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节 刑 制(第1页)

《隋书·刑法志》:“开皇元年(581年),诏高颎等更定新律。其刑名有五:一曰死刑二,有绞,有斩。二曰流刑三,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应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应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三曰徒刑五,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四曰杖刑五,自五十疑当作六十。至于百。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而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裂之法。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其在八议之科,及官品第七以上,犯罪皆例减一等。其品第九已上,犯者听赎。应赎者皆以铜代绢。犯私罪以官当徒。定讫,诏颁之。《本纪》开皇元年十月戊子,行新律。三年(583年),又敕苏威、牛弘等更定新律。除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等千余条,定留惟五百条。凡十二卷:一曰名例,二曰卫禁,三曰职制,四曰户婚,五曰厩库,六曰擅兴,七曰盗贼,八曰斗讼,九曰诈伪,十曰杂律,十一曰捕亡,十二曰断狱。十三年(593年),改徒及流并为配防。胡三省曰:“配防者,配隶军伍,使之防守。”见《通鉴》开皇十九年(599年)《注》。炀帝即位,以高祖禁网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恶之条。时升称皆小旧二倍,其赎铜亦皆二倍,其实不异。三年(607年),新律成,凡五百条,为十八篇,诏施行之,《本纪》:三年四月甲申,颁律令。谓之《大业律》。一曰名例,二曰捕亡,三曰违制,四曰请求,五曰户,六曰婚,七曰擅兴,八曰告劾,九曰贼,十曰盗,十一曰斗,十二曰捕亡,十三曰仓库,十四曰厩牧,十五曰关市,十六曰杂,十七曰诈伪,十八曰断狱。其五刑之内,降从轻典者二百余条。”《困学纪闻》云:“五刑之法《疏》《周官·秋官·司刑疏》。谓宫刑至隋乃赦。崔浩《汉律序》:文帝除肉刑而宫不易。《书正义》:《吕刑正义》。隋开皇之初,始除宫刑。按《通鉴》:西魏大统十三年三月除宫刑,非隋也。”按汉文帝实曾除宫刑,说见《秦汉史》第十八章第七节。南北朝时亦有宫刑,西魏文帝、齐后主时乃除之,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二章第七节。前世刑法,往往旋除旋复,其后盖又行之,故隋文帝又除之也。《吕刑疏》曰:“开皇初,始除男子宫刑,妇人犹闭于宫。”则其所除者特肉刑,当时所谓宫刑,实未全废。然此要为一大事,《隋志》不应失载也。

《新书·刑法志》云:“唐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百官志·刑部》亦云:“凡刑法之书有四:一曰律,二曰令,三曰格,四曰式。”《旧书·职官志·刑部》云:“凡文法之名有四:一曰律,二曰令,三曰格,四曰式。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式以轨物程事。”《隋书·经籍志》云:“汉初,萧何定律九章。其后渐更增益,令甲已下,盈溢架藏。晋初,贾充、杜预删而定之,有律、有令、有故事。梁时,又取故事之宜于时者为梁科。《志》粱科三十卷,陈科亦三十卷,盖大体沿梁。后齐武帝时,又于麟趾殿删正刑典,谓之《麟趾格》。后周太祖又命苏绰撰《大统式》。隋则律、令、格、式并行。”《隋书·本纪》:开皇元年十月,行新律。大业三年四月,颁律令。四年十月,颁新式于天下。《苏威传》云: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旧书·经籍志》有隋《开皇令》三十卷。则四者之并行,实非始于唐也,《旧书·职官志》云:“凡律十有二章:一名例,二禁卫,三职制,四户婚,五厩库,六擅兴,七贼盗,八斗讼,九诈伪,十杂律,十一捕亡,十二断狱,《新书·刑法志》同。云“因隋之旧”。案此废大业律而复开皇之旧也。而大凡五百条。令二十有七篇,分为三十卷。第一至第七曰官品、职员,八祠,九户,十选举,十一考课,十二官卫,十三军防,十四衣服,十五仪制,十六卤簿,十七公式,十八田,十九赋役,二十仓库,二十一厩牧,二十二关市,二十三医疾,二十四狱官,二十五营缮,二十六丧葬,二十七杂令。而大凡一千五百四十六条。凡格二十四篇,式三十三篇,以尚书、御史台、九寺、三监、诸军为目。”此唐文法之大概也。

律、令、格、式,皆时有增损,而格、式尤烦。《旧书·刑法志》云:高祖“既平京城,约法为二十条。惟制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及受禅,诏纳言刘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因《开皇律令》而增损之,尽削大业烦峻之法。又制五十三条格。寻又敕裴寂等撰定律令。大略以开皇为准。惟正五十三条格,入于新律,余无所改。至武德七年五月奏上,颁行天下。《旧书·高祖纪》:武德元年五月,命裴寂等修律令。六月,废隋大业律令,颁新格,十一月,诏颁五十三条格,以约法缓刑。七年四月,大赦天下,颁行新律令。《经籍志》有武德令三十卷。《新书·艺文志》又有式十四卷。太宗即位,又命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更加厘改。定律五百条,分为十二卷。其目见上。有笞、杖、徒、流、死为五刑。流刑三,自二千里递加五百里至三千里。十四年(640年),又制流罪三等,不限以里数,量配边恶之州。余同隋。又有议、请、减、赎、当、免之法,十恶之条。比隋代旧律,减大辟者九十二条,减流入徒者七十一条,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又定令一千五百九十条,为三十卷。《新书·艺文志》二十七卷。《注》云:令一千五百四十六条。贞观十一年正月,颁下之。《本纪》同。又删武德、贞观已来敕格三千余条,定留七百条,以为格十八卷。其曹之常务,但留本司者,别为《留司格》一卷。《新书·艺文志》又有式三十三卷。永徽初,敕长孙无忌等撰定律、令、格、式。旧制不便者,皆随删改。遂分格为两部:曹司常务为留司格,天下所共为散颁格。散颁格下州县,留司格但留本司焉。《本纪》:永徽二年闰九月,颁新定律、令、格、式于天下。《新书·艺文志》:永徽律十二卷,又式十四卷,式本四卷,令三十卷,散颁天下格七卷,留本司行格十八卷。三年(652年),诏曰: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宜广召解律人,条义疏奏闻。于是成三十卷,四年十月,奏之,颁于天下。《纪》在十一月。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龙朔二年(662年),改易官号,因敕重定格、式,惟改曹局之名。麟德二年(665年)奏上。至仪凤中,官号复旧,又敕删缉格、式,二年二月奏上。《新书·艺文志》:永徽留本司格后十一卷。则天敕删改格式,加计帐及句帐式,通旧式成二十卷。又以武德已来、垂拱已后诏敕便于时者,编为新格二卷。则天自制序。《本纪》。垂拱元年三月,颁下亲撰垂拱格于天下。盖以自制序,故谓之亲撰。其二卷之外,别编六卷,堪为当司行用,为《垂拱留司格》。《新书·艺文志》又有散颁格三卷。时韦方质凤阁侍郎。详练法理,又委其事于咸阳尉王守慎,又有经理之才。故垂拱格式,议者称为详密。方质,云起孙。《旧书》附《云起传》。云:方质多所损益,甚为时人所称。其律、令惟改二十四条,又有不便者,大抵依旧。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敕删定《垂拱格》后至神龙元年(705年)已来制敕,为《散颁格》七卷,又删补旧式为二十卷,颁于天下。景云初,睿宗又敕删定格、式、律、令。太极元年二月奏上,名为《太极格》。《新书·艺

文志》十卷。《本纪》:景云三年二月,颁新格、式于天下。开元初,玄宗敕删定格、式、令。至三年三月奏上,名为《开元格》。六年(718年),又敕删定律、令、格、式。至七年三月奏上。律、令、式仍旧,名格曰《开元后格》。《新书·艺文志》:《开元后格》十卷。又式二十卷。十九年(731年),侍中裴光庭、中书令萧嵩又以格后制敕,行用之后,颇与格文相违,于事非便,奏令所司删撰《格后长行敕》六卷,颁于天下。二十二年(734年),户部尚书李林甫又受诏改修格、令。旧格、式、律、令及敕,总七千二十六条。其一千三百二十四条,于事非要,并删之。二千一百八十条,随文损益。三千五百九十四条,仍旧不改。总成十一卷,《律疏》三十卷,《令》三十卷,《式》二十卷,《开元新格》十卷。又撰《格式律令事类》四十卷,以类相从,便于省览。二十五年九月奏上。敕于尚书都省写五十本,发使散于天下。《本纪》:开元二十五年九月,颁新定令、格、式及事类一百三十卷于天下。《新书·刑法志》云:明年,吏部尚书宋璟又著后格,皆以开元名书。天宝四载(745年),又诏刑部尚书萧炅稍复增损之。大历十四年六月一日,德宗御丹凤楼大赦。赦书节文:律、令、格、式,条目有未折衷者,委中书、门下简择理识通明官共删定。自至德已来制敕,或因人奏请,或临事颁行,差互不同,使人疑惑。中书、门下与删定官详决,取堪长久行用者,编入格条。建中二年(781年),罢删定格令使,委刑部删定。《新书·刑法志》:德宗时,诏中书、门下选律学之士,取至德以来制敕、奏谳,掇其可为法者藏之,而不名书。元和十三年八月,凤翔节度使郑馀庆等详定格后敕三十卷。右司郎中崔郾等六人修上。其年,刑部侍郎许孟容、蒋乂等奉诏删定,复勒成三十卷。刑部侍郎刘伯刍等考定,如其旧卷。《本纪》:元和二年七月,敕刑部侍郎许孟容等删定开元格后敕。十年十月,刑部尚书权德舆奏请行用新删定敕格三十卷,从之。《德舆传》曰:改刑部尚书。先是许孟容、蒋乂等奉诏删定格、敕。孟容寻改他官,乂独成三十卷,表献之,留中不出。德輿请下刑部,与侍郎刘伯刍等考定,复为三十卷。大和七年十二月,刑部奏先奉敕详定前大理谢登新编《格后敕》六十卷讫,都为五十卷,伏请宣下施行。可之。亦见《本纪》。《纪》又云:大和元年六月,“诏元和、长庆中,皆因用兵,权以济事,所下制敕,难以通行。宜令尚书省取元和已来制敕参详,删定讫,送中书、门下,议定闻奏”。《新书·刑法志》:“文宗命尚书省郎官各删本司敕,而丞与侍郎覆视,中书、门下参其可否而奏之,为大和格后敕。”盖肇其事者尚书省,成之于大理,终乃复由刑部详定也?《旧书·冯宿传》:大和四年(830年),入为工部侍郎。六年(832年),迁刑部侍郎。修《格后敕》三十卷。开成四年(839年),两省详定《刑法格》一十卷,敕令施行。《新书·刑法志》:开成三年(838年),刑部侍郎狄兼谟采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以后至于开成制敕,删其繁者,为开成详定格。大中五年四月,刑部侍郎刘瑑等奉敕修大中刑法总要格后敕六十卷,起贞观二年六月二十日,至大中五年四月十三日,凡二百二十四年杂敕,都计六百四十六门,一千一百六十五条。《本纪》:四月癸卯,刑部侍郎刘瑑奏:据今年四月十三日已前,凡三百四十四年杂制敕,计六百四十六门,二千一百六十五条,议轻重,名曰《大中刑法统类》,欲行用之。《瑑传》曰:大中初,转刑部侍郎。瑑精于法律,选大中以前二百四十四年制敕可行用者二千八百六十五条,分为六百四十六门,议其轻重,别成一家法书,号《大中统类》,奏行用之。《纪》之三百四十四年,三百必二百之误。二千八百六十五条,《新书·瑑传》作二千八百六十五事。二千与《志》之一千,未知孰是?《纪》云议轻重,不成句,盖当如《传》作议其轻重,传写夺其字也。书名及卷数,《新书·艺文志》皆与《旧书·刑法志》同。《新传》作《大中刑律统类》,盖《旧传》《大中统类》之具言。此书敕修之旨为总要,《新传》云类而析之,盖瑑自创之体,故《旧传》谓其别成一家,而其书又以统类名也。《廿二史考异》疑其误,谓瑑书与张戣之书是一,恐非。搜辑至四月十三日,而即以其月奏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罗马帝国简史  中国文化的性格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纷争史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守先待后:思想、格局与传统  无敌舰队  莫扎特与纳粹: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  从华夏到中国  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历史  大明朝(1368—1644)  死怖游戏  三国英雄  小农女种田记  大唐兴亡三百年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统一路  

热门小说推荐
魔兽要塞

魔兽要塞

圣光与暗影,奥术与邪能,自然与亡灵。地火水风,精魄凋零。我叫肖恩,我来自异界,我拥有魔兽要塞,我是最高指挥官。我将带领你们,在艾泽拉斯的世界中,纵横,驰骋!今天开始,每天至少两更。...

极品弃妇

极品弃妇

她是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被人陷害穿越到将军府痴傻嫡女,苏莫颜身上。(我勒个去,刚睁眼,还未成亲,最重要滴是还未那个啥!就被一纸休书,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弃妇)苏莫颜众所周知,既无才更是无颜。当那双如雾美目再次睁开的时候,光芒四射,她如彩蝶般,破茧重生。她勾唇冷笑,风华万千,誓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定将百倍奉还!...

剑气如尘

剑气如尘

无生无灭,历千劫,是谓千秋!无始无终,镇妖邪,是谓剑道!剑道者,奉剑三千寻其一,印证苍穹,以万世之道,铸我千秋一剑!地球剑修叶青,携太清上玄剑气,降临神州世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剑气如尘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阴婚难逃之鬼夫夜敲门

阴婚难逃之鬼夫夜敲门

红薯网授权老天作证,我的捉鬼术只是上不了台面的三脚猫功夫,为什么要让我遇见这么多恶鬼?搬坟被鬼压,做梦被鬼追,爷爷为了救我被鬼带走,从老家到学校,离奇的事情不断发生,实习公司变成坟场,租房房东成了杀人凶手,我的生活彻底乱了,我迫于无奈只能求他,秦楚,你不是鬼王吗?你能不能帮帮我?他白骨森森的牙齿一抖一抖的笑着,行啊,来,到床上来!什么?生孩子?你能行吗?我怀疑地看着他。他冷冷一笑,白骨手抓着我的脚踝将我拖进卧室,行不行,你试试就知道了。尼玛,白骨硌人,你先变成人啊!...

异种沸腾

异种沸腾

末世来临,异种横行,在这食物短缺,充满杀戮和死亡的时代,人类不幸沦落成了异种的食物,不断被吞食。为了生存下来,人类只好奋起反抗,在反抗过程中,一支专吃异种的神秘军团出现了...

都市神才

都市神才

何为神才?神棍界之诡才,判阴阳寻龙点穴,断祸福趋吉避凶。医学界之怪才,一指探脉辩生死,五行灸针论贵贱。花都界之淫才,花丛迷眼惹人醉,折花不为柳下慧。三才齐出天下惊,凡间俗事风也轻。最是牡丹惹人怜,独留人间一神才。刘凡的人生追求是携美共婵娟,逍遥天地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