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部分(第1页)

所作,可能是一种记录的转述,或是一种经过加工后的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是这种看法,认为“蔡邕《明堂论》引魏文侯《孝经传》,《吕览·察微篇》亦引《孝经·诸侯章》,则其来古矣。然授受无绪,故陈、汪应辰皆疑其伪。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徒之遗书。使河间献王采入一百三十一篇中,则亦《礼记》之一篇,与《儒行》、《缁衣》转从其类。惟其各出别行,称孔子所作,传录者又分章标目,自名一经。”

6。 孟子的弟子之作

王正己在《古史辩》第四册的《孝经今考》一文中说:“从大体上看来,《孝经》思想有些与孟子的思想相同,不过是文字的变相而已。”“总之《孝经》的内容,很接近孟子的思想,所以《孝经》大概可以断定是孟子门弟子所著的。”

7。 后人附会而作《孝经》

宋代的朱熹主此说。朱熹《孝经刊误后序》引汪应辰的话,认为《孝经》是后人附会而成。其曾云:“《孝经》独篇首六七章为本经,其后乃传文。然皆齐鲁间陋儒家篡取左氏诸书之语为之,至有全然不成文理处。传者又颇失其次第,殊非《大学》、《中庸》之俦也。”

8。 汉代儒生所伪造

清代姚际恒主此说。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认为《孝经》是汉儒所伪造,姚说:“是书来历出于汉儒,不惟非孔子作,并非周秦之言也。”“勘其文义,绝类《戴记》中诸篇,如《曾子问》、《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之类,同为汉儒之作。后儒以其言孝,特为撮出,因名以《孝经》耳。”

到底是谁撰写了《孝经》?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我们认为,从各种信息来看,不可能是孔子自作,也不可能是曾子自作,同样也似乎不可能是孟子弟子所作,亦然不可能是汉儒伪造。比较下来可能性大的选择方向是两个:一是孔子弟子所作,一是孔子七十子的弟子所作。如果偏重于后者的话,那么有可能是曾子的学生所作;如果再把视阈缩小,那么或者可能是曾子的弟子中的子思所作。但是在还没有十分确定是子思或曾子一系所作时,不妨采取较宽泛一些的看法,留有余地,有待今后进一步的考证、统一认识。

虽然关于《孝经》作者的看法不统一,但是不妨慢慢说下去读下去,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有哪些争论点,研究者又是怎样研究的,那么读者自己也会有个选择与判断了。

。 想看书来

《孝经》汉代发现之谜

在先秦,《孝经》曾被《吕览》引用过,秦代因焚书坑儒而不见流传,汉代突然冒出了《孝经》。《孝经》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个历史之谜。

首先是汉代初年,一个叫做颜贞的人献出了《孝经》。

话说秦始皇焚书坑儒,焚烧典籍,坑杀儒生;还不许民间私下收藏书籍,否则就诛族,这就是“挟书者族”之律令。因此许多经典由此而残缺,损失惨重,当然《孝经》也在被禁被焚之列。刘邦是马上得的天下,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建设并不重视。

然而传到第二代汉代的惠帝却很看重这些。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废除秦时所定的“挟书”令,鼓励民间献出所藏的书籍。如《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政,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后来朝廷还派出人员到各地寻访亡佚经典。于是,《孝经》出现了。

《隋书·经籍志》有个记载:“遭秦焚书,为河间人颜芝所藏。汉初,芝子贞出之,凡十八章。”河间,汉高祖时候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的东南);平帝时辖境相当于今天河北献县、交河、东光、阜城、武强各一部分。河间人颜芝收藏了《孝经》,到了汉初,颜芝的儿子颜贞把它献了出来。

汉初,河间地方献书的氛围很浓。《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献王刘德很有办法,一方面留下真本,一方面又很好地缮写一本交换给送书之人,另外再赏赐金子、丝帛等贵重东西,因此名声传播出去,招引来许多人献书。他得到的书很多,甚至几乎和整个朝廷的藏书相等。

河间人颜芝的儿子颜贞把收藏的《孝经》献出来,大约也是置身于这种氛围之中而被感染了,于是献出父亲的藏书。不过细节就不得而知了,是献给献王刘德,还是直接献给朝廷,或是其他的情况,没有详细的记载了。一般认为是河间王刘德将此书献给朝廷,于是遂为学者传授的用本。

后来汉代又出现了《孝经》的另外一个本子,称为古文《孝经》。

古文《孝经》,是用先秦的古文字写成的,也称为孔壁古文《孝经》。《隋书·经籍志》载:“又有《古文孝经》,与《古文尚书》同出。”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要说到曲阜的“三孔”,即孔府、孔庙、孔林了。孔子的故宅在孔庙东路承圣门外。据说,孔子死后,鲁哀公为了悼念孔子,将孔子居住过的三间故居改为祠庙,令其子孙“岁时奉祀”。其奉祀地点,就是这个院落。这就是最早的孔庙。

今天我们去参观,马上会被留存遗迹中的故宅井吸引。其旁立有“孔宅故井”石碑,其四围修有雕花石栏,其西建有乾隆“故宅井赞”四角碑亭一座,其水质清纯,被称为圣水。有记载,乾隆九次来到曲阜祭孔,竟然有五次来此题字。其中有一次他还舀水拜师,尊崇地说:“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

孔宅故井的前面有诗礼堂。《论语·季氏篇》有载,孔子教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因此后人就建立了这诗礼堂,作为学习诗礼的场所。清代初年,文学家孔尚任还曾在此为康熙皇帝讲过经。堂东有礼器库,存放有祭祀用的礼器。

就在诗礼堂的后面,有一段像照壁样的墙壁,孤立在院子中,横亘在眼前,墙前有石碑隶书“鲁壁”两字。这就是数千年来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有名的一堵文化墙。

相传西汉武帝末年,鲁国的共(恭)王叫刘余,本是汉景帝的儿子,想要扩大自己的宫室,于是扩建而将附近孔子旧宅的房子给毁坏了。这堵墙壁被毁坏时,人们忽然发现墙壁有夹层,里面藏有东西,结果从中得到了藏在其中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简,都是用古文字写成的。据说,这些典籍还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由孔子的第九代嫡孙孔鲋偷偷地藏在古宅的墙壁内的。鲁恭王将这批书籍归还了孔家。为了纪念孔鲋的藏书之功,后来人们就在古宅的院子中特意修建了这座象征性的墙壁,称为“鲁壁”,也称为“孔壁”。

“孔壁”中的这些用古文写的经典文本,也就被称为了“古文经”。关于这一事件,文献有记载。如《汉书·艺文志》:“《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又如荀悦《前汉纪·成帝纪》引刘向曰:“鲁恭王坏孔子宅,以广其宫,得古文《尚书》,多十六篇,及《论语》、《孝经》。”

汉代社会上流行着两本不同的《孝经》,这又留下了许多的谜,且再看以下的细说。

癌症不是绝症  我的哭声无人听见  你有一个沈流景  百家讲坛:道光皇帝  桃红床的故事  姬的时代  僵尸少年修仙记  如意神帝  末日审判者  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  塞拉的符咒  飞扬-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玄欲  观测站日常(双性)  陌生女友  中国热  阴阳宅风水  鲁宾逊漂流记  无目的美好生活  于丹论语 心得(选载)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农门娇女

重生之农门娇女

林家万倾草地一朵花,孙女孙子都是顶呱呱。偏偏金贵皇子被放逐,可见最是无情帝王家。好在有空间作弊器在手,娇娇和八皇子这对儿命定姻缘的小儿女,一路混合双打,踩小人,斗BOSS成长的彪悍又凶险。最终登上帝王宝座,带领大越奔向现代化,威震四海八荒。...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站在了后宫的最高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推荐某梦的完结文贵妇难当世族嫡女...

神警

神警

还记得小时候,你那个当警察的梦想么?心存正义,英雄有梦!慷慨侠义,血仍未冷!我们的主角和你一样,是个立志要当一名好警察的热血少年。绝世武功在身,奇术异能我有,凶徒暴徒狂徒,通通打倒,班花校花警花军中绿花,纷纷邂逅平凡少年,从此踏上都市神警之路!...

炮灰养女逆袭记

炮灰养女逆袭记

做了一辈子炮灰的周谷儿重生了,重生在她即将被养父卖掉的那一年。重生后的周谷儿表示,这一辈子她的命运要自己掌握,决不再任人宰割。且看她这个炮灰养女如何斗极品,发家致富,收获幸福。...

恶魔城

恶魔城

无论你生前是否富可敌国权势滔天,世俗间拥有的的一切荣誉与财势,死后尽归原点作为获得第二次生命的代价,你的生命将不再属于自己,想要继续活下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吧!丑陋的僵尸,壮硕的缝合怪,魅惑的女妖而今,我也是其中之一,在这如地狱一般深沉的世界里,能否看见希望的曙光?基础实力与生命特征分级凡人你只是个羔羊,任人宰割的羔羊!半恶魔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内心沉入黑暗?小恶魔记住,你已经不再是人类了!纯血恶魔上位恶魔暗黑魔幻风,盛行恶魔城!(结合简介第三段阐述,本书前段是压抑的气氛,后期会转折)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恶魔城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豪门小贵妻

豪门小贵妻

被迫离婚,签下契约,为他生下孩子后,她选择了逃走。五年后,他将她逼到墙角,强吻而上女人,把你这五年欠我的爱都还回来!萌宝一把扯开老爸,不好意思,是我先看上了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