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部分(第1页)

。说实在的,那时候的生活真是苦,但是,师父一再对我说,艰苦的岁月应该是对自己的一种砾炼,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练就平常心,便有可能通往大道。几年过去了,1984年,师父让我负责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协助他老人家处理日常寺务。那一年,我19岁。1987年,师父圆寂了。我继承了师父的衣钵,担任了住持,全面主持寺院工作。”

大师如此简单地概括了自己的经历。后来谈到了少林寺的扩建,大师说,历史上,少林寺遭受了很多磨难,原本非常好的建筑被人为破坏了不少。这些年来,法堂、钟楼、鼓楼、白衣殿等陆续重建、修复了。说起修复工作,这里还有一段佳话:那是在1990年年底,我应邀访问日本,到达日本的第四天,我们访问京都达摩寺,见到了达摩寺住持广濑正史。交谈中,他抱出几本大影集让我翻阅,并告诉我,近百年来达摩寺几代僧人常到中国拍摄寺院建筑和佛教文物,用来充实和推进日本佛教。在一本老影集里,我忽然看见了一组少林寺早年景象的照片,细看下面的文字,这组照片竟是拍摄于日本大正九年,即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前八年的1920年!这组照片太珍贵了,我当即向主人提出复制一套的请求,主人慨然同意并代为复制了48张照片,这套照片基本反应了少林寺80多年前的全貌。我们后来的修复工作很多便是参考这些图片资料进行的。

我们很想听他继续谈自己不凡的经历和少林寺的故事。可是不巧得很,大师刚好有寺务在身,马上要动身外出,我们只好作罢。离开方丈室时,大师拿出他的著作《禅露集》以及一些少林寺的资料送我们。

晚上,我们像行脚僧一样挂单住在了山上,睡不着,便打开大师的《禅露集》来看,刚一翻开,便被迷住了——

“佛说了些什么?容易理解吗?我告诉大家,佛所发现的人生真理,非常的简单,甚至简单到我说出来大家都不敢相信。……书上说,佛悟道后,不想也不愿把自已悟到的真理传授给别人,怕被别人耻笑。佛所悟的真理,以及49年说法传道的内容,其核心就是五个字:别胡思乱想。做人能做到不胡思乱想,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清明安祥,烦恼痛苦也随之而去。佛经上所说的八万四千种法门,数自己的呼吸也好,观心观空也好,念佛也好,拜佛也好,参话头也好,以及别的,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做到不胡思乱想。我们禅宗讲###见性,想通了就好。同样是吃饭,过去是糊里糊涂吃饭,现在是明明白白吃饭;同样是睡觉,过去是七梦八梦睡觉,现在是踏踏实实睡觉。马祖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就是这个意思。切不要以为,成佛以后就腾云驾雾,万人朝拜,或者其它不着边际的奇迹,那都是妄想,都是外道。”

“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么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转六道的原因。”

“我们学佛修行,要打掉妄想,就是要把八识田里的妄想,一个一个打掉。从眼、耳、鼻、舌,身五识开始打,一直打到阿赖耶识,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为止。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果位,声闻四果呀,菩萨五十一地呀,实际上就是消除妄想的程度,这与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学的知识越多,年级越高。不过修行相反,妄想越少,果位越高。

佛经上说,人身难得。世俗人生尽管没有意义,但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时间,却是很珍贵的,我们通过学佛,通过努力修行,可以过上与世俗生活方式有别的另一种有意义的人生,那就是成佛。有人可能要说了,佛也是人么?是的,佛也是人,佛是觉悟了的人。所以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切不要以为成佛以后,就是坐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座上,香绕烟熏,万人朝拜。不是这样的。当年释迦本尊成佛以后,还是风里来雨里去,托钵游化一生。成佛以后,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他心理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得明亮宁静,没有任何困扰,生机勃勃,更有活力。我们每天忙忙碌碌,上下左右,东张西望,而佛说不定就紧贴着我们背后,在窃笑我们的糊涂,我有时和人开玩笑说,只要我们突然来个急转身,就不定就能和佛撞个满怀。悟道成佛,随时随地都是可能的,古代、现代的禅师们开悟的故事不是很多么?不要把开悟想像成升天成仙之类的,开悟只是平常事,就像放下肩上的重担一样平常。一个人人品正,一心一意地做人,就自然而然昌盛成佛了。”

看着这些文字,想像着一群小和尚围在他四周,你一言我一语地发问,而他则用如此朴实的语言作答,应该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之后的几天,山上正在搞“禅宗研讨会”,和大师在会上匆匆见面,提出想再深谈,大师说,山上有很多有修为的僧人,你们还是多和他们谈谈吧,我们只好另择良机。

新春时节,我们又来到少林寺,在山上过年,并与方丈共品香茗,大师兴致颇高,边饮边谈——

我问大师,少林寺讲究“禅拳归一”,这和“禅茶归一”究竟有无关系?

大师一笑,说,禅拳归一的说法是缘于少林武术的博大精深,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决非自卫之小技;退则参禅养性修道行,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而“禅茶归一”的故事自古以来不胜枚举,赵州的“吃茶去”,不也是一脉相承?在少林寺,很多僧人有饮茶的习惯,我觉得这是一种修行方式。佛家讲究参禅,喝茶的过程就是参禅的过程;练武术是不是呢?我说当然是,否则怎么称得上“武术禅”?不仅如此,出家人的起居生活都可算是参禅。

这么说,修行是有很多方法了?

方丈说,出家人讲究###见性、见性成佛。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如何把这些不好的习惯去掉,达到见性、成佛,便是修行了。释迦牟尼佛为众生开设了八万四千种修行法门,是根据众生的根基来定的,这样看来,修行的方法很多,可谓“无处不禅”,无处不产生智慧,不仅对出家人而言如此,在家人也有很多,关键你能不能发现它,发现了,并努力修行,就不会有烦恼和痛苦;如果没有发现,自然产生不了智慧,于是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处处碰壁,你就会感到烦恼。

没想到大师会把在家人的烦恼一并说出,让人心有所动。大师,在家人产生大智慧有没有方便法门?

当然有!佛家认为,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关键看你的心态,你的心态好的话,能够正确对待事物,用理智分析、用智慧行动,你自然就不会有烦恼,于是就不会有痛苦。俗世中很多人往往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的耗费自己的生命,而且方法不得当,不烦恼才怪。说到家是一个心态问题。不论是在庙宇中修行的人还是在各个行业工作的人,有一个规律都逃不脱,那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生、理解人生。有的人做的是轰轰烈烈的事业,他未必不空虚;有的人做的是社会的边缘事业,他未必不充实。因此,佛家认为,不一定个个都要出家,不一定个个都做一些好的行业。做什么事情,在哪个行业都是一种修行,都是对人生和社会尽责任和义务,从而达到众人满意,这就是一种向善、向上的境界。所以,有没有好的心态决定你是不是对事物看得清楚。

2、释印松:被逐不忘修行,人称…

俗名丁应朝,1946年生于河南南阳社旗县丁庄

采访时间:2002年2月8日上午

采访地点:少林寺释印松禅房

印松法师是少林寺的首座和尚。据佛教经典解释,首座也称上座、禅头,乃寺院中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僧人,只有德业兼修的人才能担任。

我们来到他的禅房,轻轻叩门,一个瘦瘦的年纪稍长的僧人迎了出来,他就是印松法师。他实在太瘦了,两颊深陷着,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这让人猛得想起弘一法师。

我哪里能和弘一法师比?他老人家后半生专攻律宗,是公认的###师,而且,他诗、词、歌、赋、书法、话剧……可以说无所不能,实在难得,我们这些后辈可不敢随便和他老人家比。

法师,能了解您是如何走入少林的吗?

你高攀不起  御龙珏  当假千金拥有了钞能力  我的室友不是人  万人迷每天都在被团宠  新学期与新麻烦  他们都想抱朕大腿[综]  住院的病人  女王重生,极品风流  清穿之娇艳媚人  我的爷爷是个"鬼"  执子之手,将子拖走 天下无病  科技修仙录  女主是被大佬们氪大的  回到冥府做少爷  快穿配角  传奇佣兵,小猫咪和女帝可以兼得  诸天最强学院  清穿七阿哥日常  中华狐狼  

热门小说推荐
转世魔刀

转世魔刀

远古饱经杀戮的魔刀,身体孱弱的少年,不断地杀戮,不断地吞噬,最终会走向哪里孤独的旅程,尝遍世间百态的心得,灵魂的提升。跨越空间层面的战斗,站在诸神的巅峰!...

怦然婚动

怦然婚动

Bella,嫁给我吧!第一次他出现,跟她求婚,把她吓跑了你就是跟小蓠求婚的人!第二次见到他,她的闺蜜当着她前男友的面惊叫!Bella,你就是我今生要娶的女人!第N次,面对所有反对他们的人,他毫不犹豫的将她圈入怀中,宣誓主权!N年后,她在日记中写到只是无意中在人群中瞥了你一眼,却不想,这就是一生。完结书千亿婚宠腹黑首席天价妻至尊嫡颜...

少总蜜爱,千金归来

少总蜜爱,千金归来

简介十八岁那天,她被孤儿院卖给众多男人凌辱,衣衫尽碎。他如神祗般出现,救她于苦难,却欺身而上一整晚…...

我的冰冷大小姐

我的冰冷大小姐

用错了毛巾,姐姐告诉我她怀孕了...

苗疆禁忌档案

苗疆禁忌档案

20岁那年,错过最后一趟班车,接了一单怪生意,二叔被人陷害,带来灭村之祸,迫于无奈我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而她却是活女尸...

史上第一魔头

史上第一魔头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