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部分(第2页)

李世民可谓军事艺术家,总能“好钢用在刀刃上”。具体分析,则有三点:一、控制节奏,掌握主动。每隔四五年,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就不会过分耗费国力;二、抓住时机,速战速决。几乎每次战争都做到事半功倍;三、统筹全局,各个击破。充分利用外交、结盟等手段来配合战争。凡此种种,无不显示了李世民高超的军事天才。

把握机会,平定突厥

李世民军事上的辉煌总能说明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机会,平定突厥一战就是最好的范例。

李世民踏着血迹登上了皇位,同时也接过了一副沉重的担子。除了百废待兴的内政之外,他面临最大的敌人是强大的草原之主——突厥。

说起来,李世民的第一次从军经历,就跟突厥有关。

长孙皇后的父亲,也就是他的岳父长孙晟,恰好是个突厥专家。当初隋文帝正是因为用了长孙晟,所以没费多大事,就消除了突厥这个劲敌的威胁。长孙晟可以说是经国之才。长孙晟去突厥本是因为送婚——替北周皇帝送一位“千金公主”给突厥可汗和亲。可能因为射术了得——长孙晟曾一箭射下双雕,令突厥可汗刮目相看,以至留他住了一年之久。哪料想,突厥留了一个致命的间谍——长孙晟乘游猎之机,详细侦察了突厥山川形势及部众强弱。后来长孙晟巧妙运用了各种策略,让突厥内部分裂,实力一落千丈。

不过突厥很快重振雄风,再度成为大漠主人。尤其是隋末的时候,中原群雄逐鹿,各方势力都争先结交突厥,以求得强援,而突厥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上了牵制中原诸雄的招数。比如开始突厥支持李渊起兵,待到李渊免除后顾之忧,顺利攻占长安,建立起唐朝之后,突厥便支持刘武周等人再来攻击唐朝。

只可惜,唐朝有个李世民,突厥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唐朝迅速削平群雄,一下子就完成了统一局面。于是,唐朝就直接和突厥面对面了。也就在唐朝内部统一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突厥的进攻突然猛烈起来,从武德七年(624)开始,几乎是每个月都有突厥入侵的记载。作为游牧部族的突厥,他们已习惯于劫掠农耕地区,这几乎就和打猎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劫掠的利润更大更丰富。

这两大强手的直接交锋在所难免,决战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时间会来得这么快。李世民刚上台四年,就一举把超强的*厥给彻底灭了。

其实这天的到来,对于李世民来说,并不是太意外。因为这是他时刻在期待着、盼望着的结果。他的动力来自——雪耻!

这个耻辱,首先是来自他的父亲李渊。李渊在起兵之初,为了获得突厥支持,曾经称臣。突厥使臣甚至登坐皇帝御榻,嚣张跋扈,令李世民痛恨之极。

耻辱更有李世民自己的。李世民刚刚继位,颉利可汗就想来个下马威,长驱直入,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亲自前往,和颉利可汗会面,最后谈判成功,杀白马盟誓。不过这是“城下之盟”,唐朝要付出大量的金帛财物。简单地说,李世民被狠狠敲了一笔。这放在宋朝,皇帝的反应估计是会松了口气,但对李世民这样的血性男儿来说,实在是口咽不下的恶气。

其实在当时的情形下,唐朝也可与颉利可汗一搏。因为毕竟突厥孤军深入,是个很冒险的军事行为。但考虑到唐朝当时尚不可能一战就消灭突厥,如果双方撕破脸开战,无疑会是一个漫长的对峙。而唐朝“国家未安,百姓未富”的现状,实在吃不消这种大消耗的战争。李世民认为,应该暂时隐忍,等待时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一招致命;干净利落。总之,不能把自己陷入战争的泥潭中,也不能陷入冷战中。李世民硬生生把这口气给忍下来了,他已经是个很成熟的政治家了。

五、从《秦王破阵乐》到《七德舞》(3)

不过,等,也是积极的等。国家实力不够,那就把军队这把刀给磨锋利,再锋利些。贞观初年,李世民居然让将士们在宫殿前习射,亲自指导。大臣们一看,这可使不得啊!本来按照法律,任何人带着武器出现在皇帝面前,都是死罪。而且这些人中,万一有谁给皇帝来这么一下,不就麻烦了吗?甚至有个刺史骗了一匹驿马,跑到长安来切谏。可李世民一概不纳。说,这些将士,都是我绝对信任之人。将士们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几年下来,军队“悉为精锐”,李世民建立了一支特种兵级别战斗力的精锐之师。这种战术思想,在今天恐怕也是先进的。

机会来得很快。本来把握机会就是李世民最拿手的。这和战场上的对峙坚守,是一个道理。所以,当四年之后,强大的突厥出现了裂痕,内部高层矛盾激化,分裂,臣属部族开始反叛,甚至老天也不帮忙,一场大雪冻死牛羊大半之时,李世民迅速反应,果决出兵。当时有个唐朝使臣回来对李世民说,我看三年之内突厥要完蛋。李世民摇摇头,说时机已到:“趁你病,要你命。”他手一挥,唐朝精锐尽出,直捣黄龙,一招制敌。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被俘虏,*厥就此画上句号。史书上说“漠南皆空”,漠南就是今内蒙古地区。

这次出兵,李世民把唐朝北方边防问题解决了。

太上皇李渊在听到俘虏了可汗后,不由叹道:“当年汉高祖被困白登山,终身不能报仇;现在我儿子能灭突厥,我算是托付对人了啊!”这时候,李渊也不得不承认,二儿子做皇帝,是最合适的。

所以,这次战争,是军事的胜利,也是政治的胜利;是外部的胜利,更是内部的胜利。李世民给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增加了重重的一个砝码。

张弛有度,保护国力

灭*厥五年之后的贞观九年(635),唐朝又大举用兵,平了吐谷浑。

事实上,李世民每次大规模用兵,都是相隔四五年时间。这个时间节奏,把握得很好。让我们看一下贞观年间的战争时间表:

贞观四年(630),平*厥(今内蒙古);

贞观九年(635),平吐谷浑(今青海);

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今新疆东部);

贞观十九年(645),平高丽(今辽宁)。

可以说,贞观时期,除了几次小型战役外,每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间,几乎都是五年左右的时间间隔。这个规律很明显。显然,这是李世民有意识控制的一个节奏。其原因有二:

一、间隔五年用兵一次,可以有时间积累物资,不会导致民力的过分损耗。战争,是一种巨量的物资和人力消耗。贞观虽然号称盛世,但毕竟刚刚经历过一个乱世,人口剧减,经济总量很低。而贞观时期的战争,基本都在边疆地区,很多时候都是劳师远征,这对后勤供给的需求就更大了。成倍增加的后勤供给对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汉朝。虽然汉武帝时代是鼎盛时期,汉初七八十年都休养生息,储备了巨大的财富,但和匈奴打了几次大仗,就导致国库空虚,要额外增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农民起义纷纷出现。

所以,贞观时期并不适合大规模用兵,如果必须用兵,那也得有个缓冲时间。积累五年左右,差不多物资可以支持一次大型战役。

二、五年左右打一次,也是练兵的节奏。刀不磨,要生锈。军队也是如此。就以贞观九年平吐谷浑来说,本来吐谷浑是在青海一带的游牧政权,比较安分守己,虽然跟突厥一起打劫过唐朝,不过都是些小摩擦而已。李世民要出兵吐谷浑,从战略上看,是保障河西走廊安全。另外,也是要借此来锻炼军队,特别是艰苦长途的行军能力。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五、

誓爱天国  人在奥特,开启奇迹之旅  火影之伪鸣人  病是自家生  神豪:开局十倍返利,给美女花钱还有暴击  崩坏:开局送妹妹去世界蛇  一代美妃  晋缘  醉卧斜阳为君倾  重生之九尾凶猫  元若语 完结+番外  网游之金庸群侠传  虐妃  洪荒:你鸿钧竟然是好人?  至尊战魂  极品空间之毒医倾世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花流年民国初年北方乡镇富人家宅院的情感生活  美食家  黑羽之舞 作家银桃花(至27章)  

热门小说推荐
北海无碑

北海无碑

他有全九州最好的计谋,灭齐国,覆北燕,为太子力争平地。可与他频频作对,将他从将军之位拉下来的人,竟是且看他如何使用阴谋论,如何扭转乾坤,借着一场场血腥幸免于难。...

悠闲修道人生

悠闲修道人生

罗天旺在河里游泳的时候,意外获得古龟甲,获得仙缘。懵懂少年开始一段神奇的修仙之旅。  老鱼的第三本修道类小说,敬请关注!...

至尊豪门:霍少斗娇妻

至尊豪门:霍少斗娇妻

人必有一死,只是不知何时死,如何死。生者必死,聚者必散,此乃万物恒长之理。人生无常,就像秋天的云一样短暂,谁都不知道死亡是在这一站,还是下一站等着自己,所以才会痛苦迷茫害怕慌乱。五星级酒店门口,一排排的豪车停靠在门口颇为壮观,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瓣从门口一直洒到马路边上。此刻,酒店里面正在举行着一场盛世婚礼。台上一对新人正在听牧师讲着誓言突然,...

穿越明朝之牧狼

穿越明朝之牧狼

本书简介慕轩有一个梦想我要让满大街的升斗小民都变成气势汹汹的恶狼面对不公,敢于愤怒面对不平,勇于反抗,是为狼性大明的官好不好,谁说了算?你我他咱们升斗小民来投票决定吧!莫斯科公国就是老毛子的前身?好极了,让达延汗跟伊凡去死掐吧!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样吧,张公公,时间还来得及,不如辛苦您老出趟海,你去做这个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吧!棒子们不会说汉语了?行,告诉他们,不会说汉语,就勒紧裤腰带饿着吧!什么什么,岛国大乱快过去了?不行不行,乱得还不够,赶紧再去添把火!咱大明百姓是讲理的,是爱好和平的,得罪了咱,不一定灭你,但让你们挪挪窝是起码的!...

惑君心,盛世绝宠

惑君心,盛世绝宠

淡定,优雅,与世无争。燕国将军府二小姐,年芳十八,待字闺中。燕国君主轩辕灏许她一生尊荣母仪天下之后位,她不愿。商国太子商君于许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之誓言,她拒绝。幽国摄政王幽予胥柔情似水一颗赤子之心只为她,她不要。她说,她愿意成为任何一朵红梅,唯独不愿意成为他掌心那一朵。其实,她要的不过是风雨同舟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臂膀,何须誓言,何须承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修仙进行中

修仙进行中

灵根,有,被人夺了神兽,有,只剩下魂了空间,有,没山没水只能装鬼穿成仙一代挂了的仙二代,林千蓝一路披荆斩棘,仙心不改!﹏﹏﹏﹏﹏﹏﹏﹏只剩下魂的腾二货又出来作死什么披荆斩棘?披头散发还差不多!哈哈!!嗷呜呜老大就会欺负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