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直言。
从上述梁、冯二人的“不快”始,到“为玉帛”止,可知双方都是有理、有礼、有节、有度的,不像有些媒体的夸大其词。
最初《梁漱溟问答录》面世,影响甚大。或因这种问答的形式,让人误以为 “答”是一丝不苟的“实录”,也或因执笔者对问题的描述有失误、措辞不当,有意或无意地拉大了梁、冯两人间的距离。冯友兰之女宗璞立即写了《对〈梁漱溟问答录〉中一段记述的订正》以正视听。“问答录”的作者并没提出异议。十二年后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又写《冯友兰先生与先父梁漱溟交往二三事》坦言“问答录” 确有“失误与缺陷”。17无法倾听三方声音的读者,不免产生困惑。鉴此笔者饶舌一番,力求客观地复述一下事情的始末。
梁漱溟与军阀韩复榘的交情不薄。
韩原是冯玉祥的旧部,当过冯的“司书生”。因韩念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字。又善战,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冯治军甚严,韩某次不服军令,冯当众训斥,令其滚,并罚跪于会场外墙根下。散会后,冯怒气未消,又给他一耳光,才说:“起来吧!”韩复榘一气之下带领部属开往山东。恰冯玉祥正与蒋介石混战,蒋介石乘机立即任命韩为山东省主席,统治山东八年。
梁、韩相识早在1922年,梁漱溟应冯玉祥之邀,在北京南苑给冯的官佐讲儒家哲学,当时韩复榘是营长官衔,由这次听讲学认识了梁漱溟。后韩任河南省、山东省政府主席,恰梁在此两地搞乡村建设试验重逢。韩为梁的乡村建设试验提供了诸多方便。
韩复榘后来在抗战之初不战而逃。蒋介石为杀一儆百或剪除异己杀了韩复榘。梁漱溟谈对韩的印象时,称他读过孔孟的书,并非完全是一介武夫。
此外,梁漱溟对梁启超向为敬重。然在纪念梁启超的一文中不独表彰他的功德,还评判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梁又与熊十力交谊亦深,在追忆熊的文章中亦“指摘”其著述有粗疏和错失的弊端。梁认为“学术天下之公器,忠于学术即吾所以忠于先生”,以为只有此举才不负四十年的交谊。
梁漱溟就是这样的一个“怪人”。他的这种处友方式,他的迂阔与率直在同辈学人中大概是独一无二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身后事(1)
仁者寿。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的人生大幕垂下。享年九十有五。在近百年人生舞台上,他饰过主角,演过配角,跑过龙套。辉煌也罢,暗淡也罢,与世人一样,都是历史中匆匆过客。所幸者他以长寿之资,在朋辈友人中最后一个把笑声留给观众。
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对于死,他早参悟已透。他认为佛家对生命的态度是“不求生,不求死”,顺其自然。他于1988年4月底因病入院,儿孙昼夜轮流陪床伺候左右。5月他还接受一台湾记者的采访,只说:“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此可视为他的遗言。5月11日他把长子培宽呼之床侧,示意有话要说。培宽备好纸笔。他说: “人的寿命有限度。大夫说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我的命已经完了,寿数就这样了。有时候吃点药,吃点合口味的东西,就可以了,不必延长寿命。”培宽问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只坦然地说:“火化。”
梁去世后,例行的追悼会是要开的。中央统战部为梁漱溟起草一份《生平》。关于1953年一事第一稿中写道:“受到不实事求是的批判。”家属认可。可在修改稿中莫名其妙地被改为:“受到批评。”“第二稿和第一稿的区别在于,第一稿隐含梁漱溟不曾反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之意和因此而受到不恰的批评之意。但后来这两点意见被去掉,即恢复当年的提法。”本来统战部以尽快送印刷厂打印为由不让家属看修改稿。经家属再三要求,才让过目。家属在电话中向拟稿人表示反对:“如不改为第一稿中的表述,家属将不出席次日(7月7日)的遗体告别式。”统战部不得已,约请梁氏兄弟去面谈。梁氏兄弟表示,文字如何表述,以事实为准。当年明明是“批判”,《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上白纸黑字写的是《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现在为何将“批判”改为“批评”,令人费解。对方无言以对,只反复重复劝其“希望以大局为重”、“明日家属务必出席遗体告别式”一类的话。家属据理以争,不肯让步。家属不在乎评价如何,只要合乎事实就行。梁漱溟生前概不接受说他反对总路线,子女们就不能替他接受。商谈从大会议室改到小会议室,由中午拖到开晚饭。相持不下。统战部请来民建的孙起孟先生、民盟的叶笃义先生从中转圜。两位先生感到此事棘手,觉得家属持之有理。一说:“原来第一稿不是挺好吗?”一用“晓以大义”劝说。又陷入僵局。双方的心理底线是:干脆将这一段不写入“生平”。但双方谁也不肯先表态。最后由孙起孟提出。家属也通情,即作附和。统战部的同志不敢表态,说待请示。云暂且休会,吃饭,准备晚饭后再谈。出门时适遇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同志外出归来。阎明复听完双方意见后表态:梁漱溟先生生平的稿子,本来不是统战部所能写的,他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又说:“那就不写这一段吧。”因此,1988年7月8日,新华社播发,刊在《人民日报》的“生平”中留下了1953年那段“空白”,文章的标题是《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梁漱溟走完百年人生旅程》。
梁漱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告别大厅。
灵堂入口大门上悬挂的挽联是:
百年沧桑,救国救民;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横批“中国的脊梁”。
这副挽联是梁培宽次子梁钦宁草拟的。培宽本人正忙于父亲身后事不知情。梁钦宁张贴时,工作人员阻止,但他执意坚持。大概怕在灵堂上闹起来影响不好,工作人员只好作罢。19
据《人民日报》载,前往吊唁出席遗体告别仪式的有李先念、阎明复、刘澜涛、习仲勋等四百余人。###、万里、李先念、彭真、邓颖超等送了花圈。
《人民日报》刊发“梁漱溟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的标题是《一代宗师诲人不倦,一生磊落宁折不弯》。
梁漱溟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后应山东邹平(梁1931年在此创建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要求,家属同意将部分骨灰葬于邹平,并建碑林。墓碑由赵朴初题写。后费孝通、启功、吴祖光等文化名人相继为梁漱溟邹平墓地碑林题词。继之,梁漱溟的桑梓广西桂林提出同样要求,家属应允,又将梁漱溟存于八宝山的另一部分骨灰迁葬至桂林穿山公园。
身后事(2)
注 释:
1 郭齐勇:《独立独行,一代直声》,转引自《梁漱溟先生纪念文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
第二版。
我成了马斯科·莫拉蒂 邪王强宠:废材毒医大小姐 问题官员 卖破烂后我成了大佬 综影之我的角色我做主 回到农村:从挖鱼塘建钓场开始 足联主席 营销状元 时针追逐 仇徒 疯狂新梦想 斗仙 皇后安好 今夜有鬼第三部豆芽菜系列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将我团宠了 影后她又刚又飒 我是原神大好人,系统却要曝光我 九命猫 造人就能变强,打造最强不朽神族 幻想世界穿越法则
阿善穿书的第十年才发现自己穿书了。最倒霉的是把剧情忘得差不多的她,已经招惹了文中最大的反派。于是她现在的身份是反派的小娇(逃)妻。每天都莫得感情,想要...
龙刃,华夏国神秘特战队的一把绝世利刃,龙刃战神,拥有龙刃的最强者龙刃一出,风云变色,龙刃战神,所向无敌。且看新兵蛋子赵峰,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华夏国最神秘特战队的龙刃战神。读者群246835683只加读者。(作者群137963691)...
简介在突然的某一天,高三学生林宇进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仅仅只是学习吗?不!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学校,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林宇,在一次次的生死磨练中,渐渐的成长,当他回头望去,这一路上铺满了鲜血,只为了参加高考,进入大学ps这是一本无限流小说在手机ap站看书的朋友请搜索求学之路,因为签约时候改过名字,所以在上只能搜求学之路羽月建立了一个QQ群,群号是431847936, 有什么想对羽月说的都可以来啊 还有希望大家能收藏一下我的书,这样更新的时候系统就会提醒你了。我的QQ314337352, 欢迎随时骚扰。...
关于邪性冷少虐爱前世的牵扯,今生的缠绵,惹上了不可一世的男人,一个亿万身家的企业总裁却隐藏着另一层神秘的身份。情难自禁的两姐妹卷入两大组织对抗的纷争中,数不尽的误会,数不尽的折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各自爱上两大组织的首领,作为他们利益的交锋,最后逼得她们走上绝路…...
咦?陌王爷今日不是娶妻吗?怎么到了新娘子家门口不停轿?原来是先去接侧室去了!众人哗然,还没过门就个样子,以后也难再得宠了。纪婉儿白眼一翻,谁稀罕?咱住着东房,做着婚纱设计师,顺道还能给王爷的同卵又同胞的哥哥治治抑郁症。无忧无虑的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心了,可就是不知道王爷啥时候开的窍纪婉儿,我要让你做整个大陌朝里最得宠的女人!咦?此处不是该有掌声吗?为什么却遭白眼无数,王爷很不懂!...
都说简介一定要给力。推倒重来。看看这个够不够劲。第一卷我敢让主角手断掉。第二卷我敢把女主写死。第三卷什么你说第二卷就死了那肯定不是女主。恩第二卷我敢把女主她母亲写死,勉强可以了吧?血虐残虐极致虐。狂虐暴虐蹦高虐。就是个虐。爽不死你我全赔!好吧还是要解释一下本书看点。是我在年初到现在关于天朝在国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