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部分(第1页)

这些底片的下落是个问题。在编辑《人民的悼念》这本画册时,底片都交了,后来新华社也复制了一部分底片给我们,现在我手里只有这张原底了,因为就这一张拍了3张。其他的不知去向了,有的也是几经辗转,磨损得很厉害。但我认为,就这个事件来讲,它们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我也知足了。

“四月影会”连着举办了三次展览,每次都引起轰动。这批青年摄影家也渐渐成熟起来。后来这个团体改名为现代摄影沙龙,再后来又改为当代摄影学会。每次改名都更加理性,这些工作王立平都参与了。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王立平必须在他的本行—音乐上有所作为。事实上,这一时期也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他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甚广,结果一个音乐家的王立平频频出现在大众面前,而摄影家的王立平则淡出了大众的视野。尽管这样,王立平的摄影情结并没有消失,至今他还没放下相机,屡屡以嘉宾的身份出现在摄影活动的现场,手里举着最新款的数码相机。我在他的抽屉里看到,起码有4台数码相机,家里的苹果电脑中存着他最近出国拍摄的大量照片。从中国电影乐团团长的岗位上退下后,王立平担任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而且是专职的,他还是全国人大常委,如今政务缠身。他还创建了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保护了数以千计的音乐家的合法权益,如今,这个协会的收入以每年数千万元的速度增加,再次体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博大的胸怀。

见过王立平的人会发现,他很好相处,性格开朗,多么大的事情,他总是娓娓道来,充满智慧。总之,你会觉得,他和你在一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吴鹏:端着相机的“四五英雄”(1)

如果说在1976年的“四五运动”期间还有一些人是出于凑热闹、发烧的角度在拍摄的话,那吴鹏、王立平、罗小韵、李晓斌等一批“摄影有识之士”就已经是明明白白地认识到了这个重大事件的含义,认识到了必须用相机来记录这个重大事件。他们将个人的安危搁到了一边,拍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照片。

吴鹏是个大“烟筒”,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而且只抽一半就掐了,让我这个不抽烟的看着好生浪费。他现在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展览部主任,坐在到处都堆着照片的办公室里,一向不爱说“这些事”的吴鹏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我有三次差点被抓进去。

1976年4月2日,有个便衣跟了我很长时间了,最后他抓住了我,要收相机并且让我跟他走,还在广场上当场审问我。我就不服,跟他顶。这时围上来好多人,大声说“不许带人”,“我们悼念总理怎么啦”?本来我在拍照,大家以为我是便衣呢,这下大家认为我是“自己人”,马上就对我好了,这一起哄,那个便衣也没辙了,只好走开。这一次是大家救了我。

4月3日晚,正好“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那首诗刚贴出来,大家都在那里朗诵和抄写。我也在拍,晚上9点多钟,突然一大批士兵和警察们把大家都围上了,当时只有十几个人,正好在纪念碑东南角,我们都动不了了。这时警察开始调来后开门的吉普车开始装人,一次装几个,我尽量往后褪(音tun),结果就成为第三轮被装的。这时纪念碑北侧又有情况了,有人在喊,从我们这边调兵。走了一拨儿又来了一拨儿新的,到该带走我时只有五六个人了,正好我面前站的是个新兵,我就急中生智,大声问:“这儿怎么了?出什么事了?”那战士看了我一眼,问我是:“干什么的,你从哪儿来?”我说我找自行车呢。那你快出去吧!就这样我又逃了一次。

还有一次是在4月5日,就是被命名为“四五”的那个晚上。

那天晚上,我也在广场,突然有很多士兵和警察出现,并从大会堂、历史博物馆,还有南北两侧开始往广场中央收拢。大家都在跑,而且都是朝着南面稍微宽松的方向跑。我也跟着大家跑,就听见有人喊“抓人啦”,当时有个北京冰箱厂的工人(那是他自己告诉我的,因为那时大家都尽量避免问对方的名字和单位)建议往南跑,结果到了南边,南边也有人封锁,正好有一辆20路公共汽车路过,警察让车子赶快走,我们几个人就借着汽车的屏障跟着车跑出了广场,就听警察在后面喊“站住”,这会儿哪能站呢。我一口气跑到北京饭店才敢停脚,算是又漏网了一回。

后来市公安局里的照片我也看到了,总共有三大麻袋。那里大部分是从各个照相馆里没收或从各处搜集起来的,好多是人们在天安门的纪念照片,而其中就有我的,可见我早就被盯上了。当然后来我能看到照片,说明对这件事已经是平反了。实际上,像罗小韵、王立平、李晓斌我们这些人,早就知道不能到照相馆里去洗,而且在这之前我们自己都会冲洗,所以关键的照片就这样留了下来。

那个年代有照相机的人不多,当时专业记者们也不能公开去拍,于是,这些业余摄影爱好者就赤膊上阵了。他们拿着档次不高的相机,里面装着从电影厂里淘换来的黑白胶卷或者是几角钱一个的国产“代代红”卷,凭着一颗火热的心和一双敏感的眼睛,拍下了数以万计的照片,终于使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没能成为影像的空白。

那会儿我用的是基辅相机,我开始学摄影时就学修相机,所以对相机比较了解。买来10米或20米电影胶片自己装盒。我第一次去广场是1月8号。刚一听广播知道总理逝世我就去了广场。那时人还不多,所以拿相机的就很显眼。我那时在北京丰台当铁路工人,为了拍照方便,我宁可上夜班,腾出白天来去广场。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是很明白为什么去拍摄的。而且从技术上讲,我已经没有问题了,只要能拍,我肯定能拍到好照片。

我在拍的时候有人问是哪里的,我只好说是铁路局的,因为也没有别的办法。有时他们盯我,说别拍了,我就收起相机。走了一段他们看我没动静,就不跟我了,这时我又拍了。从1月8日开始,直到4月5日,这期间我去了许多次。可能是这批拍照的人里面去的次数最多的一个。尤其是3月以后,几乎天天去。

这幅《团结起来到明天》是在4月5日上午10点左右拍的。头天晚上广场上的花圈都被收走了,人们愤怒了,高喊“还我花圈”、“还我战友”的口号,高唱国际歌,从大会堂开始手挽手地走,目标是广场东侧的“工人民兵指挥部”,那是一个小楼,如今已经没有了。那景象十分悲壮,颇有走向刑场的气概。我赶到他们的前面拍了几张,自己也很感动。这一天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对周总理的爱,对“批邓”的不满,对“四人帮”的愤怒,全都在这一天里爆发了。

我也很奇怪,那天我下午4点就回家了,我住崇文门附近,先把卷冲了,然后又去了广场。这些底片现在还存着,当时家里人很支持,嘱咐我藏好,我就放在一个高中同学家里,还有一部分在我母亲的医务室里一个空药瓶里,她是工厂里的医生。我的“藏品”里还有一段3分钟的电影呢。那是高强借给我的电影机,还有罗小韵和北影的李晨声给我的电影胶片。可惜我想拍的时候没有电影机,那时一般人不敢借给你呀,谁都怕出事。高强的电影机是自己买的旧货,在那个年代就算不错的了。结果我拍了3分钟那机器就出毛病了,没法拍了。要不然我有足足一小时的胶片呢。这3分钟的片子后来在新影厂的纪录片里用了,我还是那个纪录片的特约编辑。

吴鹏:端着相机的“四五英雄”(2)

在天安门拍照的人不少,这可以在后来吴鹏主编的大型画册《人民的悼念》中看到,但论精品,还是要数这几个人的作品。提到“四五”作品,就要提到这本画册,还有一个叫《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大型摄影展览。而吴鹏就是这其中的骨干分子。有了这样的形式,作品才有可能传播得更广、更久。

整个画册的文字是我写的,而且这本画册已经开始有了“专题”的思路了。以往的画册大都是单张作品,没有“专题”这样一个概念。编辑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的时期,到最后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其他人都有各自的工作,而且也只有我能知道哪个照片是谁拍的。1978年一年我都在编这本书。

说到这本书,无论是摄影界还是新闻界抑或是中国历史界都不应忘记它。这本书在当时就印了10万册之多,而且以后没有再版,它与《天安门革命诗抄》、《革命诗抄》等构成了“四五运动”的最为直接、最为真挚的图文纪录。“四五英雄”们的确为历史作出了贡献,而作为这本画册主编者吴鹏,他无疑也是英雄榜上的人物。

从1976年底到1977年2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6位老师以童怀周为笔名,相继编辑了革命诗抄两本,同时七机部502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几位同志也编辑了一本革命诗抄,在当时广泛传播,影响很大。我们知道,那是需要很大的胆识和勇气的。我和高强经常在一起,就谈论着要是出一本摄影画册,也会像诗抄那样感人的。1976年10月,罗小韵和高强分别带着自动化所和二外的同志们来我家找我,说要出书,借调我来当编辑。策划人是自动化所的王安时、王樵裕。其他成员还有罗小韵、李晓斌、高强、王志平、任世民、安政等。我们在任世民家碰了个头,就算是成立了编辑组。到1978年1月,我们就到北京科技局照相室高强的暗房里上班,那时只有他是“专业”的。第一天的工作就是征集照片。我和王志平是编辑组长,罗小韵管征稿退稿,李晓斌管联系作者,高强和我制作彩色照片,小韵、晓斌做黑白照片,我们通过各自的摄影圈子开始了工作。一个月之后,我们的“后援单位”扩大为五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革命诗抄》编辑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童怀周,七机部502所《革命诗抄》编辑组,《世界文学》编辑部《心碑》编辑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图书资料室。这些人是《革命诗抄》的编辑者,所以说,这本画册也是革命诗抄的延续。

实际上,比这早的时候,王志平就自己编了一本名叫《国丧》的影集,收集了四五百张“四五”照片,在朋友之中、社会上流传,影响很大。吴鹏自己也放了100多张照片制成影集通过熟人送给邓颖超。李晓斌也用这种办法送到邓小平家。鲍乃镛也制作了影集送到了邓颖超家、华国锋家和新华社。所有这些都表明这一批青年人是多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思念,并渴望得到某种支持。

当时同在天安门拍摄、后来成为该画册编辑之一的李晓斌回忆说:

编画册的工作没白天黑夜,没有报酬,吃饭自理,骑自行车满北京跑。将近一年后,上学的上学,调动的调动,只有我和吴鹏在坚持,过了三周,我也调到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只剩下吴鹏一个人了。他兢兢业业地干到###平反、画册出版。平心而论,无论从编辑画册的责任心和编辑思路,还是“四五”期间拍摄作品的数量质量而言(画册中用了吴鹏的150张,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我认为吴鹏是“四五”摄影人中的杰出代表。尤其是4月5日那天,冲击大会堂、烧小楼、烧小车、手挽手喊口号、广场上的血迹等等,吴鹏都拍了。而我那天也在现场,相机就在军挎包里,很多该拍的我没拍,也不敢拍。我身边的一个日本记者先是胶卷被曝光,相机被扔上天摔得粉碎,人又被打得满脸是血,最后我们历史博物馆的人们把他保护了起来,让日本大使馆来接走。编画册时,吴鹏提议:同类片择优,尽量多用其他人的,少用编辑组的,大家非常赞成。吴鹏那时只是一个工人,能有这样的胆识,真让我佩服。

能有这样的胸怀着实难得。实际上,吴鹏拍摄的作品本该采用更多、获奖更多。最初,在五个一等奖中,几乎都是吴鹏的,但他只同意上了一个。

吴鹏说:

那时征集的底片可能有上万张。且大多数没有样片。我们只好全部放大,大概用了四五十盒相纸。我们的原则是:同一内容的135底片让位给120底片;编辑组成员的让位给其他人。1978年搞了一年,我一直在印刷厂盯着,1979年1月正式发行。编的时候事情还没平反,我们认定这事早晚会平反。等到快印刷了,1978年11月14日,中央批准,###平反了。有5家出版社抢着要出这本书,最后由北京出版社出了。1979年1月8日,《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大型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同年4月5日在民族文化宫颁奖。

在这些人的基础上,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在四月的春风吹拂下,那个著名的摄影团体—“四月影会”和摄影展览—《自然·社会·人》展览诞生了。

吴鹏拍这些照片并非没有基础。早在1968年,他就学习了摄影,还同时学了修相机。正赶上“文革”,他就拍了些写大字报的,红卫兵冲击苏联大使馆的,后来又拍了干校、牛棚之类的。经历过“文革”后,人就变得理智了,对形势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是他能到广场去的思想基础。后来照片中的两个人还曾给吴鹏写了信,但他现在找不到这些原件了,印象中好像是东北的。还应当说明的是,这批摄影者当中有不少是高干子弟,他们为画册的出版、展览的举办乃至后来这支摄影队伍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吴鹏还记得,当时还有外国人在拍,但是几乎就是当场给“灭了”。否则这些照片要是参加“荷赛”(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话,也可能得奖。

吴鹏:端着相机的“四五英雄”(3)

1948年吴鹏生于北京,1979年他被多家单位看中,但他最后去了新成立的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摄影组长。1985年底,他到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任社长、总编辑,为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做了成功的实践。2000年他到中国摄影家协会任展览部主任。从摄影角度讲,这也算是一种“回归”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小平您好》: 定格了一个新时代(1)

到底有多少报刊多少次刊登过这幅照片,如今已经难以统计,不过单是堂堂的《人民日报》就刊登了7次,且篇幅一次比一次大。20年来,它不但通过各种载体广泛传播,中华世纪坛还据此做成了浮雕。毫无疑问,《小平您好》已在中国新闻摄影史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单纯从摄影的角度讲,这幅照片并没有什么很了不起的地方,如果是在其他国家,这样的新闻事件、新闻题材,也可能是平平常常的,也只有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只有在中国20年前的历史背景中,才能够凸显出它非凡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它是人民心甘情愿地、自发地将以往神坛上的领袖拉到了民间,而且领袖们也欣然接受了这一“冒失”的举动。的确,结束“文革”,拨乱反正,平反昭雪,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这一切,在伟人政治的时代,似乎首先应该感谢邓小平,加之北大学生一向关心政治,善于标新立异,于是,便在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的游行队伍中,出乎人们意料地呈现了这一幕。人们都知道,中?

马龙我的痛我的爱  前男友是人鱼  寻觅中华  (庞策)风会  重生之景似前程  不夜花魁  台海特工携手录  热朗公爵夫人  天书诗集三生石  (综英美剧同人) 梅林传奇 另一种结局(abo)  一度商痛  空山3  霸道账号爱上我  人鱼童话  (网王同人)棋子+画中仙  有女长孙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公关礼仪  奋斗  佛是一棵树  

热门小说推荐
阴棺冥妻

阴棺冥妻

一个漂亮的女鬼姐姐向我求婚,可在成亲当晚,她...

帝国的王后

帝国的王后

文案→→星际未来背景艾维美貌的堂哥艾西是全家族乃至整个罗德曼帝国的宠儿,因为在艾西出生的时候,曾有大预言家预言,艾西是会成为王后的尊贵之人,所以得到艾西的青睐,就意味着那个人将会成为罗德曼帝国的王!和艾西这颗耀眼的太阳相比,艾维真的太没有存在感了,长得只能算是清秀,性格也很无趣,还是个死宅,连他的父母都不怎么在意他。可就是这么一个小透明,却收到了罗德曼帝国皇家贵族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其实以他的身份,还不够格上皇家贵族学院,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却受到了邀请。更奇怪的是,他还受到了全校最受人瞩目的万人迷霍莱尼亲王殿下的青睐,那个连艾西都有好感的男人!所有人都觉得这不科学!可这不科学还在继续,这个平平无奇的小贵族一步步往上爬,最后竟然成了罗德曼帝国的王后陛下!跌破了所有人的眼界!说好的预言呢?!谢谢基友楠楠囡囡做的封面,我简直喜欢死了,和这个文实在太搭了,爱你≧▽≦群号371888062,敲门砖晋江客户号,方便验证我的专栏,撒泼打滚求收藏o≧∩≦ampgt...

食膳田园 [重生]

食膳田园 [重生]

明明错不在他,他却是被放弃的那个,一场车祸,父亲让医生把他好的器官换给了临床的人,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死后祈木言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世的父母经营酒楼,对他宠爱有加,忽略掉有个等着他冲喜的病秧子未婚夫,一切都合乎心意。不想一觉醒来,他又回到了第一世。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算了至少老天爷不算刻薄,上一世的碧玺还在,空间也还在。靠着碧玺他总能活得不错。可是这次,他依然没逃脱冲喜的宿命。对方连着脸,都和他从前的未婚夫,一样一样的…一句话介绍两世重生为冲喜з」∠属性不知的受腹黑攻↓↓...

逆天修真狂徒

逆天修真狂徒

一道灵根,一枚灵种,一个永不放弃的信念,可修真成仙。一个人,一颗心,一道永不服输的执念,可战天斗地。灵种园从何而来?这片天地熔炉中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玄机?且看一个灵根枯萎的纯良正直少年,在经历诸多变故之后,如何打破极限,逆天而行,如何成长为一个坚韧铁血的修真狂徒,如何走出一条狂徒通天之路。创新的灵种筑基设定,新颖的灵种战斗体系。有幽默,有热血,有友情,有爱情这会是一部很爽很好看的书,请大家放心阅读。------------新书粉嫩,求包养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今晚无眠

今晚无眠

今晚无眠由作者房车齐全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今晚无眠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星际机甲少女

星际机甲少女

荒凉边陲的淘沙客许乐乐,忽然就被塞来一位帅哥。我学习基础不好。我教你。我机甲不熟。我来陪练。我要干掉BOSS。我上!从接到保护许乐乐命令的那一刻起,冷酷的杨威瑟就此踏上以保护许乐乐为中心,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生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全职保姆不归路。ps群号293394094...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