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部分(第1页)

其中六次在永乐年间,一次在宣德年间。

自明初以来,中国东南海上局势很是动乱,不仅有安南的四出扩张侵略,而且还残存着许多反明势力,有元朝的余孽,有方国珍、张士诚的余党,还有沿海一带反抗明朝统治的豪强武装。他们不仅不遵守明廷的通海禁令,而且私自交通外国,往往为寇。广东人陈祖义等因犯事逃到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招慕流亡,控制了这一通往西洋的交通孔道,许多海外贡使被拦劫,使明朝向海外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同时,南洋一些地方对明朝的情况不甚了解,或抱有敌对态度。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是否会在海上纠集力量与朱棣对抗,也是未知之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为了显示明朝在海上的存在,早在永乐元年朱棣便派了宦官马彬出使爪哇诸国。但更重要的是朱棣想要通过郑和下西洋建立他理想中的天下秩序。

第121节:天下共享太平之福(4)

1.天朝礼制体系……明成祖的远大理想

天下秩序在一心要成为〃盛世名王〃的朱棣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十分看重明朝、他自己的形象。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为实现他的天下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的一部分。朱棣所要达到的是政治目的。那么明成祖是怎样设计他所理解的天下秩序,又依据什么来设计这种天下秩序?我们可以通过一封敕书,看出朱棣想要建立理想世界。这封敕书是永乐七年(1409年)三月,由郑和带给〃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的:

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赏。故此敕谕,悉使闻知。

这封敕书,表达了来源久远的儒家的天下观:天子为天下共主,在天下共主下,无论远近,无论种族,华夷无间,一视同仁。天子是天道、正义的代表,在他的主持下要建立和谐共存的天下秩序。而天子对四夷远国是无所取的,在物质交往中实行〃厚往薄来〃的原则。香港黄枝连教授把这种天下格局称为〃天朝礼治体系〃 ,我把它称作〃天朝礼制体系〃。

在天朝礼制体系的格局之下:

(1)得到天命的天子君主天下,有责任向全天下的人〃施恩布德〃。

(2)天子有责任让全天下的人〃遂其生业,不至失所〃。

(3)全天下的人都应该遵守天子的要求,〃祗顺天道〃,〃循礼安分,毋得违越〃。

(4)在天子的监督之下,天下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可欺寡,不可凌弱〃。

(5)天子要达到的目的是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这是把儒家天下为公的治国理想,向更大范围、向全世界推行的一种尝试。天下各国,〃华夷无间〃,不分彼此,都是大明天子的赤子。大明天子对其〃抚字如一〃。在经济上,中央帝国对各国采取少取多予、〃厚往薄来〃的原则。 在文化上,中央帝国向各国推行〃声教〃,最终使全天下共享太平之福。

2.郑和的身世和宗教信仰

郑和出生于洪武八年(1375年),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原姓马。郑和的家庭本是伊斯兰世家,其祖先赛典赤oo瞻思丁在成吉思汗西征时率军投入成吉思汗军队,屡立战功,后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治理云南政绩卓著,被追封为咸阳王。其子孙姓纳、哈、马、撒、赛、忽、沙等,世代居于云南昆明、玉溪各地。郑和是赛典赤的六世孙。他的曾祖父拜颜,娶马氏;祖父称哈只,娶温氏;父亲称马哈只,也娶温氏。哈只,是一种尊号,按伊斯兰教习惯,凡是到伊斯兰圣地朝拜过的信徒,都可以享有这个尊号。郑和兄弟二人,郑和行二,哥哥叫马文铭。郑和还有四个姐妹。

郑和小名三宝。虽然郑和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也许四姐妹中有一个是他姐姐,一兄一姐,郑和就这样被呼为三宝吧。

明初,云南还在元朝梁王控制之下。洪武十五年,明军攻灭梁王,郑和被俘入军中,当时郑和八岁。两年后,洪武十七年(1384年)郑和十岁,在南京进入皇宫做了宦官。后来,郑和被拨给燕王朱棣使用,成为朱棣身边亲近的人。朱棣当年镇守边塞,巡边和征讨乃儿不花,郑和都有可能随军。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在军中〃多立奇功〃 。一般认为,这是指建文元年(1399岁)郑和在北平城外郑村坝之役中立有战功,这一年,郑和二十九岁。

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郑和三十一岁。以后,永乐五年(1407年)、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十四年(1416年)、 永乐十九年(1421年),奉命出使西洋。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郑和曾受命到旧港,给赐其宣慰使印信。

宣德五年(1430年),于是,派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这年,郑和年五十六岁。三年后,郑和于西洋返回途中,卒于印度古里,年五十九岁。

郑和墓在南京城外牛首山。

郑和立其兄郑文铭之子为后,命郑赐,字恩来。

郑和出身于回教世家,是回教徒,为他出使西洋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郑和对宗教有一种包容的态度。他尊重佛教,并受戒为弟子,法名福善。这又使他在出使众多佛教国家时有很多便利之处。

另外,郑和还尊奉妈祖。妈祖又称天妃,是中国人敬奉的靖海娘娘。

3.为什么选择郑和做正使

《古今识鉴》卷八记载:郑和〃身高七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山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如洪钟,才负经纬,文通孔孟,博辩机敏,长于智略,知兵善战〃。据说,明成祖欲通西洋,问擅长相术的袁忠彻:〃三宝领兵如何?〃袁忠彻回答说:〃三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于是,明成祖朱棣就任命了郑和统督部众前往西洋,结果所至畏服。

这种记载或者不无夸张之处。但是,郑和能够在近三十年间,统率大队人马,出使三十余国,显然是才智过人的。

近年,在福建长乐显应宫出土了明代雕塑像群,其中的巡海大臣,有人认为这就是郑和的形象。

2003年10月,在印度南部城市,当年华人较集中的柯枝,发现了一尊鎏金铁像,供奉在一座中国寺庙中,其装束形象与显应宫出土的巡海大臣像极为相似,据认为这也是郑和像。

第122节:天下共享太平之福(5)

远下西洋,出访万国,这是一项重大的使命。这样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用宦官担任呢?这就与明朝的政治制度有关了。

朱元璋一再申明对宦官的禁令,不允许宦官干预政事,但只是不允许他们参与决策,而以宦官担任政事,传命出使,在洪武时期也是很经常的事情。朱元璋说:〃大抵此曹只充使令,岂可使当要路,执政操权,擅作威福?朕深鉴前辙,自左右服役之外,重者不过俾传命四方而已。〃 所以,洪武时期命宦官出使的事特别多,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明朝宦官与外官属于两个系统。宦官是天子和亲王的私臣,是内官,是皇帝的家人,直属于皇帝,所以,有关宦官的制度规定都写在《皇明祖训》中,与朱元璋对亲王公主的规定并列。朱棣靖难夺位后,对宦官更为倚重,选择宦官担任使节,就是很自然也是很正常的了。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战功,深得朱棣的信任,再加上他的个人才能和出身、宗教背景,选派他出使西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妖孽殿下束手就擒  暴君诱妃入宫  庇护者  凤于九天3 威镇博间  太子冲喜  第三种爱情  末世天灾,囤满亿万物资苟住  谁懂啊!美国太适合魔修啦  异世长雕行  蒋经国情爱档案  神偷宝宝:冷情王爷的逃妾  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  两只小狗  终究是爱  魔佛降世,华夏武道之巅  霸王妖姬  帝玄天  精灵之逆袭旅途  魔法公主圈圈爱  家有仙妻:我的老婆是机器人  

热门小说推荐
帝少心尖宠:宝贝,别太坏

帝少心尖宠:宝贝,别太坏

甜宠文睡了我就想跑?不然呢?您再睡回去?提议不错。流氓!!!爷可以和你深入交流,满足你这愿望。爷,您怎么才能放过我?睡服我!骗子,都是骗子。什么高冷禁欲,分明就是一头吃不饱的饿狼!洛清欢扶着小蛮腰,浑身酸痛王八蛋!骗子!说好了睡回去就两清了!结果天天晚上把她折腾的苦哈哈!墨爵,我跟你没完!...

冒牌知县

冒牌知县

刑警穿越来到宋太宗初年,正巧遇见一个沮丧的知县悬梁自尽。在发现自己跟这知县相貌很像之后,便冒牌成了这个知县,并发誓要好好照顾他的家人。可是,他很快发现,他治理的是一个山高水深的流放之地,等着他的,不仅有...

位面王者

位面王者

意外间主角得到一个不完整的坑人剧情系统开始呕心沥血的奋斗在,坑与被坑之中。玩转与坑人的剧情,坑人坑成仙,掉坑也能带个娘子出来,再坑也能完成任务这个巨坑系统,一直坑到让主角踏上寰宇之巅,成就绝代强者,最后系统不坑主角了,因为坑不过他了。背向光明,才能正面迎击黑暗,人家一切从零开始,咱们王者换个玩法从坑开始吧。位面,那是由无数不同次元空间组成,或为众星系,同时也代表着,这里有无数迷炫般的精彩故事。而里面的所有故事,是属于我们的玄幻世界!...

最强血脉系统

最强血脉系统

天脉大陆,血脉冲天。萧狂带着最强血脉系统吞噬一切血脉之力,凝练最强不死血脉,肉身破空,遨游天地!作者群135625902希望喜欢星痕的朋友都可以进来,组建一个最强军团!...

无敌兵王(晋王)

无敌兵王(晋王)

超级佣兵回归都市暧昧花丛,为了获得弟弟的消息,委身校花当保镖从此走上手打高富帅,脚踏世家大族的牛逼道路,找弟弟,报血仇,守护美女的,人生无比逍遥...

位面奇幻之旅

位面奇幻之旅

无意中获得一把神秘钥匙,却拥有穿越各种时空的能力。电影漫画小说游戏?离奇的经历,不羁的旅途,试问还能否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