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部分(第1页)

锋军队五十万,百万大军随后跟进。为此特地通告各地文武官员,应该认清形势,早日献城投降。继续执迷不悟的官员,各地民众把他们制服,交给我们,不仅可以得到奖赏,而且可以保住各处百姓性命。如果敢于顽抗,我军所到之处,玉石不分,予以歼灭。

这道檄文,并非虚张声势的恫吓之词。农民军前锋部队已经从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渡过黄河,分路进入山西。在平阳府指挥守卫黄河沿线的山西巡抚蔡懋德,一看对手来势凶猛,赶忙退入省城太原。三晋大地,风声鹤唳,守军望风披靡。

当时朝廷上下对于这一重大军事态势,没有确切的情报,竟然以为是哗变士兵的骚扰。内阁辅臣对于山西官员的报告,一概轻描淡写,不予理会。他们代替皇帝起草的谕旨这样写道:“用心堵截,以匹马不入为功。”那意思是说,只要小心地把他们堵截在山西,不让他们进入京畿地区,就可以了。新科进士程源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向给事中光时亨等人建议,应该尽快向内阁辅臣陈演、魏藻德提醒,山西的形势岌岌可危。然而光时亨等人不以为然。

就在这种形势下,人们迎来了崇祯十七年(1644)的春节。正月初一,北京城内大风呼啸,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当时人的描写是这样的:“飞沙咫尺不见,日无光。”一些讲究迷信的官员以为是不祥之兆,占卜一卦,卦文上说,将有“暴兵破城”之灾。

这一天的元旦早朝,朱由检照例接受群臣的朝贺,实际上是一种拜年仪式。退朝以后,他也为正月初一这样的吉庆日子出现异样气象,十分担忧,只能乞灵于天,请来道士扶乩。沐浴焚香以后,他向上天祈祷:现今天下大乱,请求神仙下凡,直言朕的江山得失,不必隐讳。

道士作法一番,神仙的话语就出现在沙盘上了,居然是一首打油诗:帝问天下事,官贪吏要钱。

八方七处乱,十灶九无烟。

黎民苦中苦,乾坤颠倒颠。

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朱由检原本想听到一些吉利的话语,没有想到如此晦气,自讨没趣,一句话也不说,出去了。他没有料到,道士胡诌的“休想太平年”,竟然一语成谶。

就在同一天,在西安城内出现了“休想太平年”的异样景象。李自成称王,改国号为大顺,改年号为永昌,也就是说,把大明崇祯十七年改为大顺永昌元年,正式表明要和明朝分庭抗礼,改朝换代,取而代之。正月初三,李自成决定,长驱直入,进军北京。只留下少数军队留守西安,主力部队倾巢出动。一路由李自成、刘宗敏统领,由平阳攻打太原、宁武、大同、阳和、宣府、居庸关;另一路由刘芳亮统领,沿黄河北岸攻打怀庆、潞安、卫辉、彰德、大名、保定,对北京形成夹击之势。

按理说,年轻将领刘芳亮指挥的一路,明朝军队的防御最为薄弱,从南面迂回包抄北京,不会遇到多大的抵抗。但是,李自成却把精锐部队布置在北路,由自己亲自指挥,从大同、宣化、居庸关直捣北京。这一线是长城要塞,明朝布置了精兵强将,攻城略地并非易事。李自成的战略方针十分明确,在北京的外围消灭明朝的有生力量,一旦兵临北京城下,明朝再无援军可以征调,拿下北京犹如探囊取物。刘芳亮只是迂回佯攻,起到牵制作用,与北路遥相呼应。客观地说,这一战略方针是高明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出征、南迁、勤王,一筹莫展(2)

吴伟业在《绥寇纪略》中对此有这样的评论:李自成已经攻破太原,越过太行山,经过真定、保定,可以直接进攻北京。为什么要先去攻打宁武关、雁门关?那是因为宣府、大同聚集了全国的精兵,如果从真定、保定攻打北京,宣府、大同的精兵必定回援北京。因此,仅仅派出偏师进入河北,集中主力越过宁武关、雁门关攻打大同、宣府,把这两镇的精兵歼灭后,转而进攻居庸关,已无“勤王之师”可调,北京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终于落入他们的掌中。梅村先生的这种分析,在无可奈何中透露出理性的一面,很有见地。事实也正是如此。

没有料到的是,战略重镇太原、宁武、大同、宣府等地的守军,竟然不堪一击,一触即溃。什么道理?长期积累的弊政导致的总崩溃。从嘉靖年间以来,边防军拖欠军饷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在农民军的强大压力下,迅速土崩瓦解。

李自成的军队正月二十三日攻下平阳,二月初二进至汾州,七月攻下太原,七月十五日由太原北上,在宁武关受到总兵周遇吉的抵抗。大同总兵姜瓖不但拒绝增援宁武的命令,反而向农民军投降,大同不战而下。三月初六农民军进至阳和,副总兵姜瑄投降。三月十三日农民军进至宣府,巡抚朱之冯、总兵王承胤投降,宣府不战而下。

情况就好比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一般。明朝难道就这样听任“大数已尽”,无所作为了吗?朱由检和他的大臣们当然不甘心,于是筹划了出征、南迁、勤王的对策。但是,没有一项是奏效的。

形式主义的“代帝出征”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初九,兵部收到李自成派人送来的文书,通告三月初十日大兵抵达北京城下,双方展开决战。这显然是对明朝中央政府权威的挑战,也是对明朝军队战斗力的极度蔑视,因此公开告知决战的时间。留给朝廷备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作为一国之主的朱由检心急如焚,寝食难安,连续几天由于愤怒、疲惫而茶饭不思。上朝时,他向大臣们说出了心里话:“朕非亡国之君,事事乃亡国之象,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一朝失之,将何面目见于地下?朕愿督师,以决一战,即身死沙场亦所不顾,但死不瞑目。”说罢,痛哭流涕,愤愤然责问大臣们:形势如此,朝廷外面没有人力挽狂澜,朝廷的财政又近于枯竭,怎么办呢?你们能为朕分忧吗?

大臣们一听皇帝打算亲自督师,决一死战,不敢怠慢,内阁首辅陈演抢先表态,愿意代帝出征。朱由检不假思索地回答,南方人难以胜任,一口回绝。内阁次辅魏藻德、蒋德璟、丘愉、范景文、方岳贡等人,先后请求代帝出征,朱由检一概不同意。

这时,去年十一月与方岳贡一起进入内阁的李建泰发言了。他说:皇上如此忧愤,臣子怎么敢不贡献自己的力量。臣是山西人,了解情况,愿意用自己的家财作为军饷,请求带兵出征。朱由检本来就有意让这个山西人带兵出征,听到他的表态,大喜过望,再三嘉奖,并且表示,亲自在京郊为他饯行,显示“代帝出征”的威仪。

李建泰何许人也?他是山西曲沃县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先后担任国子监祭酒、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六年(1643)十一月进入内阁。史书记载,此人“风骨峭拔”、“性情慷慨”,常常与同僚谈起家乡遭到战火,愿意捐献家财、出征平乱。看来他的挺身而出并非心血来潮,是有思想准备的。皇帝当然求之不得,因为李建泰是山西人,为了捍卫自己的家乡一定会殊死拼搏,何况此人是当地巨富,军饷不必担心,真是两全其美。

正月二十六日,“代帝出征”仪式隆重举行。先是驸马都尉万玮祭告太庙,接着皇帝来到大殿,举行所谓“遣将礼”,当场手书“代朕亲征”四个大字,与象征权力的节钺和尚方宝剑,一并赏赐给李建泰。然后,一行人等乘车来到正阳门城楼,皇帝亲自主持饯行宴会。一路上都是手持旗幡的士兵,从午门一直排列到正阳门外,金鼓声声,旌旗招展,气氛相当的热烈。正阳门城楼上摆了十九桌筵席,正中是皇帝的御席,东面是文臣九桌,西面是武臣九桌,桌面上的酒具是祖传的礼器,皇帝使用的是镶嵌宝石的金杯,大臣们使用的是一般的金杯。乐声响起,皇帝向李建泰敬酒三杯,动情地说:先生此去,如同朕亲自出征,凡事都可以便宜行事。

出征、南迁、勤王,一筹莫展(3)

宴会过后,太监为李建泰戴上红花,披上红色斗篷。在一片鼓乐声中,李建泰离开正阳门城楼,皇帝在城楼上凭栏目送。

欲色难撩(出轨)  从囚徒到司辰  姐弟骨科附录  闻人欢(NP)  网游之俺是奶妈  国色芳华 完结  天朝落日  舐欲(1v1)  综漫同人 白发天使在人间  终极一班之我是武尸  坏道 priest  追日传说  英雄联盟之开挂直播系统  美男簇拥:极品女王来  殖民异位面  我的保镖大叔(简体版)  吞噬古帝有几个男主  枭雄谱  朝秦暮楚周佛海  祖巫霸世  

热门小说推荐
转世魔刀

转世魔刀

远古饱经杀戮的魔刀,身体孱弱的少年,不断地杀戮,不断地吞噬,最终会走向哪里孤独的旅程,尝遍世间百态的心得,灵魂的提升。跨越空间层面的战斗,站在诸神的巅峰!...

怦然婚动

怦然婚动

Bella,嫁给我吧!第一次他出现,跟她求婚,把她吓跑了你就是跟小蓠求婚的人!第二次见到他,她的闺蜜当着她前男友的面惊叫!Bella,你就是我今生要娶的女人!第N次,面对所有反对他们的人,他毫不犹豫的将她圈入怀中,宣誓主权!N年后,她在日记中写到只是无意中在人群中瞥了你一眼,却不想,这就是一生。完结书千亿婚宠腹黑首席天价妻至尊嫡颜...

少总蜜爱,千金归来

少总蜜爱,千金归来

简介十八岁那天,她被孤儿院卖给众多男人凌辱,衣衫尽碎。他如神祗般出现,救她于苦难,却欺身而上一整晚…...

我的冰冷大小姐

我的冰冷大小姐

用错了毛巾,姐姐告诉我她怀孕了...

苗疆禁忌档案

苗疆禁忌档案

20岁那年,错过最后一趟班车,接了一单怪生意,二叔被人陷害,带来灭村之祸,迫于无奈我娶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而她却是活女尸...

史上第一魔头

史上第一魔头

常言道不偷,不骗,不拐,不抢,只拿,劫富济贫,方为侠盗。罗睺害羞地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的侠盗。洪荒大地上所有生灵都对他竖起了中指,狂吼道无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