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元璋给朱文正准备的是平章政事一职。
中书省设左右丞相,其下就是四名平章政事,权职相当于副丞相。
目前左右丞相是李善长和徐达,三名平章政事分别是常遇春、胡美和廖永忠,加上朱文正正好四人。
从这套班子可以看出,明初朝中武将所占比例非常之重。
除去李善长以外,其余五人全是军中将领。
徐达、常遇春、廖永忠自不用说,跟朱文正关系都不错,胡美以前是陈友谅旧部,早在洪都之前就归降朱元璋。
他原名本叫胡廷瑞,因为朱元璋字国瑞,为了避讳,就改名为胡美。
此人在汉军中曾执掌江西行省,手下部将众多,颇有威望,归降后又积极作战,立下不少战功。
朱元璋为了表彰他,也为了安抚那些归降的汉军,便把他也给提拔到了中书省。
如果单看中书省的上层结构,军中势力几乎一手遮天,反而是李善长成了孤家寡人。
实际情况却是,将领们多半在外征战,很少能参与中书省决策。
而在平章政事之下,还有丞和参知政事,以及都事等职位。
这些人基本都是文臣,比如胡惟庸、李彬、汪广洋和杨宪,不少人为李善长效力,使得他能权倾一时。
不过,这种情况等朱文正进去后,恐怕就会发生明显变化。
按照朱元璋的判断,北方大都之战后,应该很长时间都不会再爆发几十万人的主力对决,有徐达和邓愈扫荡关中足矣。
朱元璋又瞧了一眼朱文正受伤的右臂,语气中透着关切道:
“如今天下将定,大哥又只有你这一个孩子,你就安心待在南京,把身体和家中料理好。”
朱文正这才明白,老朱之所以要调他进中书省,原来也有为他操心的由头,是不想让他再上战场了。
想到这里,朱文正不禁有些感动的说道:
“侄儿谢过叔父!”
朱元璋却很霸气的挥了挥手道:
“一家人,谢什么谢?你抓紧点,明天说不定就能给大哥添个大胖孙子!”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又聊了,朱文正便打算起身告辞。
老朱却突然说道:
“别急着走!去看看标儿他们,他们都很想你!”
朱文正这才想起,前几天来得匆忙,还没去见过堂弟们。
老朱又特意强调道:
“尤其是标儿,他也不小了,该接触接触国事,你也是他老师,要多用点心。”
朱文正点点头,忽然想起一事,便趁机说道:
“叔父说得是,太子渐渐成熟,侄儿曾想,可否将军中将帅的子嗣,抽调一批入东宫,陪同太子一起操练?
若是太子能引领大家一同训练,收获必然巨大!”
朱元璋何等聪明,立刻听出了这句话的深意。
朱标是他最中意的接班人,但这个接班人,不是老朱下个命令就能坐稳江山的。
因为朝中大臣,都是跟随朱元璋起事多年的元老。
这些元老个个才干不凡,位高权重,老朱在时,还能听老朱的,万一老朱不在,服不服朱标还是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可若是把他们的子嗣,选入东宫,从小跟朱标一起训练,让朱标在功勋子弟中,逐步树立威信,拉拢感情。
那么等将来,这批功勋子弟长大后,继承父辈的职位,就会对朱标言听计从,鼎力支持,朱标的位置自然不就坐稳了吗?
朕,正德皇帝,以德服人 陛下您就别凡尔赛了 寒门枭龙 反派:从篡改遗诏开始 玄幻剧本:玲珑女帝,她叫我逆徒 拯救世界,从拯救姐姐开始 开局命运虚无体,横扫诸天万古 大清:干翻乾隆,群臣逼我做皇帝 敦煌生死书 我的盗墓生涯 贾蓉:我在红楼封王 开局召唤西门吹雪我决定苟在幕后 病弱万人迷在线改剧本[快穿] 弃妃萌宝,暴君把搓衣板跪烂了 被女帝老婆曝光,才发现我无敌了 你这捕快有问题 我在修仙世界开农场 顶级悟性,从不灭天神诀开始 这个修真界有点怪 法外狂徒:开局屠戮万万人
关于大秦之帝国再起吕哲意外穿越回到刚刚一统六国的大秦,成为长城军团的一名屯长。是力挽狂澜?还是逐鹿天下?来,亲爱的小朋友们跟我一起读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迹所至,无不臣...
苦逼打工仔钱多多,在暴雨夜被雷电击中,从此身体发生变异,凭着一身绝技,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惹得各色美女纷至沓来,疯狂倒追。卧槽,这么多妞,我收,还是不收?...
最强星际特警,穿越成异世废柴女。外有皇后刺客暗杀,内有继母亲妹陷害!一朝唤醒神器凤灵戒,倾北凰锋芒尽显!凤凰血脉,焚尽天下万物!龙之九宠,一招逆转苍穹!然而天才如斯,却栽到了这个冰山手里。宠她如命的冰山轻轻一笑这天下你慢慢玩,出事我兜着。建了个群,喜欢本文的亲可以加249870200,加群请填作者笔名或者文...
病榻上,她高调退婚震惊帝都。眨眼间,她转投他王怀抱惹来众人嘲笑,野种和丑女,当真极配。她不在乎外界评议,助他成皇,只为当初的约定。心愿达成,他卸下面具,冷血的让她不寒而栗。五年后,她华丽归来。比武招亲,他击败所有人站在她面前,她会以怎样的感情面对呢?...
表面上,他是最强的学霸,是潮流的引领者,爱好看看书写写歌。深入了解,发现他居然是一个富二代!还让不让人活了?唐觉晓家的商业帝国,从一碗螺蛳粉开始。书友群133042885...
著书一年倦写字,如今翻书不识志。若知倦书毁前程,无如渔樵未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