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节 武后得政代唐(第1页)

武后,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县。父士彟。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唐兵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荆州见第二章第三节。后年十四,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太宗崩,为尼,居感业寺。高宗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皇后王氏、良娣萧氏与昭仪争宠,互谗毁之,帝皆不纳。《旧书·后纪》。《纪》又云:进号宸妃。《通鉴》云:唐因隋制,后宫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皆视一品。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仪为之。韩瑗、来济谏,以为故事无之,乃止。《考异》曰:《唐历》云:瑗、济谏帝不从。按立武后诏书犹云昭仪武氏,则未尝为宸纪也。今从《会要》。《新书·后传》云: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王皇后久无子,萧淑妃方幸,后阴不悦。他日,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后廉知状,引纳后宫,以挠妃宠。武后之入宫,未知其在何年。《旧书·高宗本纪》:永徽三年(652年)七月,立陈王忠为皇太子。《忠传》曰:王皇后无子,其舅中书令柳奭说后,谋立忠为太子,以忠母贱,冀其亲己。后然之。奭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侍中韩瑗讽太尉长孙无忌、右仆射于志宁等固请立忠为储后。高宗许之。案高宗在位三十四年,崩年五十有六,则其即位之三年,年仅二十有五,中宫无子,理宜待之,而亟亟于立庶者?武后长子弘生于是年,《旧书·忠传》云:王皇后被废,武昭仪所生皇子弘年三岁,案弘薨于上元二年(675年),年二十四,新旧书同,则永徽六年(655年),年当四岁。盖古人计年,有如今人以虚年计者,亦有如西俗,周岁然后增年者。《弘传》所云,以虚年计,《忠传》所云,以足岁计也。然则弘实生于永徽三年。盖虑其以有子而夺嫡?则是时王后之位,已颇危矣。然建储之谋,卒不能戢易后之议。六年六月,昭仪诬后与其母柳氏共为厌胜。敕禁柳氏入宫。奭亦贬谪。时中书舍人李义府,为长孙无忌所恶,左迁。诏未下,义府阴知之。问计于同僚王德俭。德俭教以建策立昭仪。义府于是复留,且超拜中书侍郎,参知政事。德俭者,许敬宗之甥。敬宗时为卫尉卿。敬宗为后党,而义府问计于其甥,知后与朝臣久有交关矣。易后之说既起,高宗召无忌、遂良、志宁及李问焉。称疾不入。志宁无言,以持两端。惟遂良争之甚力。韩瑗及中书侍郎来济亦力谏。他日,入,帝问之。曰:“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许敬宗亦宣言于朝曰:“田舍子剩获十斛麦,尚欲更故妇,况天子邪?”乃贬遂良为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县。下诏云: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

毒,废为庶人。后母、兄及淑妃兄弟皆流岭南,而立昭仪为后。时十一月也。后与淑妃,皆为武后所杀。《旧书·后妃传》云:废后及萧良娣皆为庶人,囚之别院。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又云:初囚,高宗念之,间行至其所。见其室封闭极密,惟开一窍通食器出入。高宗恻然,呼曰:“皇后、淑妃安在?”庶人泣而对曰:“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又曰:“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年。”高宗曰:“朕即有处置。”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于酒瓮中,曰:“令此二妪骨醉。”数日而卒。二说自相违异,盖古人着书,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并存其说,以待后人之抉择,原不谓其必可信也。武后语不足信者极多,举此一事,以例其余,不再一一致辩。萧淑妃亦作萧良娣者,《通鉴考异》曰:“新旧《唐书》或作萧淑妃,或作萧良娣。《实录》皆作良娣。废皇后诏亦曰良娣萧氏。当时后宫位号,无良娣名,惟汉世太子宫有良娣,疑高宗在东宫时,萧为良娣,及即位拜淑妃也。”案废后诏亦曰良娣者,或史所传诏书未必皆元文,唐人史笔尚不甚谨严也。然则以立后诏称昭仪,而谓武后未尝为宸妃,亦难遽断矣。明年,为显庆元年(656年),正月,废太子,立后子代王弘。二年三月,遂良改桂州都督。见第二章第二节。八月,许敬宗、李义府奏韩瑗、来济与遂良潜谋不轨,以桂州用武之地,以授遂良,欲以为外援。乃贬瑗为振州,今广东崖县。济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县。遂良为爱州刺史。见第二章第七节。柳奭亦自荣州再贬象州。新旧《书》皆作爱州。《通鉴考异》云误,从《实录》作象州。荣州,今四川荣县。四年(659年),洛阳人李奉节告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敕侍中许敬宗、辛茂将鞫之。季方自刺不死。敬宗因奏季方欲与无忌构陷忠臣近戚,使权归无忌,伺隙谋反。于是削无忌太尉,以为扬州都督,今江苏江都县。于黔州安置。见第二章第七节。敬宗又奏无忌谋逆,由褚遂良、柳奭、韩瑗构扇;奭仍潜通宫掖,谋行鸩毒。时遂良已卒,追削官爵。奭与瑗并除名。于志宁亦以党附无忌免官。遣使发道次兵援送无忌诣黔州。诸子皆流岭表。遂良二子流爱州,于道杀之。无忌族弟俭,尚太宗女新城公主,其女兄,韩瑗妻也,俭坐流巂州。见第三章第一节。至流所,县令希旨杖杀之。俭甥赵持满,善骑射,喜任侠,时为凉州长史,见第三章第二节。敬宗亦诬其与无忌谋反,杀之。命御史往高州见第二章第二节。追无忌族弟恩,象州追柳奭,振州追韩瑗,并枷锁诣京师。旋又命许敬宗等覆按无忌事。敬宗遣人诣黔州逼令自缢。诏柳奭、韩瑗所至斩决。奭死于象州。瑗已死,发验而还。长孙恩流檀州。今河北密云县。籍没三家,近亲皆流岭表为奴婢。明年,徙来济庭州。见第三章第六节。龙朔二年(662年),西突厥入寇,济赴敌死焉。此事为唐初一大狱。懿戚、旧臣,相继就戮,非极暴虐无忌惮者,不敢出此。高宗听武后为之而不能止,可见其昏庸异于寻常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非必正人,然太宗之政,究有典型,使任此等旧人,必不能遽大坏,永徽之治,史称其有贞观遗风,由此也。至险诐徼幸者竟进,而朝局不可问矣。当时乱政最甚者为李义府。后立之岁,即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显庆三年(658年),复为中书令。性既贪冒,母、妻、诸子、女婿,又皆卖官鬻狱,其门如市。虽不久而败,而四年八月,复同三品。至龙朔三年(663年),乃以典选卖官流巂州。武后时贪夫竞进,淫刑以逞,实皆自太帝时已然矣。

高宗八子:长废太子忠。次原王孝,早薨。麟德元年(664年)。次泽王上金。次许王素节。素节母,萧淑妃也。次弘,次贤,次哲,即中宗。初名显,封周王。仪凤二年(677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武后圣历元年(698年),召还东都,立为皇太子,依旧名显。次旦,即睿宗。初名旭轮,封殷王。乾封元年(666年),徙封豫王。总章二年(669年),徒封冀王。去旭字。上元二年(675年),徙封相王。仪凤三年(678年),改名旦。徙封豫王,降为皇嗣,依旧名轮。中宗为太子,封为相王,又改名旦。皆武后所生。忠之废,封为梁王,为梁州都督。今陕

西南郑县。后徙房州。今湖北房县。显庆五年(660年),废为庶人。徙黔州,囚于承乾故宅。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后详决。《旧书·后纪》。后因牵制帝,专威福。帝不能堪。《新书·上官仪传》。麟德元年(664年),后召方士郭行真入禁中为蛊祝。宦人王伏胜发之。上密召西台侍郎上官仪谋废后。左右驰告后。后诣帝上诉。帝羞缩,待之如初。《新书·后传》。仪先为陈王谘议,与伏胜俱事忠,于是许敬宗奏仪、伏胜与忠谋大逆。仪、伏胜皆被杀。忠亦赐死。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帝称天皇,后称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后垂帘于御坐后,政事大小,皆与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帝欲下诏令后摄国政,中书侍郎郝处俊谏止之。《旧书·高宗纪》上元二年(675年)。又《李义琰传》,义琰亦谏止帝。后乃更为太平文治事,大集诸儒内禁殿,撰定《列女传》《臣轨》《百寮新诫》《乐书》等。因令学士密裁可奏议,分宰相权。后自立后即与政事,至是二十年矣。是岁,太子弘卒。新旧《书·弘传》皆云:弘以萧淑妃女义阳、宣城二公主幽掖庭,年逾三十,请即出降,忤后意。惟《旧书》不云弘被害,《新书》则云遇鸩,《本纪》又径书天后杀皇太子。《通鉴考异》云:《实录》亦不言弘遇害,《唐历》则云请嫁二公主,不以寿终,而李泌对肃宗,亦有天后图临朝鸩杀弘之语。案请降二公主,何至一怒而欲杀?武后是时欲图临朝,岂复弘所能沮?则谓后杀弘殆不足信也。弘既死,乃立贤为太子。永隆元年(680),又废之。新旧《书》皆云:有明崇俨者,以左道事后,言英王类太宗而相王贵,贤闻恶之。宫人或传贤为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闻之,益自疑。调露中,天子在东都,崇俨为盗所杀,后疑贤谋,遣人发其阴事。诏中书侍郎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杂治之。于东宫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乃焚甲于天津桥,而废贤为庶人。开耀元年(681年),徙巴州。今四川巴中县。及武后废中宗,命丘神往巴州检校贤宅,神逼令自杀。太宗子曹王明,先坐与贤通谋,降封零陵王,徙于黔州,都督谢佑胁令自杀。贤好声色,与户奴狎昵,事见《旧书·韦思谦传》,则其人确有失德,然罪不至废。至于焚甲天津桥,则所以示与人耳。贤在是时,岂能为武后之害?武后虽残,亦未闻自杀其子,然则谓贤为韩国所生,其事或不诬也。贤既死,乃立哲为太子。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崩,哲立,是为中宗。

中宗之立,太后临朝称制。明年,中宗嗣圣。武后废立,改元文明。九月,又改为光宅。二月,废帝为庐陵王,而立豫王旦。后仍临朝。九月,李孙敬业及其弟敬猷、唐之奇、骆宾王、杜求仁等起兵扬州。敬业为眉州刺史,坐事贬柳州司马。敬猷为盩厔令,免官。之奇为给事中,贬括苍令。宾王为长安主簿,贬临海丞。求仁为詹事司直,贬黟令。又魏思温,尝为御史被黜,是时为盩厔尉。皆不得志之徒也。眉州,今四川眉山县。柳州,今广西马平县。盩厔,今陕西盩厔县。括苍,今浙江丽水县。临海郡,即台州。黟,今安徽黟县。太后遣淮安王神通孙孝逸讨之。神通,见第二章第六节。敬业党魏思温劝其直指东都,而薛璋欲先取常、润。常州,今江苏武进县。润州,今江苏镇江县。敬业从璋计,渡江取润州。还兵拒孝逸于高邮。见第二章第七节。败,走润州。欲入海,为其下所杀。《旧书·裴炎传》曰:中宗既立,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又欲与乳母五品。炎固争以为不可。中宗不悦,谓左右曰:“我让国与玄贞岂不得?何为惜侍中邪?”炎惧,乃与则天定策废立。炎与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等勒兵入内,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徐敬业构逆,太后召炎议事,炎奏曰:“皇帝年长,未俾亲政,乃致猾竖有辞。若太后返政,则此贼不讨而解矣。”御史崔察闻而奏炎有异图,炎遂见杀。凤阁侍郎胡元范明炎不反,流死琼州。今广东琼山县。纳言刘齐贤、吏部侍郎郭待举皆坐救炎贬。程务挺时为安抚大使,督兵以御突厥。炎下狱,务挺密表申理,由是忤旨。务挺素与唐之奇、杜求仁友善,或构其与裴炎、徐敬业皆潜相应接,武后遣就军斩之。夏州都督王方翼,夏州见第二章第二节。王后从祖兄也,有边功,与务挺亲善,征下狱,流死崖州。在今琼山县境。《新书·炎传》曰: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即伊阙。在洛阳南。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刘仁轨传》曰:裴炎下狱,仁轨方留守京师。郎将姜嗣宗以使来,因语炎事,且曰:“炎异于常久矣。”仁轨曰:“使人知邪?”曰:“知。”及还,表嗣宗知炎反状不告。太后怒,拉杀之。观此二事,炎似确有意于兵谏。然亦不过欲返政睿宗而已,未尝欲复中宗也。《旧书·刘袆之传》:袆之尝窃语凤阁舍人贾大隐曰:“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其意正与炎同。是则废立之举,当时舆论,并不以为不然,可见中宗之不克负荷。《炎传》论云:惟虑中宗之过失,不见太后之苞藏。自是当时实况,然则敬业等之举动,谓其非叛焉不可也。至救炎者之骈死,则自出于猜忌。李孝逸虽有功,既为唐之宗室,自亦不能免矣。垂拱二年二月,左迁施州刺史。今湖北恩施县。三年十一月,《新书·本纪》,事在天授二年(691年),《通鉴》从《旧传》及《实录》在此月。复被构流儋州,死。今广东儋县。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悠悠南北朝:三国归隋统一路  离婚后,霸总亲手撕了我的马甲  中国文化的性格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纷争史  从华夏到中国  大明朝(1368—1644)  三国英雄  无敌舰队  小农女种田记  莫扎特与纳粹:第三帝国对一个文化偶像的歪曲滥用  性的起源:第一次性革命的历史  大唐兴亡三百年  守先待后:思想、格局与传统  罗马帝国简史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死怖游戏  权力的智慧:冰与火的中国历史定律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  

热门小说推荐
麻辣老板娘

麻辣老板娘

江小龙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但在一次他捡到顶头上司,冷艳女神龚美婷的钥匙后,命运从而发生了改变。ampltpampgt...

道之扉

道之扉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仙过留痕。声留旷野早绝响,名留青史史成灰,痕留时空已抹去。生灭地,轮回界,真假境,我想推开道之扉,看看道外是否还有道。...

梦回三国

梦回三国

这是一部结合历史,穿越,厚黑和策略等元素的小说。主人公回到三国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和三国英豪们一较高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初衷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也许,争霸并不是乱世中唯一的出路...

废材逆天:杀手女神

废材逆天:杀手女神

她是死亡谷的杀手女王,整个死亡谷都掌控在她的手中!一次叛变让她穿越沦为人人耻笑的废材七小姐!斗气?没有。习武?不能。身子?无能。模样?丑得惊人!当废材拥有天姿绝色,锋芒渐露,伙同小宠物,闯遍这个世界,踏遍万水千山,势不可当,所向披靡,上穷碧落下黄泉皆无人能挡时!这个异世谁主沉浮,谁成王者?这个世界谁来操控,谁又成神?...

霸道男神:追宠小萌妻

霸道男神:追宠小萌妻

18岁,高考在即,监护人竟成了冷面影帝?那个男人还说,他是她的未婚夫。开玩笑,他大她十岁好吗?他对外冷酷孤傲,可对她却万般宠溺,百般呵护。他是万众瞩目星光耀眼的影帝,秦天集团的幕后BOSS。现在,他是她独有的霸道男神。...

傲娇总裁,小心爱!

傲娇总裁,小心爱!

白天,她是霍云霆的首席秘书。  他时刻遵守,有事秘书做,没事‘做’秘书。  晚上,她是霍云霆的合法妻子,任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只要他想,就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赎罪,陆朝阳默默承受着,谁让自己的母亲做了小三,逼疯正妻,嫁入豪门。  这笔债,霍云霆讨上了门。  用你的身体帮她还债,一天一次。  她别无选择。  如果你实在没过瘾,我们可以离婚然后再结,我向你保证,不管结多少次婚,我每一次的新娘都会是你,老婆,是不是很感动?  陆朝阳每每在午夜梦回时惊醒,总会记起男人吻在她耳侧时留下的承诺。  感动?  不可能!  霍云霆,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恶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