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部分(第1页)

年,邓80大寿时,马有恒要去见邓,给他祝寿。跟我说要送给邓这幅照片看,要我给他放大成24寸,还要请邓签名。我说那好啊,也给我签一份啊。就这样,我放了两张照片,邓也签了两张,一幅在马有恒那里,一幅在我这里。我拍了那么多邓小平照片,只有这张是邓签过名的。

杨绍明:聚焦伟人(3)

这也是“文革”后杨绍明第一次给邓小平拍照,也是他连续(“文革”前就拍过)拍摄邓小平12年的开篇之作。

说说《邓小平在北戴河》这幅照片。

在深圳市的深南大道上,高高地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面是邓小平语录,一侧是邓小平的巨幅画像。这是国内较早树立邓小平像的城市。多年来,深圳市的市民们每年在节假日时就来到这里,献花拍照,缅怀这位伟人给深圳带来的发展机会。在许多关于邓小平的画册和报刊中,都不难见到这幅照片,它的使用率是如此之高,实在难以统计。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幅照片的作者就是杨绍明。

我是1989年8月22日邓的生日时在北戴河拍的。这两幅使用率极高的照片都是1989年拍的,而这一年也是中国社会的多事之秋。夏天,中国领导人喜欢到北戴河避暑,我们家也去。有一天,我到了第五浴场,更衣室外有栏杆,下面就是海。这是个特殊的地方:“文革”前我曾经在这里给毛主席照过相。那次下雨后有彩虹,很漂亮。我就跟主席说要给他照相,主席说好啊,听你指挥。我就把主席请到这个地方,我那时年轻,自己很紧张,说出来却是“毛伯伯,请您轻松点啊”。结果主席说,我很轻松啊。就在他啊的时候我拍了下来。这张照片后来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用了一个中心夹页,但可惜我现在找不到这张照片了。现在要在这个地方给邓小平拍照,我心里就很开心。那时正好是邓的85大寿,我已经拍过他好几次过生日了。这次说好先照相,后游泳。他有个特点,过生日时特别好说话,子女或工作人员们有什么要求一般都能答应,照个相啦,题个字啦什么的。这次我说您穿得好点吧。他向来对服装不太讲究,而且自从建国以后就没穿过西装,无论多么大的场合,都是中山装。邓楠说:老爷子自在点,把两个指头放在栏杆上……他一放,大家就说真好看。在一家人的导演下,老爷子露出了笑容,我也就拍下了这一瞬间,而且只有一张。从画面上看,他的两个手指在栏杆上,衣服上的叠印很清晰。

说来也巧,另一幅经典照片也是在1989年拍摄的。这就是邓小平的这幅头像。一道轮廓光勾勒出他的脸形,刚刚理过的头发很整齐,暖暖的色调像一幅油画肖像,把邓小平的和善、沧桑和睿智都表现了出来。各种媒体包括许多邮品中都可以看到这幅照片的影子。中央电视台在《百年小平》的电视文献片头上用的就是这幅照片,旁边是邓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一些邮票上,如澳门回归小型张,也是用的这张照片。

那是1989年11月。这一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事件,苏联的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选定###为接班人……也是这一年,朝鲜领袖金日成秘密访华。中方接待规格之高为近年来少有:邓小平、###、###、###等亲赴北京站迎接,邓小平甚至到车厢里迎接。这两个老朋友、铁杆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我的闪光灯也在频频地发亮。

第二天,俩人会谈,没有其他领导人参加,一个小时后休息。钓鱼台18号楼是“总统楼”,光线好极了,他们可能是谈得开心了,金日成到另一边休息,邓小平在靠近窗户的走廊上和别人在说话,表情特好,正是11点左右,我就快速用长镜头拍了下来,只此一张!

这张照片当年发在《中国摄影》上,后来用得就多了。著名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组委会要出一本40周年纪念专辑,就用了这张作品,而且是惟一的中国作品。后来还做成了绢绣,一共就两份,一份在宋庆龄基金会保留,另一份在我这儿。拍这样的照片并非易事。按常规就拍会谈的,握手的,但这些往往大家都能拍到。而人物情绪高潮往往在一些不太正式的场合里出现,这时你要没准备就不行。我后来养成的习惯是,只要这个事件没结束,我就不收机器。有一次,邓小平见戈尔巴乔夫时,本来结束了,我也像大家一样开始收机器,突然有人猛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回头一看是我认识的一个警卫,他说:“你看又握手了!”我没有完全收拾好相机,还有一台在手上,跑过去就闪了一张,结果很成功,取名《第二次握手》,暗喻中苏关系的恢复。因为熟悉,我的“摄影耳目”挺多,他们经常帮助我。

邓小平同志逝世,我们感到非常悲痛,但我们那时远在海南,没能参加邓的追悼会。但那幅遗像是我拍的,当时我也不知道,后来看到媒体上登出后我才知道,是从我拍的一张新闻照片里剪裁出来的。据说印了几千万张,虽然那不是一张理想的肖像。

邓小平是伟人,也是普通人。虽然有了外孙,他也希望有个孙子,在他两儿三女中,邓朴方在“文革”中致残,1985年二儿子邓质方正好在美国生了个儿子。这下老爷子高兴了,在杨绍明拍摄的许多精彩照片里常有这个孙子“小弟”的影子,仅《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这组四张照片里就有小弟(大名是卓棣)的两张,足见老人家的关爱程度。

我一直奇怪为什么这样好的照片只得了三等奖呢?原来这里还有政治。“荷赛”一直和中国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那一届得一等奖的照片是罗马教皇的,在西方他有着不可替代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二等奖是英国铁娘子撒切尔生活的照片,那年的评委主席是英国人。这组照片送去评选时是198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时间不长,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态度还没有完全改变,这个时候,邓小平代表的中国已经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逐渐上升,西方社会不得不接受这个崛起的巨人。邓的照片在国际顶级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至于得几等奖,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杨绍明:聚焦伟人(4)

杨绍明1942年生于延安,12岁时,父亲教他学习照相,在中南海里长大的他就从此以摄影的方式与伟人们开始对话。

我一开始学照相就是拍人物,先拍我父母,然后就拍中南海里的其他领导人。当时中南海有个摄影科,都是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的记者。像侯波,我一有空就向他们请教。高中以后有些照片就拍得不错了,和摄影科的人一起拍,拍完了,他们一看,哎,这张不错啊,给我们“留资”吧,就拿去了。后来新华社来北京四中招摄影记者。我很想报名,但父亲说,你现在还小,文化基础还没打好。你看李讷(毛泽东女儿)就上了北大历史系,你也要考进去。一定要到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摄影将来再学也不晚。我也就听了父母的话,1961年考入北大历史系。我在高中时,就已经留下了领导人的很多生动瞬间,读大学时,可以算得上“准新华社摄影记者”了。上个世纪50年代初邓小平回中央工作后,因为和我父亲都是四川老乡,就经常串门,一起吃川菜,看电影什么的。我趁机拍了不少他的照片,有时候他们家合影,也叫我过去拍。到1966年“文革”开始,我已经在中南海拍了12年。“文革”刚开始,我父亲就被打倒了。江青、康生带领“文革小组”到北大动员学生起来造反。康生挑拨说:中央刚刚打倒了“彭罗陆杨”反党集团,###就是你们同学杨绍明的爸爸。我就站在台下,康生一说这句话,我顿时就被学生围起来了……1968年,我作为可教育好的子女被送到张家口4627部队农场种稻子,整整干了两年。因为身心受到极严重的摧残,1975年,我妈妈李伯钊偏瘫。中央专案组在请示周总理后,同意让我回到父母身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父亲恢复工作,我也得到平反,到新华社广东分社做摄影记者,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杨绍明后来进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组任副组长。这个职务有利于他深入对邓的研究,室领导很支持他的工作,因为照片是研究一个人物的重要资料。后来他拿出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中国摄影界的工作,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连续三届)、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长、当代摄影学会主席。他还是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长助理、中华慈善总会名誉副会长等,现任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多年来他活跃在国内国际上各种摄影活动中,搞大型摄影活动,获奖、办展、讲座、出书、搞“民间外交”,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世界摄影走进中国牵线搭桥,殚精竭虑,无私奉献。1989年邓小平同志专门为杨绍明题的字“无私奉献”,如今还挂在他家的墙上。

。。

《毛主席畅游长江》:奋斗其乐无穷(1)

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毛泽东共畅游长江17次。“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便是他第一次游长江时写下的名句。

1966年,毛主席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他还要再游一次长江。考虑到安全原因,中央和湖北省委再三劝阻,地方领导也怕出事,主席感冒拉肚子腿抽筋等等都是大事,谁也负不了责任。然而对于极赋个性、有着浓郁诗人气质,又一贯天马行空的毛泽东来说,他可以很轻松地面对这种善意的劝阻听而不闻,更何况此次游长江绝非兴致所至,心血来潮,而是意义重大:因为此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帷幕徐徐拉开的关键时刻,老人家要让他的对手们看看,“我是不行了吗”,同时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展示—“我的魅力依旧”。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游长江,7月16日,在一群游泳高手的保护下,毛主席顺流而下,在不大的风浪中“胜似闲庭信步”。

在武汉,毛泽东还接见了美国友人、作家路易斯·斯特朗,还见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元帅只是在岸边看着,听毛泽东大讲搏斗和征服的理论,毛说我们不怕大风大浪,蒋介石大吧,美国人大吧,只要你敢顶,就没什么可怕的。毛还对美国作家说,我想还游密西西比河,大概美国总统不同意吧。

这次游长江自然会留下许多好照片,但传播最广的、家喻户晓的名作,当属他在快艇上的这一张。其不仅在报刊上广泛刊登,还以宣传画、展览图片等形式流传在中国的各个角落。

既然是反映伟大领袖游长江,为什么不选一张水中游泳时的照片作为代表作广泛传播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游泳时只能从高处向低处拍,而这样的拍摄角度基本没有办法获得伟岸、神威的形象,相反只能产生俯视、渺小的效果,而对于伟大领袖来说,伟岸神威的形象,要比游泳本身重要得多,加之还有大量的文字报道,照片用在船上身着浴衣这样的情节来点明游泳就足够了。尤其还要挥手,在船上挥手,就会有“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效果,在水里挥手,虚假做作不说,还容易给人以“救命”的错觉。

这幅作品的拍摄者是曾在毛泽东身边任专职摄影师、新华社中央组的著名摄影记者钱嗣杰。钱老1946年参加革命,是地地道道的“红色摄影师”,如今离休在家。回忆起当时拍这幅照片时的情景时,钱老说:

1966年7月16日这一天,天气特别好。毛主席一行人到了武汉长江大桥附近的江面上,主席从快艇上的梯子下到江里,只穿了游泳裤,也不戴游泳帽。游了一小时零5分钟。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陪同,还有8341部队(中央警卫团)的十几个警卫,都是游泳高手,主席很不喜欢离他们太近,但是汪东兴又不放心,所以派了这些人保卫,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大概就二三米的样子,确保“一步就能到”的距离。而且事先已经按这个线路趟了一遍。那时已经不是“横渡”长江了,而是顺流而下,所以叫“畅游长江”。为了这次游,主席已经叨咕了很长时间了。

毛主席实在是太想游泳了。他在湖南老家时就喜欢游,而且他和其他人游海水不同,他认为那就是个“泡海水”,主席是要“横渡”,要的是拼搏,他的游泳,早已超过了体育锻炼的含义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举动。

我在旁边的小木船上跟着拍摄。当时正好在举行第11届横渡长江游泳比赛,江边两岸都是游泳的人们,为避免和人们相遇,主席的快艇在江中心。主席游完上了船,就问我们这些人(警卫、大夫、护士、我)游了没有,我们说游了,他才高兴,披上睡衣在甲板上散步。这时被一个游泳的小学生发现了:毛主席!小学生喊了一嗓子。这下不要紧,所有的人都开始往主席的船游过来,警卫们着急了,赶快让主席的船离开,但人们仍然在欢呼,喊着“毛主席万岁”,“我看见毛主席了”。水上顿时组成了一道红色的长城—红旗和红色的游泳衣。我也被这番景象所感染了,快步到了主席的旁边,拍了这张他向群众挥手的的照片。他的身后是武汉长江大桥,他曾用“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来赞赏这座大桥。为了安全,我们的快艇很快向上游驶去,游泳的人们渐渐地消失在江面上。主席一直穿着睡衣,到了岸上进了汽车,一直到了驻地才换的衣服。

我当时用的是德国的禄莱相机,英国的伊尔福胶卷。还有135的莱卡相机。7月25日照片在《人民日报》上登出,与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消息一起,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我那次拍了30多张,两个120的,一个135的。这边新华社催着要照片,我就把胶卷给了中办主任汪东兴,他自然会有办法带回北京。后来有人告诉我,主席看了这张照片很满意。主席有个特点,他从来不审照片,只有大型活动如“五一”、“十一”时周总理才看,以防把哪个民主党派的大人物给漏掉了。

给主席拍照片非常紧张。我那些年一直都不敢放松。每次拍完了就等着冲洗放大之后,发了稿才能睡踏实。一出去就要想着要把照片拍好,因为各大报早都留着窗口呢,你必须拍好,责任重大。像平时采访,领导人接见时就几分钟,而且从不考虑给记者留点时间。走进来,握手,坐下,马上就点烟了,这时就不能拍了。如果这几十秒内还没拍好,就只有等着结束了。而同时期的外国记者就不同,他们敢说话,可以要求总统给个笑脸或一两分钟,做个姿势。只有周总理会考虑给记者一点机会。其他领导人都是直接进去、握手、寒暄、坐下。往往有时只有一个人拍时我就更紧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毛主席畅游长江》:奋斗其乐无穷(2)

去外地更是家常便饭。主席往往一年里有一半时间在外面。我也就得跟着走,家里人也不知道,也不许问。没有电话,也不能写信,都是保密要求。主席喜欢坐火车,到哪里支线上一停,吃喝拉撒带办公都有了。也省得给地方同志添麻烦。我经常是半年才回一次家。粗算了一下,这一辈子我在外面的时间就有20多年。

毛主席用“畅游长江”来抒发他的豪情斗志,晚年的邓小平则常说:“我能游泳,说明我身体还可以,我能打桥牌,说明我脑子还可以。”是呀!

(综英美剧同人) 梅林传奇 另一种结局(abo)  前男友是人鱼  (网王同人)棋子+画中仙  热朗公爵夫人  佛是一棵树  重生之景似前程  马龙我的痛我的爱  公关礼仪  台海特工携手录  (庞策)风会  有女长孙  寻觅中华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天书诗集三生石  霸道账号爱上我  空山3  人鱼童话  奋斗  不夜花魁  一度商痛  

热门小说推荐
嫡女复仇攻略

嫡女复仇攻略

一夕家国尽毁,挚爱之人背弃她,她腹中胎儿更惨死姐姐刀下!重活一世,她不再轻信于人,过往恩仇一同清算。手刃渣男皇帝,手撕恶毒养姐,她的笑容里淬满毒液。心狠手辣,朕甚是喜欢。他勾唇而笑,朕以江山为聘,娶你来当朕的皇后。...

星河法令

星河法令

一个跨越时间末日重生归来,一个跨越真实与虚幻现实穿越而来,两个不同的灵魂,凑到一起,共同征战末日为两个早已失去幸福与信任孤独的灵魂,献上属于她们的幸福。为了复仇而来,为了复灭天运之子而来。末日的真像,将要为她们而揭开!...

未来科技强国

未来科技强国

仰望星空,面向宇宙张知意外加入未来科技论坛,建立了科研型企业星宇科技。论坛里有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人体干细胞培养等未来超级科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书友群633765979...

东方球王

东方球王

网络竞技小说写手穿越成中国足坛第一方仲永东方辰。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扼住命运的咽喉,搏击风浪,激流勇进,成就一代球王!...

重生泼辣小军嫂

重生泼辣小军嫂

安丽有三好,肤白貌美气质好,打脸撕逼嘎嘎叫,是个泼辣小军嫂。知青安丽重生回到七十年代末,手撕身边白莲伪闺蜜,暴打前世渣男恶婆婆,她本打算走上一条霹雳火花带闪电的逆袭之路,却不想有个冷面活阎王处处先她一步虐渣忙新书宝宝很娇嫩,求收藏求推荐求呵护哦,O∩∩O哈哈...

王爷小心,王妃有毒

王爷小心,王妃有毒

她不慎与他共同入浴,他见她就便似饿狼一般,猛向她扑了过去。她策划出了N1套抹油开溜的方案,蛙泳蝶泳蛤蟆泳但结果却是毫不吝啬的告诉你,这世上想对本王投怀送抱的女人,加起来足够创造一个女儿国!所以你大可不必装娇装羞装矜持,想做点什么,尽情些,千万别客气!她傲慢挑眉,所以王爷您的意思,就是让小女子先哭天喊地,再叫爹叫娘,然后就跑到你身边不依不饶,说句男女授受不亲后,就让你负责到底,娶我为妻?不,是为妃?如果你的心愿是如此,那本王倒是也不介意,让你风风光光做个王妃倒也无妨!男子朱唇微扬。不知王爷可曾听说过,农夫与蛇的故事?她扬眉问。难道,是见那条蛇太美丽,而情难自禁的动心了?他饶有兴趣。错!答案是,农夫被咬了。毒可救人亦可杀人,她是心狠手辣的毒妃。他娶她是幸还是不幸?...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