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慈禧在太原的行宫是原山西巡抚衙门,大致在太原城的正中,距太原南门不过一里多路。分南中北三个院落,北院是毓贤的住所,条件好一些,所以慈禧选了这里。中院和南院原先都是办公室,现在都腾出来了,户、兵、刑、工等部门被撵了出去。成为了跟随慈禧西逃的王宫大臣们的临时住所。
院子已经破败了,杂草丛生。正值秋雨连绵的季节,许多屋子漏雨,让这些在京师享惯了福的贵人们苦不堪言。堂堂一省首脑所居之处如此破败,似乎正彰示了这个垂暮帝国的缩影。
慈禧最关心的事情当然是政局的演变。她自住进行宫,几乎每天都要磨叨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李鸿章。
消息嘛,总是不那么及时和确切。前面说李鸿章已经从上海启程了,不日将至天津。后来又说李鸿章还在上海,据说是病了。圣旨是早已发过去了,任命这位大清朝的“裱糊匠”(李鸿章自称)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全权负责与洋人的和谈事宜。慈禧清楚,跟洋人打交道,无论是威望还是手腕,她手下的大臣们没一个及得上这位为满清朝廷效力了数十年的汉人。
除掉企盼着李鸿章早已返京,慈禧还担心着太原的安危。听荣禄说,龙谦遵旨已经带他的那支山东兵出发了。慈禧有些后悔没有召见那个青年副将一面。娘子关究竟守得守不住,她心里也没底。甚至与荣禄探讨了该不该抵抗。俩人的意见倒是一致,必须抵抗,不然朝廷该去哪里呢?去南方吗?道路过远,而且充满了危险。
另一个消息说德、意、奥三**队占了宣化,这个消息也让慈禧紧张了半天,后来说联军没有西进,而是从宣化北上占了张家口。这才让慈禧稍微放了些心。
而陕西巡抚端方上奏说,董福祥部自韩城西渡黄河,没有进西安而去了西府一带停了下来。董福祥给端方写了一封信,说了他的冤枉。他根本就没有纵兵洗劫王府。朝廷不仅不表彰所部战功。而且听信奸臣谗言,诬陷忠良,让他和他的部队很是寒心。之所以返回西北,是怕朝廷误杀他。如果朝廷明诏天下。申明他的冤枉。表彰其部下的战功。他愿意继续为朝廷效力。
这份奏疏引起了王公们的集体愤怒,庄亲王在拳匪一事上虽然犯了错,那也是朝廷的亲王不是?庆王就更冤了。敢于戕害亲王。打劫王府,难道还不是造反?如果不是那个反贼干的,又是谁干的?谁又有那么多的人马,那么强的实力?如果朝廷赦免董福祥,朝廷的颜面何存?礼亲王、肃亲王以及尽量躲着慈禧的端郡王都找慈禧讲,绝不能饶了董福祥那个老混蛋。
慈禧现在哪有力量去收拾董福祥呢?不过,端方的这个奏疏,倒是给了慈禧一点安慰。如果太原守不住,西安还是可以去的。荣禄认为,这个不急,可以等等看。如果李鸿章去京城谈出个结果,咱不就用不着去西安了吗?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洋人那边。
慈禧最近睡眠很差,夜晚总是睁着眼睛想事情。这次遭难对她的打击前所未有,总算有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她可以前前后后地想一想了。南方的督抚们搞出的东南互保曾让她切齿痛恨,但又无可奈何。包括端方,都是赞同并实行了所谓“互保”政策的。自洪杨之乱后,朝廷对与地方的控制力是前所未有地下降了,别说比圣祖、世宗、高宗那几位英主,便是嘉庆、道光也不如了。这一仗不仅丢了京师,而且将朝廷直接控制的几支武力全部打残了。这点令荣禄尤为痛惜。本来,朝廷近年全力整顿陆军,编组武卫军,想建立一支忠于朝廷又能打仗的军队,这下子倒好,除掉反出北京的武卫后军,其余的部队,几乎全被消灭了。
不,还有一支兵没有被消灭,那就是袁世凯带入山东的武卫右军。在了解了龙谦所部的情况后,慈禧在心里升起对袁世凯的失望甚至愤怒,联想到前两年袁世凯的首鼠两端,慈禧对荣禄说,袁世凯这个人怕是看错了。
荣禄倒是不这么看。荣禄说,袁世凯是个很能干的人,他在思想上受李鸿章、张之洞和刘坤一的影响很深,不看好朝廷能打赢,不愿意将武卫右军损失掉,也不算错。至少给朝廷保存了一支花大钱训练装备的部队。派了龙谦这支刚招降的响马来京,说明他心里还是有朝廷的。这样也好,等京师局势平稳下来,洋人总是要撤走的,京城防务,恐怕还得用袁世凯手里的这支兵。朝廷从光绪二十一年起编练这支军队,前前后后花了多少银子啊。
说到银子,慈禧的烦恼又来了。慈禧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她骨子里还是那个小户人家的闺女,知道过日子不容易。但她又极喜欢排场和消费,如今为一国太后,执掌国家权柄近三十年,对于下面那些经手钱粮官员的猫腻比较清楚,所以,她在太原安定下来后,那些来自各地的贡品陆续抵达太原后,决定亲自掌控财权。她刻了个小手章,上面的印文是“凤沼恩波”,所有的支出,哪怕是领取一钱一米,都要找她盖章才可办理。
在京城的时候,每个月她个人的花销都在四万两之上,而到了太原,整个朝廷的开支被她压缩到了一万两以下。看起来慈禧掌管财政的作用还是蛮大的。
她的生日快到了,下面讨好的人便筹划为老佛爷庆寿,谁知遭到了慈禧的痛骂,慈禧宣布以后一切的节日庆典全部取消,不再搞浪费了。太原的冬季天气寒冷,慈禧与光绪的屋子里只铺着破旧的毯子。看上去很寒酸。有人提议更换,慈禧坚决不准。后来,慈禧屋子里的玻璃破了,她没让换,而是让宫女剪了图案稠密的窗花贴上。
慈禧到太原安顿下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各省派出催款的钦差,这些钦差见到各省督抚,将朝廷流离失所的惨状一描述,少有大臣不心疼的,于是上缴银子比起往年自觉了许多。
慈禧及像个牌位一般被人供着的光绪帝在太原的日子是安静的。又是寂寥的。失去珍妃的光绪帝心底的痛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感觉得到。特别是服侍皇帝的宫女太监们。光绪帝绝非滥情的人。虽然满清已经如垂垂老者,在苟延残喘中延续着最后的生命,但光绪帝身边还是不乏年轻美丽的女人,从理论上讲。皇宫的女人都属于皇帝。但光绪从来不调戏身边的宫女们。也很少跟她们说话。用宫女们的话就是,光绪爷的正派是骨子里的,一举一动都透着正派。绝不像大阿哥,举止轻浮,像个下流坯。
宫女口中的大阿哥是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已经成年,被慈禧指定为无嗣的光绪帝的继承人。如果研究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史,你会发现一个秘密,每当一个王朝进入暮年,其执政者的子嗣必定艰难。满清的执政者一定怀念康熙乾隆时代王爷满京城的盛况,康熙爷将国事打理的蒸蒸日上,自己也生了一大堆龙精虎猛的阿哥们,不然也不会搞出九王夺嫡的绝唱。
光绪的皇后是慈禧的嫡亲侄女。说实话,这个女人长相确实过于寒碜了,而且性格有些阴骘。或许是有一个执掌大清权柄的姑母撑腰,隆裕皇后不那么体贴理解曾经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事业的丈夫。自人类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丈夫是妻子的天,隆裕却没有理解这一点。光绪虽然按照慈禧的暗示将标志着皇后地位的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他心里却不接受这个女人,大婚后的光绪很少与隆裕同寝,彼此连话都很少,隆裕自然也怀不上龙种,实际上光绪没有让任何一个女人怀过孕,看来问题出在光绪身上。但光绪对隆裕的冷淡加重了慈禧对他的不满,以至于慈禧越来越萌生换皇帝的念头。戊戌之变,如果不是各国明确反对慈禧废帝另立,光绪早已下台了,能不能保住命,难说。
珍妃已死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光绪耳中。慈禧并未追究是谁泄了密。秘密本来就是用来泄露的,特别是在皇室更是如此。光绪的情绪明显不好,看谁都带着仇视的目光。慈禧并不在意皇帝的情绪,皇帝在她眼里已经完蛋了,之所以让他挂着那个名儿,是因为情势不允许。否则早就将其废掉了。自前年那幕募兵围园的故事发生后,慈禧就恨透了皇帝。她是一个记仇的人,尽管也记恩,但记仇的力度更大。对于试图危害她的人,她绝不会宽恕。所以,知道珍妃已死也好,光绪的伤心,给慈禧带来几丝快意。让她在寂寥惶恐的这个秋冬多了些温暖的色彩。
华夏雄风 君道 天下第一废物 绝色刺青 曼倩密码 梦界寻仙 剑灵九幽 雄城 抗战之金属狂潮 超级慈善家 女尸的不正当复活 极度尸寒 腹黑女穿越绝魅皇后 天魔蛊兵 超时空犯罪集团 漫画家之梦 无敌古树分身 大蛮神 毕业生黄金岁月 参透记忆
她,21世纪第一神偷,竟然穿越到了一个身中媚毒的女子身上。怎么办?解药?他,百里国七王爷,外人眼中的残废懦弱王爷,实则惊才绝艳,隐忍深沉。他,宠她入骨,唯妻命是从。只认一句至理名言顺妻者昌,逆妻者亡!她眯眯眼一笑,点头赞同果然是名言!...
特别提示,由于本书过于爆笑,曾有以希望大家看书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万一尿了本人概不赔偿内裤!慎重!慎重!人就不能认死理,我叫高强,是从来不相信世上有鬼的,但我这个固执的想法在我二十三岁大学毕业后就彻底的改变了,我一夜之间差点就‘马失前蹄’成为一具干尸。而我也就是从那时起,才明白了自古至今的传说并不是空穴来风,鬼之一物确确实实的存在于我们的这个世界!日凌晨1点,中午13点更新,求包养!另外各大贴吧,论坛过来的兄弟姐们,请大家登陆一下你们的账号,很简单,只要用时登陆后就会有一张免费的推荐票和期待票,希望大家能砸给我,让我有更大的动力去爆发,写出更加二逼的故事来!最后,最后,无耻的求打赏,话说有钱的哥们,来十金币呗,让俺也感受一下被土豪砸的感觉!...
她被鬼差勾错了魂!阎王允她一具肉tǐ,助她还魂。肉身原主文采菁,被迫害惨死,因怨念难消,硬是耗尽阴力将她拉回十年前。原来早亡的父母,对她疼爱有加。身患绝症的二妹,健康灵气惹人喜爱。入宫被杖毙的三妹,活泼好动精灵古怪。被毒傻的幺弟,漂亮天真聪明伶俐。为了守护住这个完满的家庭,不让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有机可乘害人夺财,她走出深闺,女扮男装,帮助父亲打理店铺,管理酒楼,甚至带领商队深入北蛮,与粗鲁的蛮人打交道做生意建马场贩奴隶她将上一世曾被小人利用的一切紧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给他们任何翻身的机会。皇帝新崩,朝廷动荡,皇子争位。因惹眼的庞大财富,文家也被卷入纷争。为了护住文家在皇位之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她不顾父母与情人的反对,强硬替下上一世高嫁入侯府的堂妹,嫁入安平侯府,成为了有战神威名的安平侯谌瀚的三妾之一...
推荐完结系列文安之若素,前妻离婚无效,戳其他作品即可。陆天擎,权倾人说他冷血,有人说他傲娇,也有人说他是个绅士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心里藏了一个女人十三年之久,他将她所有的深情都给了这个女人沐希妍,空难活下来的幸运儿传言她克父克母克夫克子,命煞孤星,连与她友好的邻居都因她,全家葬身火海沐希妍曾以为韩子霁是...
这是个关于阴阳秘术,江湖奇人的小说,当今许多秘术,道法,都已经失传,但有一些人,仍然保存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通阴阳,晓道法,身怀绝技,或隐藏在都市之中,或修道与山野乡村。这是个神鬼与人界限不在分明的时代,也是个色彩斑斓信仰缺失的时代,两个倒霉蛋,一路跌跌撞撞的闯进了阴阳道法的世界,揭开了一个个隐藏在阳光下的阴影...
修行一途四大阶段,武夫八品人皇三阶仙道九重神道十二秘境!李观音,十八岁,荡魔山一役被阴风侵体,宗门抛弃归乡时,家族冷眼,长辈漠视,却因得到能克阴风的定阴珠,从此一飞冲天,万仙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