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部分(第2页)

——程伟元在沈阳的传说

程伟元因为搜集、整理和主持刊印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一书,而名垂红学史册,深为红学史研究者所重视。近几年来,随着程伟元生平交游资料的陆续发现,有关他的民间传说也引起了民俗学研究者的注意。1982年创刊的《满族文学研究》第一期上所发表的一篇研究子弟书的文章中,记述的几则民间传说,就很值得重视和研究。

(1)“嘉庆十八年(1813)沈阳名士缪公恩等组成‘芝兰诗社’。这个诗社是当时盛京将军晋昌所赞许的,并得到当时住在沈阳的裕瑞、程伟元的支持。”

(2)“1813年后,他(指裕瑞)与晋昌、程伟元同住沈阳,因而缪东麟说他曾参加‘芝兰诗社’活动,是可信的。他是否写有子弟书作品存世,不可考;即使写过,根据他当时的身份与处境也是无法具名的。”

(3)程伟元“作为晋吕的幕僚,曾两次随其来沈,是‘芝兰诗社’的支持者与参加者。1817年左右在沈阳兴办了‘程记书坊’,刻印了许多子弟书。据说他曾有后人留在沈阳。他不只能文而且能诗善画,以指画著称。”

(4)“嘉庆末年,在晋昌支持下,由程伟元等出面,在小南门里办起了‘程记书坊’,稍后,缪公恩与友人合资办了会文山房(沈阳鼓楼南火街路西),曾出版过少量子弟书段,但不久即遭禁止。”

关于以上所引四则民间传说,作者在文章中作了如下说明:

关于晋昌、裕瑞、程伟元以及程与“程记书坊”之关系,笔者最早是听文俊阁老先生以及沈阳名士、原育人书屋老板袁希纯讲的。当时缺少旁证材料,未肯定,后查有关史料,方知程伟元确于1800年至1803年、1814年至1817年以及1822年以后随晋昌作为幕僚住沈阳,其次裕瑞1813年革辅国公后亦一直移居沈阳,可见他们提供的材料是可信的。

在该文注文④中,作者又说:

这里所说的《悲秋》是另一个,也可能就是得硕亭所著的《草珠一串》中提到的《悲秋》。关于它的作者,其说不一。文俊阁听缪东麟讲为缪公恩所作(缪公恩为缪东麟之曾祖),袁希纯、马二琴则听说是程伟元所著。暂从缪东麟说。但子弟书之创作,同一题材,各写一篇、几人同写一篇或后人改前人之作,都屡见不鲜,因而也不能排除《悲秋》与程伟元有关的情况。存疑,待考。

在谈到“芝兰诗社”的注⑤中,作者又说:

有关“芝兰诗社”之史料颇少,仅据文俊阁(缪东麟之甥,生于1875年,他本人曾见过韩小窗等)、衰希纯(其祖母裕瑞之幼孙女)、老刻工关永绥(其父为会文山房之名刻工)、马二琴(名中医,伪满时曾为《盛京时报》撰稿人,参加过《东三省古迹遗闻》编辑工作)以及名国画家周铁衡介绍的有关材料综合而成的。

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读完了这些有关程伟元生平研究的重要传说。但掩卷思之,也有几点小小的疑问,愿在此提出来,供研究。

首先,晋昌、程伟元与“芝兰诗社”的关系问题。据《清史稿》、《清实录》、《清代各地将军都统大臣等年表》诸书的记载,晋昌首任盛京将军职的时间是在嘉庆五年(1800)三月至八年八月。嘉庆十八年(1813)为和宁任盛京将军,至十九年(1814)二月。同年(1814)二月后,晋昌接和宁任盛京将军,是为第二次。道光二年(1822)正月,晋吕第三次任盛京将军,此时程伟元已经谢世。按这个时间表推算,晋昌于嘉庆十八年(18'3)十二月并不在盛京将军任所,自然也就不在沈阳。因此,传说“芝兰诗社”于嘉庆十八年(1813)成立时曾得到“当时盛京将军晋昌所赞许”云云,就有失根据了。

其次,晋昌、程伟元与“程记书坊”的关系问题。程伟元的学生金朝觐于嘉庆二十五年写过一首小诗,纪念他的老师。诗前有小序说:

辛酉、壬戌小泉程夫子居东部,留守将军晋公幕府。余时肄业书院,以及门时亲笔墨,暨先生下世后,求其遗纸,如、片鳞只爪,不可多得。景堂二兄以旧纸嘱题,余喜得见先生手泽,因志数言于巅。时嘉庆庚辰清和月之八日。

金序告诉我们,程伟元逝世于庚辰年之前,而晋吕于嘉庆二十二年(1818)二月已调任伊犁将军。因此,传说嘉庆末年在晋昌支持下,由程伟元等出面,在小南门里办起了“程记书坊”,似乎不大可能。另据程伟元友人孙锡诗云,程为江苏吴门人,他从辽东南下,后来是否又北上办起“程记书坊”也是令人怀疑的。

再次,据晋昌、裕瑞等人的诗文集所载,也找不到一条材料可以作为程伟元参与“芝兰诗社”活动和创办“程记书坊”的旁证。到了嘉庆年间,《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已广为流传,前有程伟元序,如世间所传“程记书坊”真的是程伟元所创办的,完全不必“真事隐去”,故用“假语存焉”。因此,“传说”的真实性就有点动摇了,需要再核对一下时问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惭愧天涯作客人(2)

1983年2月2日

芳情重奉一枝春

芳情重奉一枝春

——裕瑞与晋昌

裕瑞是《红楼梦》一书较早的一个读者和评论者。他的《枣窗闲笔》中有一篇《后红楼梦书后》,曾谈到曹雪芹的生平家世,颇为红学研究者所注意。原文是这样写的:

雪芹二字,想系其字与号耳,其名不得知。曹姓,汉军人,亦不知其隶何旗。闻前辈姻戚有与之交好者,其人身胖头广而色墨,善谈吐,风雅游戏,触境生春。闻其奇谈娓娓然,令人终日不倦,是以其书绝妙尽致。……其先人曾为江宁织造,颇裕,又与平郡王府姻戚往来。书中所托诸邸甚多,皆不可考,……又闻尝作戏语云:“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云。

裕瑞从前辈姻戚“闻”得雪芹为人家况,恐怕比我们二百余年后的某些红学家要“闻”得详细、可靠些,所以我还是有几分相信的。

说起来也真巧,这位裕瑞和《红楼梦》一百二十回的整理、刷印者程伟元的幕主晋昌关系也很密切。清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岁十月,裕瑞获谴,被逐出京城,圈禁在盛京(沈阳)。这时正好晋昌将军第二次任盛京将军,二人他乡相会,分外亲热,诗酒唱和之作见之于裕瑞所著《沈居集咏》。

《沈居集咏》,一册,不分卷;首都图书馆藏。集中收有《题晋斋公刻戎旃集二绝》,诗云:

主恩前后三持节(公任沈三次,故引杜句起词),屡睹文星指大东。

且住草堂(堂名)参妙悟,浮生境遇邮非同。

性情旷达本天全,发到诗歌尽自然。

快读虫呜西域草(亦集名),羡公韵事寄“戎旃”。

表妹不善(重生)  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  棋高一筹  重生之昔我往矣(完+番)  异能  数码宝贝光明兽传  男女日常  一步青云  完结 妖妃惹人爱:王妃皇妃不稀罕  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  格林游戏(童话斗智烧脑文)  到这,刚刚好  春蚕鹊语  致爱  末世生存之昆仑界  诡楼炼域界  嫌多不嫌少  逃跑时请牵手  大清盛世之桃花乱  鬼吹灯同人之升棺发财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驰骋

官路驰骋

落魄的草根公务员陈步云无意之中救下了县长的女儿,并因杰出才能得到了县长的看重,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官路弯弯,步步惊险,身为草根,却能驰骋纵横。  是时乎?是命乎?  他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钱财,但却有奇功有医术有运气,更有执着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还有那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而人民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所以,你懂的!...

逍遥游

逍遥游

阴差阳错,误入大唐。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李淳风,亦有那闷骚腹黑的袁天罡。这里有婉媚无双的小高阳,亦有那豆蔻十三的武媚娘。既来之,则安之,且看摇头摆尾穿越而来的李鱼郎,一恩一仇一情一梦一信一诺间,如何嬉闹贞观,玩转大唐!!!...

故人以南,小城以北

故人以南,小城以北

当你遇到一个虎落平阳的落魄少爷,是该把他当作潜在的靠山?还是嘲笑他一无所有?当你多年后遇到东山再起的企业总裁,是该恨他曾经一走了之?还是心疼他一路坎坷?你看我是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却可以在灯暖茶凉后,扼住别人的喉咙,让他说不出话。你也许觉得我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人,不是不肯,而是不敢,因为这个世界负了我的男人太多了。所以才可以在被他伤心之后,转身投入他人的怀抱,所以才可以前一秒簇拥着说笑,转脸对别人说我信不过他。曾经我爱他爱得埋在骨里,他爱我爱到不离不弃,可命运多般坎坷,我恨他虚情,他恨我寡意。而后相见,定有吵不完的矛盾,撕不完的架,解不开的恩恩怨怨。我为时光中了毒,他被岁月下了药,疯子们的爱情,如履薄冰。一方山水,两座城池,只作故人,执手不相依。但如果可以,我是爱你的~~~~~~~~~~~~~~~~~~~所以我说这是暖文,你信吗?第一章直通车10481422398...

深爱有你的空城

深爱有你的空城

完结文推荐帅大叔和萌妹纸的温暖故事爱你,是我此生唯一的秘密田甜这一辈子都没想过,她会深爱着一个人,明知道飞蛾扑火粉身碎骨,却还是甘愿沉沦。他是家境殷实的大学老师,面目清冷,若即若离。一次意外,寒风萧瑟夜,他一个怀抱,替她挡去所有的恐惧不安。她心思狂涌,泪眼婆娑抓住他温暖的手,一眼万年,从此,陷入...

蛇出没

蛇出没

田萌萌暑假参加我的理想之旅梦想中的穿越定制活动我要定制容貌美艳身份尊贵情敌脑残,美男痴情后宫独宠的清穿世界。经过惨不忍睹的阴差阳错后,被无良工作人员送入生存类混乱背景的架空异世界。勇者骑士法师身边美男不少,不过你们那心悦诚服的眼神怎么回事?公主精灵女神朝我抛什么媚眼,求保护求安慰确定没搞错对象?妖兽妖魔妖怪发飙的去死发情的滚开发花痴的都给我跪一边去空有绝世的美貌不受人认可高举着号称拥有全世界的空间法宝摔,这谁家的俄罗期转盘什么?我误会了?这不是西方魔幻而是西游记?我擦,姐姐是来谈恋爱的,不是来拯救世界的...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关于农门家主之四姑娘未开发,勿入!  岈屿山原始森林风景区,杨子千不怕死的多走了几步,结果,一脚踩空,  醒来发现这一脚走远了  常见的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粱杆架壁头,四面漏洞八方进风,屋顶无片瓦,层层谷草飞,这造型,一下暴雨就是水帘洞  多了一个大肚子的娘,正一把鼻子一把泪给她擦身子,滴到脸上的眼泪可见这不是后娘  醒来,爹吩咐煮白面羮  娘生了妹妹,家无一个鸡蛋,更没有一只鸡,杨子千估计娘做这个月子连鸡毛都看不到一根。  爹依旧吩咐煮白面羮  这还是亲爹吗?  一日三餐映得出人影的羮,无一滴油珠珠的野菜玉米饼。  白面羮,已是这个家最高的待遇。  水帘洞,孙猴子大闹天宫茅草屋,杨子千地覆天翻。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不信,21世纪的新新人类,会在西宋这片被历史遗忘的土地上饿死。  多年后,杨氏男儿,人人都有过硬的本领,所谓七十二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