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部分(第1页)

龙舟的组成人员有鼓头、锣手和水手。鼓头是龙舟中的主角,在苗族村寨中很受大家尊敬。他身穿布长衫,外套镶有黑边的红色或青色背心,头戴宽边麦草帽。鼓头在比赛中要背靠着龙头,面向水手,按节拍击鼓,从而协调水手划行的速度和节奏。划龙舟结束后,大家要先选出第二年的鼓头人选,并将鼓和龙头一并送到他家。新鼓头接鼓时,要款待送鼓的人。锣手就是打锣的人,他坐在离鼓头1米左右的地方,由小男孩装扮成女孩形象,佩带着银项圈和精美的银饰衣,和着鼓声敲铜锣。

龙舟上的水手共有38名,他们都由寨子里的壮小伙担当。这些人分别站在母船和子船上,龙头一个人撑槁,母船尾巴上站着5个人,其中一个人掌握船行的方向,并发出调节水手划船速度的号令。每个子船被分为4段,每段站有4名水手。他们每人手持一根5尺长的木桨,穿紫青色土布短衫和丹士林布裤子,腰上扎着嵌有银扣的腰带,头戴马尾斗笠,帽沿上还插着3片银片。

五月二十四日这天,各村寨的龙舟就汇拢在清水江边。这时江两岸的人会赶到江边,燃放鞭炮迎接他们,还要为龙头挂彩绸,并送上鸡、鸭、鹅、猪、羊等物,这些东西一般挂在龙须上或放在母船的船槽里。龙头上彩绸和礼物越多,说明这个队伍越受人喜爱,鼓头越受人敬重。比赛开始时,用土炮发出比赛的信号,这时只见江上的龙舟如同离弦之箭,几十条桨掀起一片片浪花,两岸的锣鼓声和呐喊助威声雷动。

在龙舟节上,除龙舟赛外,还有球赛、图片展览、赛马、斗牛、斗鸟、对歌等活动,平坦的地方还进行物资交流。傍晚时,还要进行对歌活动,成群的男女青年高声对唱情歌,江边很快成为歌的海洋。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1)

傈僳族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主要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另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也有傈僳族居住。傈僳拥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以物代信的“来苏”

傈僳族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传统的婚俗,那就是男女青年通过以物代信的“来苏”相互交往,并以此来谈情说爱。

如果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就会找来两小截长短一样的茅草、一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和一些草烟,再加两小片嫩绿的树叶,并把叶子面对面地合在一起,然后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好,用红线扎牢,送给他心爱的姑娘,这就是情书──来苏。它所暗含的意义很含蓄、很丰富: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两人以后永不分离;槟榔和烟草表示我爱你的心是挚热的,我想把你含在口中;相对的绿叶表示我俩结婚吧;红线表示红火的相爱。

姑娘收到小伙送来的情书后,经过一番仔细考虑,如果同意和小伙子来往,就会把槟榔嚼了,草烟留下用。姑娘还会给小伙子回一封同样的“情书”,在里面加上一些芫荽,外面用白线扎起来。芫荽表示我愿和你相好,白线表示我清清白白。如果姑娘想拒绝小伙子,就会找来一截辣子和槟榔、草烟等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回信后,知道了姑娘的心意,也就不再去追求这个姑娘了。

二、傈僳族丧葬

傈僳族人一般实行棺木土葬,如果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则多实行火葬,而且村寨及家族均设公共墓地。傈僳族人死后,由死者的邻居来主持葬礼。如果老人去世,尸体要停放于火塘边的木板或篾席上,以麻布盖脸,然后进行祭奠活动。全寨子的人都要前来吊丧,家属要杀猪宰羊招待吊唁的人。

前来吊唁的人,带着猪羊肉和酒。在吊丧活动中,所有人都要唱丧歌,告慰死者的亡灵。大理地区的傈僳族会在人死的当天通知死者的亲友,并准备宴席招待吊丧的人。主丧人得知消息后,要从家里牵一只羊去奔丧,把它和带来的酒献给死者。到死者家里后就要杀羊,先在羊角上挂上两条孝布,然后把它牵到棺木前杀死,以示献祭。

家人要请傈僳族巫师尼扒为死者的灵魂开山引路,使它能够顺利到达阴间。巫师用溺死的鸡放在死者胸部,表示镇住阴魂,然后带着亲属绕灵,男性死者绕9圈,女性死者绕7圈。尸体入棺妥当,家人在院子里烧起大火;亲友们则带着物品献祭,日夜围坐火塘,听尼扒或老人唱本民族古老的丧歌。在出殡前一天的晚上,主丧者要召集吊唁的人为死者举行打歌活动,一般会持续一整晚。

出殡起灵时,以向空中连发三箭为号,开道的尼扒念驱鬼咒语,送丧的男子们舞弩挥刀相随,送葬的乐队吹奏芦笙,8个小伙子轮流换着抬棺,在中途不停歇赶到墓地。如死者是男子,在埋葬时还要把他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袋等物品悬挂在墓室里做随葬品;如果是妇女,则把她生前用过的织麻工具、煮饭用具等作为随葬品悬挂在墓内。棺材入土后,众人立刻垒坟,并举行打歌(又称跳乐、跳脚、跌脚、左脚舞、三跺脚、踏歌等,是一种群众性的舞蹈),一方面表示告慰死者,另一方面表示酬谢大家。有的地方则在坟丘上栽一些芦草,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草要是长得很茂盛,就代表这家的后代将会发达兴旺。入葬的当天晚上,亲人还打着火把来上坟,以此来消解死者的孤寂。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2)

三、傈僳族马古

口弦在傈僳语中称“马古”,是傈僳族的传统器乐之一,历史悠久,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簧”。据史籍文献记载,从先秦到晋代,簧就是贵族使用的高雅乐器,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很盛行。在公元4世纪末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了。元代以后,簧在内地逐渐失传,但在边疆地区仍相当流行,傈僳族人从簧中派生出了口弦。

根据材料的不同,口弦分竹制口弦和金属口弦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片弦和多片弦;根据演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手指弹拨弦和用丝线抻动弦。傈僳族的口弦长15厘米,宽1厘米,一般用坚硬的楠竹片制成,即用锋利的刀子刻薄竹片,然后在口弦的中间刻一道沟,中间放一块簧片。簧片的首部宽大而薄,朝向柄端,中部窄而厚。簧舌的两侧削成斜面,根部较薄,与片头处相连。弹动片头时,簧舌自由往复振动发音,音响低沉,音色优美动听。

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如果是多片弦则使它们呈扇形,把簧舌放在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便可以发出乐音。

演奏抻动口弦时,因为每个簧片的顶端都系着一条线,所以演奏者要把线头套在右手上,以手指牵拉线头,使簧片振动发出声音。演奏者还可以利用双唇来增加共鸣,以口型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傈僳族的口弦应用范围很广,人们在生产劳动、谈情说爱时,都喜欢用它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在结婚、新房落成或过年过节时,人们常常演奏它来为舞蹈者伴奏。

傈僳族年轻姑娘最喜爱口弦。小伙子一旦和姑娘相恋,一定会制作一个精巧的口弦,并雕刻出带有花纹系有丝线的弦筒,把口弦装进弦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姑娘则把它佩戴起来作装饰。

傈僳族姑娘都能熟练地演奏口弦,她们把曲调和自己想要表现的情绪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演奏出美妙的口弦曲调。

不可思议  战意冲霄  四合院:开局逼禽兽腾房全院麻了  被迫成为贴身家教之后  救命,我不想种田啦/都末世了为什么我还要上学  幻境之秘境之旅  万人嫌摆烂后剧情崩了  我是秦二世  心动成真  多情女匪有情医  后妈文里的亲妈乘风破浪  翻开我家老影集  侠道三国  半妖仙途隐藏身份混宗门  混蒙  嫁给真少爷他舅[重生]  后晋枭雄录  你为什么不再爱我  朝鲜战争备忘录  奉旨逃婚  

热门小说推荐
绝色召灵师:首席的贴身保镖

绝色召灵师:首席的贴身保镖

她是南家最后的后人,也是这世间最后一个召灵师。她亦正,亦邪。天地记载不了南家人的存在,她注定终将被遗忘。但她只想静静的守着他,护他周全...

重生之王者传奇

重生之王者传奇

在王者传奇里,姚祖顺只是一个任人拿捏的小人物。平时的行会贡献就是给行会成员打BOSS的时候送送药,捡捡装备。却是没有想到,竟然捡到了一块珍稀的转生之石,本来以为可以装逼一阵子了,结果还没有转生完,虚拟头盔短路,意外死亡。转生不成,重生了。看他如何在一样的传奇里,得到不一样的精彩。重生,是最牛逼的低调。...

女子学院的男生

女子学院的男生

我叫秦枫,十七岁,隶属超能陆战队之中国郊区分部,人称风尘三侠之一。平时惩恶扬善,维护世界和平,每天坚持扶老奶奶过马路,带迷路小朋友回家,拯救失足美少女,结交天下老司机。好吧,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直到有一天,我被迫接下了一个地狱模式的副本,去本市传说中美女如云的女校读书,成为全校唯一的男生。或许在其他人眼里这是一个梦幻的天堂,可事实上,却是个无法想像的未来...

我家王爷他有病

我家王爷他有病

楚王爷文武双全,面若冠玉,气质上佳。京城的小娘子们看见他就眼冒桃花,走不动道儿。可偏偏已经过了弱冠之年,别说娶妻了,楚王府连一房小妾都没有听说了没有?楚王有恶疾,沾他一下就得死!楚王已经病入膏肓,嫁给他没两年,就得跟着陪葬!严三娘看着被自己绑回来这位英俊公子欲哭无泪,王爷大人大量,求您高抬贵手放开我!楚霸王笑了,把她抵在墙角,语气暧昧又危险,你绑了我,睡了我,扭脸就想不负责?你看本王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万剑邪神

万剑邪神

九阳绝脉少年林霄,当绝脉一一打通,开始逆天改命,鱼化神龙。邪神怒,万剑出,血雨洒,天地哭!九阴九阳逆乱日,以我邪剑洗青天。...

医妃难求:王爷不是人

医妃难求:王爷不是人

立志悬壶济世的华门庶女,巧遇一场杀戮,亡者是当朝陛下盛宠的七皇子。几日后,一纸婚书,竟将她赐婚给七皇子。嫡姐嫉妒,她受尽欺凌。别人打你,你便用力打回去,本王护着你。她以为,那是此生最暖心的话语。却不知,他要的,不过是她眉间那朵荼靡花。人前装深情,人后装深沉的他,从未言说,他终是没有逃过情深。利用她是真,宠她爱她也不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