫的怪癖和异常。专业人士建议她们把丈夫当病人对待,因为心理发育障碍是一种病,可就算他们是病人,侵犯妻子权益的行为也不该被容忍。既然他们能在家庭之外做好社会的一员,照顾他人的感受,那回到家以后也应该这么做。可专家却建议妻子在丈夫回家后帮他疏解,因为有心理发育障碍的丈夫在外面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与传统的妻子角色没有什么不同——帮丈夫缓解紧张情绪被视作妻子的职责,因为“男人一出门就有七个敌人”[3]。莫非女人一旦成为“自己人”,就会化身为方便好用的化粪池,可以无限处理各种污物不成?看到男人展现出这样的一面,女人无法再尊重男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我真想对男人说,要想得到女人的尊重,你就该表现得让她们可以尊重你。

说回“夜班”。男人既有高洁的,也有卑鄙的(女人也是)。同一个人格也可以既高洁又卑鄙。“我当女公关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来店里消费的客人都是商界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举止得体,对我们也很体贴,我真的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持这种观点的夜班女性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我相信她们同样看到了男性讨人厌的一面,搞不好比值得尊敬的一面还要多。

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因为说“男人没救了”或“女人没救了”和说“人没救了”一样,都是一种亵渎。人有可能是卑鄙狡猾的,但也可以是卓越崇高的。社会学家有看统计趋势的习惯,所以看到离婚男人不负责任的案例时,我们也会想:“呵,男人真是没救了。”但并不是所有男人都这样。作家石牟礼道子笔下的男男女女是如此拼命,让我不由得感叹“人可真坚强”。一想到世上有中村哲医生[4]这样的人,我便肃然起敬。他是肯定不会去花柳巷的。总之我们可以在书中遇到这样可敬的男女。

每次看心理学家霜山德尔的书,我都会被深深触动。③他留下了“自灯明”这三个字,意为“在黑暗中行走时,依靠微弱的亮光照亮自己的脚下”,而为点亮黑暗而燃烧的,可能是自己的生命。每个人摸黑前行,靠着仅有的灯光照亮脚下的画面浮现在我眼前。霜山先生也在他们之中。光是想到世上有过他这样的人,就觉得人生值得走一遭。

你反复问我“如何能对男人不感到绝望”,我之所以相信别人,是因为遇到了让我觉得值得相信的人,与他们的关系带出了我最纯净美好的一面。人的好与坏取决于关系。恶意会牵出恶意,善意则会得到善意的回报。权力会滋生揣摩上意与阿谀奉承,无助会催生出傲慢和自大。我看某人不顺眼,对方可能觉得我更讨人嫌。也许大家都有狡猾卑劣的一面,若想让自己心中的美好成长壮大,远离计较得失的关系才是明智之举。

你在上一封信里提到了“我不是女权”这个说法。想要和其他人分享对男权社会的气愤,却又不想被打上女性主义者的标签,也不想自称为女性主义者。话说我最近和摄影家长岛有里枝进行了一次对谈,刚巧聊到了Imnotafeminist,but...(我不是女权,但……)。我曾为她的著作《从我们的“女生拍照”到我们♀的“女孩摄影”》[5]写过书评,于是邀请她参加我担任理事长的NPO法人妇女行动网络(WomensActionNetwork,简称WAN)的上野研讨组书评会。在会上谈论种种话题之后,她觉得意犹未尽,便邀请我进行了这次对谈。④

在对谈中,她讲述了自己和90年代崭露头角的其他年轻女性摄影师是如何与女性主义保持距离的。

90年代的她恰好如你所说,是“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批判父权制,因为在学习机会、就业环境等方面没有经历过显著的性别歧视,也觉得当受害者有些不合时宜”的女性之一,“尽管曾受益于女性主义,但现在已经不需要它了”。当时已经有人喊出后女性主义一词,说受够了成天把“女性”挂在嘴边的日子,认为女性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部分男性也说:“你们还在嚷嚷这些啊,女性主义已经过时了。”从1990年到1995年,我出版了六册《新女性主义评论》,有人提议将书名定为“后女性主义评论”,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标题里带这个词的书,但我坚持认为:“等一下,现在说‘后’还太早。”当时“社会性别”这个术语尚未确立,性骚扰、家暴这样的概念都才刚刚普及。

数据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对女性的歧视并没有消失。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日本的指数排在第121位(2020年),这成了一张显而易见的底牌,仿佛水户黄门随从的一声大喝:“你没看见这个家纹吗!”[6]那时大叔还口口声声说什么“日本女人已经够强势,不需要再强势了”,可如今没有一个人敢说日本不存在性别歧视。而且前任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引发的一系列风波也足以表明,人们已经理所当然地将那种言论判定为“歧视女性”,无须在每次指出问题之前声明我不是女权了。

Imnotafeminist,but...是有前史的。在妇女解放运动兴起的时候,许多女性都说过Imnotalib,but...。言外之意,“我对她们的观点有些共鸣,但不希望被视为与她们一样的人”。运动参与者的声音被扣上“尖叫”“丑八怪的歇斯底里”等污名,受尽揶揄。对那些说Imnotalib,but...的女性而言,Imafeminist便是现成的名头。可能是因为和妇女解放运动相比,女性主义在历史上算是更正统的术语,听起来更知性文雅一些吧。解放运动的女杰还记着这份仇,所以至今仍然主张“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不一样”,因为她们扛住了污名,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为此感到自豪。由于被扣上了婊子、女巫之类的帽子,她们中的一些人甚至主动以“女巫”自居,组织“女巫音乐会”。

那些说Imnotalib,but...的女性立即遭到了报复。因为女性主义也迅速被污名化。后来,随着“社会性别”这一术语的引入,有一批人表示“我是立场中立且公正地做性别研究,并不需要为此成为女性主义者”。要知道社会性别本就是描述男女权力关系不对等的术语,所以它不可能是“中立且公正”的。照理说女性主义应该是女性解放的思想和实践,社会性别研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武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怪gender这个外来语太有迷惑性,还穿上了学术术语的外衣,使得一些人更中意社会性别理论而非女性主义。一群人认为“研究社会性别”比“研究女性学”更酷(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女性学是二流学问),于是又催生出了另一批人立场鲜明地说自己在研究女性主义。渐渐地,社会性别也被污名化了,在一波基于误解和曲解的反性别平等运动[7]之后,旨在让“社会性别”失效的攻击开始了。

在此之前,政府文件中的“男女平等”就已经被晦涩的“男女共同参与”[8]取代。全国各地的“女性服务中心”也都把招牌改成了“男女共同参与中心”。男性也被纳入到政策中,本就少得可怜的女性政策预算还得分一部分给男性,各地还办起了面向男性的烹饪班。与此同时,“女性已经足够强大,不再需要女性服务中心”的言论卷土重来,以至于各地都出现了撤并这些机构的趋势。女性服务中心是政府的下属机构,要想明确体现出设置此类机构的政策目标,叫“男女平等中心”恐怕都不够,叫“消灭女性歧视中心”才最有效果。无论女性做什么,都会被污名化,被打成二流,被视而不见,被打回原点。

我讲了很多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事情。在你看来,这一切似乎都发生在另一个世界。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你们这一代人好像与这些运动全无交集。与团块二代的作家雨宫处凛对谈时⑤,她表示“女性主义连我的一根头发丝都没碰到”,这令我颇感震惊。女性服务中心的目标群体是本地的已婚女性,职业女性和单身女性却很难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也没有针对她们的项目。社区的全日制市民和定时制市民[9]在每天下午5点换位,双方没有任何交集。

那时候,我每次去地方上的女性服务中心,负责人都会感叹:“在这地方啊,社会性别这个词都没人听过。”但不了解社会性别和女性主义也没关系,只要年轻女性能自由自在地活出自己就行。我始终认为,是否自称女性主义者并不重要,关键不在于名头,而在于实质。

在长岛有里枝女士作为新生代女性摄影家登上历史舞台的90年代,日本也建起了东京都摄影美术馆,这意味着摄影在艺术界获得了公民权。刚从美国回来的笠原美智子女士也因此得到了大展拳脚的舞台,以策展人的身份积极举办了一系列围绕社会性别的展览。也正是她让我将视线投向了摄影界。1991年“走向名为‘我’的未知:当代女性自画像”、1996年“社会性别:来自记忆的边缘”、1998年“LovesBody:裸体摄影的近现代”……光是列举这些展览的标题,便知她对工作是何等投入。她还有一本题目非常直截了当的著作,《性别摄影论:1991—2017》。但在这本书里,你找不到任何一位受杂志追捧的年轻女摄影家(如长岛女士、HIROMIX、蜷川实花女士)。我很想知道笠原女士这么做的原因,她恰好也同意评论长岛女士的书,所以我抱着期待参加了书评会。

在我与长岛女士的对谈中,我问她是否知道和她活跃在同一时期的笠原女士策划的展览。长岛女士表示,她当时就读于美术大学的设计系,完全没接触到那方面的信息,而且那时她沉迷电影,对这种展览也不感兴趣。我还问过另一位当年立志成为摄影家的女性,她回答“知道是知道,但没有深入了解”。在笠原女士积极发声的时候,她的声音却没有被最应该听到的人听到。

我不由得想:太可惜了!

可惜的不仅仅是以长岛女士为首的新生代摄影家没有与笠原女士建立联系。她们本该有机会看到笠原女士介绍的海外女性摄影家如何面对相同的烦恼和挑战并顽强地生存。“运动”就是这样产生的。女性运动也是运动,它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女性”这一集体身份认知的确立。这种认知完全可以在想象的层面上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一同构建。我们也正是这样对外国女性的烦恼与痛苦产生了共鸣,喊出了#MeToo的口号。

长岛女士说,当年的她对美国的“女孩文化”很有共鸣。书名里的“到我们的‘女孩摄影’”最能反映这一点。我也会问年轻人是从哪里了解到女性主义,她们给出的答案往往是“从艾玛·沃特森的联合国演讲开始”或“从韩国的运动开始”。罗克珊·盖伊的《不良女性主义的告白》和奇玛曼达·恩戈兹·阿迪契的《我们都应该是女性主义者》都被翻译引进了,但我认为这些书的内容没什么新意,只觉得这些东西我们都说了半个世纪了。有些人称其为第三波或第四波女性主义,但我不认为这称得上范式转变,不足以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

通过听取年轻人的观点,我深感比起缺乏信息或无知,对女性主义的排斥似乎才是导致她们与女性主义保持距离的关键。媒体一直在丑化女性主义,长期将女性主义者描绘成可怕的女人或讨人厌的女人,女性又从小被灌输与男人为敌会吃亏的观念……她们抵触女性主义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说到底,我们的声音似乎没有被听到。

也有人批评我们发声的方式不讨巧,传达信息的方式太糟糕。我只能说,不好意思,是我们太没本事了。2020年的WAN研讨会上,我们请到了日本妇女解放运动的旗手田中美津,请她围绕“女性主义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什么,以及将会改变什么”进行演讲。⑥她素来认为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是两回事。她说,满口晦涩外来语的“纸上谈兵型女权”是没有用的,女人只有在失去理智时从心底发出的嘶吼才能被人们听到。问题是,田中女士的声音最终又被多少人听到了呢。时代变了。如今许多年轻人甚至都不认识电视界的女性主义者代名词田嶋阳子。

阴阳渡灵人  魔界死神  快穿之你挑逗,我失控  第安娜漫游记  穿成帝企鹅的我卖萌成功后  哥谭神父在线祈祷[综英美]  占卜师之阴阳镇  玄之纪  快穿之女配她疯了  神之子的网球成神路  全能公子爷  热带公路  [综英美]哥谭先生无处不在  梦倾华:锁妖记  世家的血  特种部队之守护者  拥抱黑暗吧  请用BE剧本成为白月光  我的马甲演技超神  两个人的车站  

热门小说推荐
禁尸

禁尸

世界崩坏,叶芸回到过去力图改变命运。陷入绝望,叶芸化身罪恶之躯漠视生命。寻找希望,叶芸珍惜亲情爱恨重新起步。丧尸横行,万族觉灵智,在崩坏的世界中,两世为人的叶芸走出阴郁的世界,脚踏大地,手掌光明,抬眸希望在,颉首梦想蓝天,他力破千年神迷,开启无上弑神之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禁尸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嫡女为后

嫡女为后

她是尚书府的嫡次女,因二姐毁容,她不得已替嫁,成为太子侧妃,卷入后宫的争斗当中。原本性格懦弱的她受尽羞辱,在失去龙种之后她彻底醒悟,想要在勾心斗角的后宫中生存,必须要狠!她智斗宠妃,力拼皇后,毒杀贵人,成就头顶凤冠!...

造化之王

造化之王

一夜之间,少年叶真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一项奇异的能力!山间虫兽那无意义的叫声,传入他耳中,就变得不太一样。老鼠兄弟吱吱的叫着兄弟,后山里能让我们体型增长数十倍的宝贝快滴落了,快走!一群蚊子在叽叽喳喳那两个家伙又在树林里脱光了,兄弟们,快上,吸个饱!一只云翼幼虎面对叶真发出一声又一声摄人心魄的虎啸妈妈不在家,别过来,再过来吃了你!一切,都因此改变!...

大罗神戒

大罗神戒

新书大千神道简介武道强者周云穿越大千世界,从随身的玉坠当中得到地狱元胎经,依靠玉坠吸收诸天万气,前世今生让他明白生命的可贵,为了追寻永恒不死的生命,周云斩灭上古强者,横扫大千世界,于万敌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踏上传说中的永恒界神道等级神变境,神海境,神丹境,神罡境,神王境,神皇境,神尊境,神玄境,半神境,神灵境。链接17kcombook9316o4htm1新书布,请多支持,思考很久,终于下笔。...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

那一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没有露出她迷人微笑。那一年,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还没有屹立在佛罗伦萨的市政厅前。那一年,马丁路德振聋发聩的九十五条论纲还没有震撼教廷。那一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苏丹正窥伺整个欧罗巴。那一年,遥远的新大陆刚刚揭开神秘的面纱。那是漫长黑夜即将结束的时刻!那是灿烂黎明就要到来的前夕!那是曙光的时代!!...

西楚霸王传

西楚霸王传

滚滚浪涛传唱着古老的传奇了了风尘吹拂着宿命的轮转沙沙酷风跌宕着不灭的英灵炯炯雄姿彰显着力量的真谛。...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