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病退(第1页)

僧格林沁死前,曾国藩就接到数次谕旨,命令他派兵援剿。他一直拖延,固然有湘军刚刚解散,淮军需要肃清安徽,暂时腾不出兵力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不愿背上“抢功”的恶名。僧格林沁自咸丰十年九月奉命剿捻,迄今已历四年,能否成功不可知,但不愿他人分功却在情理之中。曾国荃听说李鸿章要来助攻南京,气急吐血,即是同样的心理。曾国藩何等样人,岂能不明白其中奥妙?所以,他拖了大半年,都没有实际行动;朝廷也明白这个道理,故只能任其拖延。同治四年五月,僧格林沁战死,朝命立即改“助剿”为“督剿”,并授权节制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所有“旗、绿各营及地方文武员弁,均着归曾国藩节制调遣”。陈国瑞原是僧格林沁部下,根据最新指示,现在也要听命于曾国藩。军队更换统帅,历来就存在人事、资源诸方面等“整合”难题,而陈国瑞刚刚划归曾国藩指挥,就被其嫡系部队“铭军”灭掉一个营,其不能谨遵命令,甚至负气为难,种种情形,不难揣测。曾国藩要统领各军与捻军作战,则必不能容忍属下有违抗军令、仇视同侪的将领。倘若出现这种将领,要不凿枘不合,弃之不用,如初起兵时的王錱;要不恩威兼施,引为己用,如自胡林翼处接管的鲍超。陈国瑞能战的名声,早已“简在圣心”,没有合适的理由,遽尔弃置,必会引起猜疑,认为曾、李妒贤嫉能,其道不广。而长远之患,则会坐实湘、淮两军都是私人部队、于国有害的传言。所以,如何妥善处置陈国瑞,乃是曾国藩接手剿捻事务的首要人事难题。

刘、陈对杀之时,曾国藩正从扬州赶赴淮安,闻信稍迟,朝廷已经批示“免其深究”,他也就不能通过对此事件的处理,暗蕴驾驭之术。失去“危机公关”的机会,就只有在例行公事中,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了。六月六日,在陈国瑞请示“饷项军火如何筹措”的禀文上,他洋洋洒洒批复了两千多字。“饷项军火”的正题,着墨不多,而“玉成该镇”的跑题文字倒用了一千六百多字。

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领导干部,批评下属时,从不直接表达自己的好恶,而惯于通过“群众意见”暗喻褒贬。曾国藩也不例外,说留心察访,搜集民意,发现“毁该镇者十之七,誉该镇者十之三”。群众对“该镇”不满,可以称为“劣迹”者,主要是以下数端:一、忘恩负义。黄开榜是陈国瑞义父,陈却“不以为德,反以为仇”(据黄开榜亲口所言)。二、性好私斗。在袁甲三部,与其他部将“屡开明仗”;在寿州与李世忠斗,杀死二提督;在正阳关与盐商斗,在汜水与米商斗。三、扰民虐官。辱骂殴打泗州知州,布政使“躲避床下,旋即告病”;在高邮抢掠官府,“合署眷属,跳墙逃避”。四、吸食鸦片。极High之时,喜怒无常,有“因一麻油饼杀厨子”之事。五、藐视各路将帅,不听调度,动不动就以“我将造反”进行威胁。从公德到私德,贬斥无疑;群众口中的陈国瑞,简直就是个禽兽。当然,批评也要适可而止,于是,曾国藩笔锋一转,开始说“该镇”的好处:一、骁勇绝伦,战略出众。二、至性过人,喜欢听人讲忠臣孝子的故事,喜欢读《孟子》。三、不好色,不贪财。打仗出色,是公论,也是陈国瑞如此嚣张的根本原因,否则,他早就被废掉了,何必如此苦口。喜欢听忠孝故事,不好色贪财,则是本质不坏,尚可救药。这段材料,先骂后赞,又打又摸,乃是“政委”工作的标准文体;所以如此铺陈,就是为以下的“警告”乃至“处罚”制造气氛。

所谓“警告”,是三条原则。第一,不扰民。第二,不私斗。第三,不梗令。不扰民、不梗令之说,都是大道理,不过泛泛而谈;湘军、淮军将领也不能杜绝此二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当不得真。不私斗,则联系前不久刘、陈对杀之事,予以针砭。经刘铭传、李鸿章汇报,曾国藩已经知道起因在于抢洋枪,所以说“其初则该镇理曲,其后则铭营太甚”,不再一味批评,而尽量持平。但是,“该镇若再图私斗以泄此忿,则祸在一身而患在大局”。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事后“召辱己者而官之”,是豪杰风范;郭子仪祖坟被挖,不予追究,反而引咎自责,是名臣度量。“该镇”虽被刘铭传“软禁”,但所受侮辱远不及此,务必以韩、郭为榜样,“不特不报复铭营,并且约束部下,以后永远不与他营私斗”。初出兵时,曾国藩所部与绿营“私斗”,他忍耻包羞,南下衡阳,固然是修养高,但也跟当时形势有关;陈国瑞号称“名将”,一日之间,精锐部队丧失殆尽,纵使“理曲”在先,也不能不责怪刘铭传下手太狠。没有任何补偿,光让他息事宁人,实在不能心口俱服。在陈国瑞看来,刘铭传是曾国藩嫡系,自己是新到客军,即使罪责相当,揆之严于律己之义,也应稍稍重责刘而抚慰陈;但是,对于淮军将领,曾国藩并不像指挥湘军那样如臂使指,一切如意。刘铭传名义上归曾国藩节制,其实并不能令行禁止,真正控制权还掌握在李鸿章手里。刘、陈争斗后,恐怕曾国藩因此责怪刘铭传,李鸿章立即去信,申明不可责怪之意:

“省三血性奋往,历练少浅,不免粗率之处。鸿章因其战守可靠,向不扰民梗令,往往曲予含容。此次入东偶迟,致受薄惩,又与陈镇争气,未分曲直,倘函丈再以此事劾责,则朝廷必疑其骄纵难制。渠必不自安,且无以策励将来。除鸿章谆函劝饬外,师亦必怜其劳苦逐战,勿加苛求”;

省三,刘铭传字。“入东偶迟,致受薄惩”,指此前刘铭传奉旨随曾国藩往山东剿捻,因不愿受僧格林沁节制,故意拖延时间,受到朝旨谴责。此信用词委婉,意见却很坚定。刘铭传出自李鸿章帐下,李对他,也只能以情相感,“往往曲予含容”。曾国藩若依法办事,则是对他的“苛求”,他必然会闹情绪(“必不自安”),以后的合作也不会愉快(“无以策励将来”)。必须批评的话,也只能由李出面,而不能由曾发难(“除鸿章谆函劝饬外,师亦必……勿加苛求”)。形势、人事,都迥异于统带湘军,所以曾国藩回信,也只能说:

“省三之事,亦尝再三思虑……阁下多方培植,苦心琢磨,而成此令器,鄙人断无不知爱惜之理。……国藩于季荃细商两次,始定为二批:一宣示,一密告。……旋又转念省三最爱体面,恐因此而名望大坏,遂将前拟宣示之批,一并秘之,全未咨行各处”;

季荃,李鹤章字,鸿章弟。他当时总理营务处,是曾国藩和淮军将领之间的润滑油。由此信可知,只因为刘铭传“最爱体面”,所以硬生生把拟定的处理意见(“宣示”和“密告”的批文)压下(“一并秘之”),以示“爱惜”“令器”。身为统帅,碰到“骄纵难制”的下属,竟不能直率批评,这样的军队怎么管理的好呢?自己的部将管不好,又怎么让陈国瑞这个客军将领服气呢?

曾国藩自知理亏,陈国瑞绝不会服气,所以苦口婆心讲了一番“歪”道理,还是要采取高压政策,讲几条“硬”道理:“若该镇不能细心领会,亦有数事当勒令遵从者”;第一,将八千人裁撤为三千人。第二,一年之内,不许与淮军同扎一处。第三,去掉官衔中“钦差”字样,不许自河南粮台以外领取军饷。裁军,是削弱其力量;不许与淮军靠近,是限制活动范围;明确规定饷源,则从经济上加以制约。以上三条,陈国瑞“梗令”的话,则是对抗统帅,必将遭致严厉处罚(调任甚至降级);遵令的话,则实力减弱,掣肘更多,再想嚣张也没了资本。此份批示,看似谆谆善诱,“于该镇有厚望焉”,实则老辣强横,令其左右为难,进退失据。而外人(包括三地督抚、军机大臣及皇太后)看来,却觉得入情入理,仁至义尽,陈总兵倘若不思悔改,辜负曾统帅一片苦心,因此遭受处罚,必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陈国瑞有苦说不出,却不甘心受制,于是禀复各款,虽“词气极为谦谨”,但“故作游移”,并“无矢志遵行之语”。只看《三国演义》的陈国瑞,在文本解构上当然斗不过古文大师曾国藩,所以一待回禀,曾国藩就据此密奏,参劾陈国瑞。而参劾的理由,却非不遵命令,乃是僧格林沁阵亡时他“不顾主将”、草间偷活的旧账。既然山东巡抚、布政使及僧军各部将都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那就不能容许陈国瑞一个人“饰词巧脱,逍遥法外”。即使身受重伤,情有可原,也“只可略从末减,未便概置不问”。不据复禀治罪、而选择“补参”的理由,则还在于“稍留陈国瑞体面,冀收鹰犬之才,一策桑榆之效”;红脸白脸,公义私情,都由老曾一人说尽,陈国瑞所有辩解全被预先噎住,旁人所有辩护全被预先驳倒……什么是刀笔?这就是刀笔。奏上,一周内就奉到谕旨:“陈国瑞着撤去帮办军务,褫去黄马褂”。

心灰意冷,索性帮办的活也不干了,陈国瑞请了个病假,南下江苏,在清江浦疗养。心绪恶劣,不免迁怒于人;某日,养子陈振邦不知何故得罪了他,陈国瑞大怒,扬言要杀逆子,正家法。振邦跑到漕运总督吴棠家求救,吴出来打圆场,陈不听,执意要杀。其时,振邦已经积功升上总兵,赫然朝廷命官,且尝直接听命于吴棠;于公于私,吴棠都得保护他的人身安全,故将其藏在府中。陈国瑞闻信,亲率数百亲兵,连夜赶往督署,勒令交人。吴棠急命关门,陈国瑞即令破门。督署护卫又惊又怕,在内大喝:“乃敢反耶!”国瑞颇有辩才:“以子判父,非反而何?”不一会,连破大门、二门,杀奔到宅门前。宅门坚固,门前回旋馀地不大,攻兵难以致效,久攻不克。僵持间,门内守卫众口其骂,从充任“粤寇”童子军的反革命“劣迹”一直骂到前不久被刘铭传全歼精锐的“糗事”,其间必还夹杂各类人身攻击用语(伯牛案:当日所骂具体为何,今不可考。以上内容,谨就个人阅读及日常经验臆造)。门不破,骂愈急,陈国瑞不胜羞怒,“痰涌气厥”,诱发某种类似癫痫的病态,乃“以头触门”,“颓然仆地”。吴棠这才开门,命人将其抬到某庙,实行双规。同时,据实上奏,“劾其病癫”。估计军机处看了这份参稿,哭笑不得,才会有以下四条处理意见:首先,根据精神病人不得担任公职的原则,“褫职”;其次,根据精神病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原则,不予治罪,“押送回籍”;再根据社会保障法中切实照顾好精神病人日常生活的原则,“收其盐本、田产充公。存银二万五千两,储湖北官库,分年付赀生计,毋令失所”;最后,根据国家干部(离休)管理制度,嘱咐地方官“俟其病痊,奏闻”。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地北天南叙古今  提堂  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他终结了神话  民国那些范儿  神秘高跟鞋  狼厅  关系千万重  民国那些腕儿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万历十五年  真历史在民间  逃爱太子妃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乔家大院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合约皇后  极乐诱惑:太平天国的兴亡  再丑也是驸马  

热门小说推荐
江湖博

江湖博

江湖博是萧梨花写的国术武侠类小说三位武林前辈留下警世格言,时代混乱,英雄辈出五十年前的一场武林惊天对决,拉开故事的序幕绝代佳人的凄婉绝恋,掀起两代人的恩怨情仇父亲生前的绝密遗嘱,让一个平庸的小子经历了世间的磨难英雄名门惨遭同门弟子灭门,既是唯一的家族后人,又是罪人之子,尝尽人间世态炎凉时元朝末年,各路英雄并起,武林中的纷争也是蠢蠢欲动前辈的警世格言,成了人心所向的预言两代人的恩怨,成为所有故事的开端。一张波澜壮阔的江湖盛图拉开帘幕...

离婚三十天

离婚三十天

本书简介80后的苏念忧和陆天一毕业工作之后,跟大多数都市快男快女一样,追求潮流时尚裸婚,结婚三年,矛盾日益增加。初恋女神变作小三,家庭矛盾亮红灯,要离婚。好,离就离,姐还不伺候你们了。离婚,好办,离婚不离居。小三,没事,姐比你还小三。没男人,那更没事,姐天天去相亲。离婚不离居的生活,尴尬的身份,在这小小的屋檐下,上演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这样多姿多彩的生活,两个人暗生情愫,情人还是原配的好。陆天一下定决心,重新追求苏念忧。求婚,不料遭到丈母娘的拒绝,苏念忧的意外怀孕,上演了一段苦命悲催的追妻之路。精彩镜头1离婚后的第一天。陆天一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摸着僵硬的脖颈,面色不悦。咧着嘴,真疼。还是睡床的时候舒服啊。伸了一个懒腰,看着洗手间的房门还关着,里面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切,这个女人,一大早又在洗澡。陆天一抬脚踢了踢房门。喂,你好了没有。等等。还需要一会儿。陆天一撇撇嘴,等了一会儿,抬头看着墙上的时钟,一点一点的溜走。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死女人,你好了没有,已经过了十分钟了。陆天一感觉一阵尿急。伸手一推,将房门打开,刚褪下裤子,正欲准备尿尿,却听见一声尖叫。啊啊啊啊陆天一一惊,将尿憋了回去。死女人,你鬼叫什么?真是吓死我了。尿都被你吓得倒回去了。陆天一不满的嚷嚷道,提起裤子。苏念忧瞪着陆天一,将浴袍披在身上。陆天一。你看什么看,真是的,差点什么也被你看光了。苏念忧依旧瞪着陆天一。陆天一眉头一皱,就你这个身体,我都看了三年了,哪里没有看见过。再说了,闭上眼睛都能知道你长个什么样子,还需要去看?陆天一不满的嘟囔一声。2苏念忧生气的将卧室的房门一锁。陆天一洗漱完毕,正欲进门换衣服,想起在洗手间的尴尬一幕,于是皱了皱眉头,轻轻地叩门。苏念忧,你好了没有。我上班要穿的衣服还在屋里呢。等了一会儿,没有人回答。陆天一正欲发怒,想起现在两个人现在已经离婚了,需要的是和平相处,忍住脾气,坐在沙发上等着苏念忧出来,却不想左等右等,等了二十分钟苏念忧还没有出来。不行,现在已经很晚了,在不换衣服就要迟到了。冲到门边,大声的敲着门。苏念忧,你好了没有,我要迟到了。死女人,你好了没有?快点啊,死女人。完了,完了,这下要迟到了。陆天一在心中暗想道。过了半个小时,苏念忧踩着高跟鞋优雅的从屋中走了出来。头上带着一个鸭舌帽,眼上画了一个淡淡的眼妆,清新甜美。一副乖巧的样子。陆天一这才发现,其实不站在老公的角度上去看,苏念忧这个女人还是很漂亮的。废话,不漂亮当初老子娶她干嘛?呸呸呸,陆天一,你大脑秀逗了么?竟然在苏念忧这个女人的面前失神?好了,我已经换好衣服了,你慢慢享用吧。苏念忧甜甜一笑,挎着小包,优雅的转身离去。3正在看着球赛的陆天一,眸子眼角的余光瞥到苏念忧一身白色连衣裙,腰间系了一根白色的蝴蝶结丝带,那长长的波浪秀发高高的挽起,留下一缕俏皮的贴在后背上,披散着。看着如此盛装打扮的苏念忧,陆天一心中泛起了嘀咕。好浓的香水味啊!陆天一酸酸的喊道。哟,这是出去泡帅哥吗?竟然打扮的如此清新艳丽?陆天一尖声的问道。苏念忧优雅一笑,伸手撩了撩肩边的一缕秀发。跟你有关系么?说完拿起挎包,正准备转身出门。陆天一前两天下班时经常看见苏念忧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门,因为已经离婚,而且又有协议在先,陆天一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是也不好多问。陆天一抑不住心中的好奇,便开口问道。苏念忧,我说,你这个女人这几天总是穿得这么的漂亮,这么晚了出门该不是真的吊帅哥么?苏念忧轻轻一笑,嘟起红艳的小嘴。对哈,陆天一,只许你能找你的初恋女神,难道我就不能找我的帅哥了吗?…。哈,去找吧,祝你早日找到一个又帅又有钱的帅哥啊。陆天一哈哈一笑,说到。心中却很不是滋味,面对着前几天还是自己老婆的女人谈论这些,心中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哟,说话这么酸,该不是喝醋了吧。苏念忧得意洋洋的问道。看着苏念忧转身出门,陆天一坐在沙发上看球赛,却一直不能看入眼中,看着慢慢走动的钟表,不断地问着自己,陆天一,你...

千金的秘密

千金的秘密

重生,她华丽蜕变  欺我,我将百倍奉还!  伤我,我要你生不如死!  这一世,笑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我!  伊小姐,这样不折手段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你就不怕遇到更狠毒的人,吃了你吗?裴少挑眉问道。  裴少,这狠毒的人,指的是你吗?伊若水反问道。  伊小姐,你若敢吃,我必让你吃的连骨头都不剩。裴天翊说完,下一秒便拥她入怀。  嘴角扬起的那一抹微笑,摄人心魄。...

器灵无双

器灵无双

何为神?何为魔?何为最强种?唯有爱!唯有正义!唯有秩序!方能矗立于天地...

祭炼山河

祭炼山河

他自卑微中来,紧握命运的契机,踏过迷雾与阴影,追逐着黑夜光明,终成那照耀天与地的身影!...

唐门甜女

唐门甜女

唐门有女初长成,三千宠爱集一身。作为唐家唯一的闺女,唐小八是被七位娘亲与自家爹爹宠到了天上去,所以家族逐渐没落的时候,她义无返顾的肩负起重振家族威望的责任。虽有七个美男在身边,却是只能看,不准摸!为什么,因为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啊有没有只是属于她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只有一边卖蜂蜜一边等着吧分享书籍唐门甜女作者卿国卿城ss...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