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章 包拯作为(第1页)

第二十章包拯作为

白沙村的这座酒楼完全是因为白沙书院日渐繁荣而建立起来的,非但不在白沙村中,反倒是在王景范所规划的客栈区域——这里在入冬之前兴建房舍五十余间,并且还打算在来年继续扩建,白沙村中那个小酒馆距离远不说,也无甚好酒完全是蔡氏族人休息小饮之所,王景范便与蔡氏商议由蔡氏去申请酒状他来负责盖房两家共同经营也算是白沙书院的一个小补贴。(小说手打小说)即便是京师七十二正店所谓的“单间”不过是几个屏风简单相隔而成,可想而知白沙书院这样的酒楼更是好不到哪里去,莫要说隔音消静一些,坐在这里就能够听到外面来往小二的吆喝声。

王景范三人一听立刻站起来,“在下王景范王见复,可问足下就是都郎包大人?”

都郎便是尚书省右司郎中的俗称,本是唐代贞观元年所设立的官职,不过在大宋朝并无具体职事是文臣的寄禄官阶,只是承唐制右司郎中为从五品上官品。左右司郎中都是俗称都公、都郎,是以王景范便称包拯为都郎。

屏风后面走进一个身穿灰袍慈眉善目的老者,在看到中间站着刚才问话的年轻人不过才二十上下,温和的说道:“正是包某,这位王公子便是白沙书院的山长渭州王见复了吧?”

王景范深行一礼说道:“惭愧,在下才疏学浅岂能当得白沙书院的山长,只是在下尽力完成家父生前遗愿而已。”

从父亲的口中王景范得知千年后世百姓已然将包拯神话,不仅是官声刚正不阿、清廉为民,集历代名臣廉吏于一身,就是连容貌也被改变,最明显的便是黑面太阴脑门——黑面象征他的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而太阴脑门则是“日断阳间夜断阴”,甚至还有民间除暴安良的大侠客也愿意追随他成为他的护卫。

显然王景范所看到的包拯与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没有黑面太阴脑门的包公,眼前的包拯更像是一个农家老者,当然左右更没有身材魁伟的大侠护卫。即便如此,眼前这个身材有些矮小的老者眼光清澈,国字脸上不拘言笑自有一番威严,虽然与自己所想的包拯相去甚远,但人的名树的影,现在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惠民河上朝廷权贵的亭台楼阁全部拆除的包拯绝对不可能有假冒的,“包公”两字本身就有无穷的魅力。

包拯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某家来开封之前就听说京师有个应考学子对《中庸》《大学》两篇做出了新的集结阐述经义颇有见地,后有友人赠书一观果不其然,见复不必自谦……某家听闻白沙书院收留应考考生,不仅提供住处连食宿都免除,此一等善举,某家特来看看,可有什么需要略尽绵薄之意……”

包拯坐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王景范没有想到自己收留应考考生之举还赢得了包拯的赞誉,不过经营书院虽有他的充足财力支持,但依旧面临许多困难便也不客气直说道:“白沙书院不过刚刚草创,教授生员皆是尚无规矩可言,眼下只是建起房舍若见其成效还尚待时日。明年春闱天下学子云集京师,然京师居之不易,多有贫寒士子为生计所困,白沙书院供其食宿也是应该……不过天寒地冻各种生活必需品就算有钱也购买不易,粮食暂且不说,书院存粮尚可支持过这个冬天,只是这炭火非常紧缺,若是包大人能够支援一二,书院还可多收二三十人……”

困扰王景范最大的问题便是取暖用的炭柴,京师开封有百万人口之多,与别处地方以薪柴为燃料不同,开封城内若不是用泥炭来燃火,那周边的山林就算砍光也不足以支持开封城的消耗。只是白沙书院清静是清静,但是交通不易,况且这么大的书院每日所需泥炭也不是个小数,王景范事先没有预料到,等泥炭告急已是反应不及。

包拯一愣倒是没有想到王景范这么干脆,不过马上就答道:“这泥炭所需并不是什么大事,本府可命人调集三千斤泥炭即刻送来,以后每日所需多少本府也可以帮助筹集……”

“泥炭所费钱财晚生可以以市价补偿,大人只需帮助多筹集泥炭即可,晚生代白沙书院上下百多名学子感谢大人……”王景范躬身说道:“其实还有一样比泥炭更为紧缺,白沙书院初建,晚生才学声望俱浅,尚不足以招揽当世大儒,各地考生每日在屋中闭门苦读于学问提高并无多大益处,若是大人能够帮助书院延请数位先生,晚生就更感激不尽了!”

缺少名儒坐镇一直是白沙书院的软肋,也是王景范无可奈何的地方,现在书院全靠苏洵从旁协助,当然王景范著书新解《大学》《中庸》两篇,也多少积累些名气在书院开讲。不过相对于白沙书院如此规模,

包拯略微沉思片刻说道:“这倒不难本府可以出面,只是……”

“时至年关加之明年春闱在即,名儒不是在家与家人团聚便是忙着调教弟子,晚生明白此时名士难请,大人稍稍留意即可……”王景范体谅的说道。

“呵呵,王见复果然是古道热肠,难得!难得!”包拯素来不拘言笑,是以有“包公笑黄河清”之称,这段时间他忙着和那些在惠民河上有豪宅园榭的中官势族们角力,更是从早到晚都是一张黑脸。不过在拆除阻碍河道的权贵们的园榭已经得到了皇帝的首肯,拆迁除了进一步核对先前地契之外已经无甚阻力,今天得闲来看看能不计钱财收留贫寒士子的白沙书院山长,没想到果然如外界传言一般,他心中一阵松快便笑着说了几句。

包拯不喝酒是以桌面上全部撤换成茶水,包拯喝了一口茶感慨的说道:“书院经营不易,天下书院近多废弛,见复能够不畏艰难兴办书院殊为难得!”

大宋立国之初曾经有过一段书院兴盛的阶段,不过很快便又相继废弛,即便是昔年曾经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也是如此。王景范不知道白鹿洞书院现在境况如何,就算还在坚持也多半境况不佳,四大书院的其他几家也不容乐观,倒是应天府书院因为改办成官学还在正常运营。

朝廷是奖励兴办书院的,只是相对于支持书院日常运转所需经费甚多,朝廷根本无力支持,是以包拯所说书院经营不易也正是在此。再加上读书士子看到只有官学才能得到仕进,而在民办的书院中读书只有去过那科举考试的独木桥,于是在读书人的心目中书院便被逐渐的淡漠了,过去的四大书院中也唯有转成官学的应天府书院还算兴旺。

书院逐渐没落之后,随后在庆历四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的庆历新政中又再次兴起。不过范仲淹对择而不教的科举制度非常不满,所谓书院兴起更多的是官学的复兴而非民间书院,只是即便如此官学也没有兴盛多久——自从大宋立国至现在,先是平定南方后又开始北伐契丹,北伐失败后又与西夏开始战争,中间又间或大小叛乱造反,大宋每年税赋虽多但也架不住常年的战争支出和每年必有的“岁币”。庞大的军队和众多的官员都需要养活,哪里又顾得上官学呢?朝廷能顾得上的只有国子监、太学罢了,至于各地县学只能自求多福,与各地的官吏和当地贫富情况而定。

“晚生在渭州老家还算薄有资产,后幸得狄侍中相助赠予庄园,算下来维持白沙书院已是足够。只是晚生声望不足,无法吸引到当世大儒来此讲学,殊为遗憾。当今学子入书院就读非是以增进学问为主,而是过那科举考试,若无大儒坐镇书院,可想而知书院必然会经营困难……是以家父生前与晚生探讨书院的时候就曾说过‘书院为天下学问聚集之所,不仅要教那经史子集去考科举,更要让那些来此就读的读书人能够获得一技之长,即便科举不顺也自当可以养家’……”王景范说道。

狄青辞去枢密使之后,当今皇上对狄青心中是有所愧疚的,很是厚加赏赐,并且还为狄青加封侍中衔以显示对其恩遇有加,自大宋立国以来朝廷极少赐侍中,而狄青则是第四个也算是荣耀尽显了。包拯来此之前就曾听闻众多关于白沙书院的传言,狄青几个月前在这里暂住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狄青来这里暂住还赠予庄园以资书院开办,这倒是出乎包拯预料之外。当然他也曾听下属说过,狄青来这白沙书院之后立刻上书朝廷请辞,多半是和白沙书院的山长有很大的关联,而且狄青回老家之后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留在这里,也是从旁对先前的传言做了佐证。

“狄侍中……”包拯心中默想这个已经快要淡忘的名字,他与狄青并无交集,只是四年前狄青在皇帝的支持下官拜枢密使,这一不同寻常的升迁真是想让人不注意都不行。不过当初他听到这个消息之时对此持的看法更多的是反对,狄青任枢密使不符合大宋立国之初防范武臣的初衷,尤其是在文官空前强大的今天更不是保全狄青的任命。

现在狄青在刚刚有人要弹劾他之时突然隐退,算是得以善终保全自己,只是这个过程恐怕真的和眼前这个年轻人有关系,若非如此狄青凭什么要赠送对方庄园?包拯虽然出身官宦之家,父亲曾是太平兴国年间的进士,不过他并非是在大富大贵中长大,一个庄园价值几何他心中还是有数的,这个庄园多半是狄青感谢王景范所赠,不然狄青一个武人从前可从未听说她为哪家书院捐钱,怎么会突然有这个念头?

包拯虽然不清楚其中细节,但见到这个年轻人之后,心中对那个传言多少已经有数:“科举流弊所致,书院兴废已然积重难返,不过狄侍中有庄园相赠想必这白沙书院会好些,本府也会酌情为书院疏通,看看能否帮书院延请些当世名儒前来讲学……不过听见复所言,这白沙书院似乎并非是专讲经史典籍,难不成与其他书院有所不同?”

王景范苦笑的摇摇头说道:“现在仅仅是一个初步设想而已尚未实施,科举一途纵然为朝廷选拔人才为贫寒士子开一条近途,而本朝取士一科两三百人,相较唐代一科不过一二十人已然宽泛,只是相对于参加科考的考生数量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读书人不考科举还有何法来养家糊口?寒窗十年两手空空殊为可怜、可叹,晚生也只能尽力想几个法子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见复可有何良方?”包拯好奇的问道。事实上心中却不大相信王景范会有什么好办法,读书人科考不利,家境好些可以多考几科,家境不好的只能回乡,或是当个教书先生,或是干脆务农,真正适合读书人的路其实很窄。

“适才刚从寿道那里听闻大人拆除所有惠民河两岸阻碍河道中官势族所修的亭台楼榭,晚生以为大人此举堪称‘壮举’,虽不能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能够有如此作为的官吏实乃少见……”王景范说得让在座的几人都有些迷糊,不过他这么说虽有拍包拯马屁之嫌,但也绝对不过分。

“全赖天子圣明!”包拯双手抱拳朝皇宫的方向一拱手。

王景范低声冷笑的说道:“别的晚生不清楚,但是想必天子也应该清楚若是不清除这些阻碍河道的亭台楼阁,怕是来年雨水再大上一些,说不得天子也会驾临这白沙书院吧?!”

王景范此言一出,在座的众人面色不禁一变,不过这乃是实话实说,包拯心中也知道自己这次能够犯天下之大不韪将中官势族全部得罪清理惠民河河道得到皇帝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否则此举恐怕不会比当初皇帝任命狄青为枢密使受到的反对少多少。

这场大雨倒灌京师社稷坛壝(wei)都遭到了破坏,甚至马军都指挥使范恪按诏令堵塞朱雀门本无过错,但碰上了皇帝病重尚未痊愈,当时知开封府的王素还差点将“奈何障门以惑众”的帽子扣在范恪的头上。这若是被人利用可是要掉脑袋的大事,范恪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还差点遭了无妄之灾,若非皇帝身体逐渐转好,那范恪恐怕会成为野心之辈的牺牲品。

皇帝也意识到了堵塞惠民河河道致使排水不畅所带来的危害,远甚于中官势族的反对声浪,况且谁愿意自己每年都要被泡在水里一次?!包拯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加之官场俗语“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邻省城;恶贯满盈,附郭京城”,这开封府俗称“天府”,整个大宋朝如果说做上十年知县一点不稀奇,十年宰相百中无一,而这开封府府尹能够平安满一年,官场上的人都会向你竖起大拇指,而这个位置还有一句俗语便是“居者不由以迁,则由以败,而败者十常四五”。

凡是走上仕途的,并且能够一路走到包拯这一步的,十之**都有一定的抱负并非全是为了钱财。包拯要施展他的抱负,这开封府便是一块试金石,他便以这惠民河之害立他包拯的威名——中官势族是无人能够得罪,但我包拯依旧有办法虎口夺食,而且还能让你们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剑道星河  鸿荒榜  网游之全系法神  星战风暴  在白皇的樱花庄生活  翡翠瞳  绝品高手  魔纹位面  九天邪尊  黑暗堕落者  爱情里的赞美  逐鹿之暗黑世界  护花萌宠在都市  一笑疯魔  兵王之王在都市  精灵剑舞  超级小旅馆  网游之传统血牛  一路向东  皇道独尊  

热门小说推荐
最强文圣

最强文圣

这是你们的游戏世界,却是我的现实世界,因为我又穿越了!你问我为什么说‘又’?算了,不想解释,太过匪夷所思。不过我真心很喜欢这里,因为在这里我是文圣,以诗词杀敌,以歌赋灭魔,以文定乾坤,走到哪里,都是受万人敬仰的存在!哈哈,谁让你们这个地球的平行世界居然没有繁荣的古文化呢!我可是来自地球,诗词歌赋什么的,小儿科啦!穿越到游戏中,获得神秘的文圣职业,以诗词歌赋杀敌灭魔,以文定乾坤,天火开始了奇妙之旅。...

恶妻的誘惑

恶妻的誘惑

本书简介白珍珠同学因为恶名远扬臭名昭著,羞愧难当郁闷之际吞了个鸡蛋,噎死了。醒来后,惊愕地发现她现在的身份,是刚出嫁的新娘。且,刚刚春风一度,新郎就跑路。珍珠啊,你要好好照顾你那四个丈夫!处理好他们兄弟间的关系。丈夫…四个?!!还是亲兄弟?乖乖,这是怎么个情况?健壮狂野的大哥越泽,他是了不起的马帮商人。羞涩朴实的二哥翔宇,他温暖的像草原上的羔羊。冷清却失明的三哥靖影,他心底像火一样狂热。聪明活泼的四弟傲雪,这是个惹事的家伙。某一天,听说婆婆又怀上了!白珍珠哆嗦着祈祷不要生男孩不要生男孩…她不是宇宙小姐,不用三头六臂她不是世界小姐,丑点笨点也没关系她更不是友谊小姐,也可以乱发脾气谢天谢地她只是最普通的唯一!姐们儿!请看好,这不是女尊,是异域风情。推荐美七新文恶霸正妻踢娇妾夫君丢给她一纸休书,理由是她五年无所出。小妾骄傲的挺着大肚子,扬言她的孩子应该是嫡出。婆婆大姑子将她的陪嫁搜去了大半,还嘲讽她只剩一身铜臭味。啥?她三年来日日给夫君悄悄熬药?原来不下蛋的是他?!她一个巨富长女混的连嫁妆都守不住,居然还为别人做了嫁衣?是可忍,孰不可忍!休书?看看谁休谁!推荐文美七的完结文老婆,乖乖回来重生之新妇的誘惑结悍女训夫丝雨飞花(完结)娶妻娶悍木锦大皇女六王妃悬崖一壶茶群号38830464(美七群)...

医香嫡女:世子请闪开

医香嫡女:世子请闪开

她是现代中医世家的唯一传人,生性凉薄,却又随性懒散。一次时空的交错,一瞬灵魂的转换,竟让她成了她!侯府嫡女,名门望族,奈何爹不疼,娘早死。姨娘口蜜腹剑,她不动声色,环环相逼庶妹阴险善妒,她反守为攻,步步为营。一个惊天阴谋,一场恶意谋杀,竟在眼底隐现。当一切真相摆在眼前,她该何去何从?宫宴琉璃盏,光华再绽,舞倾四座,轰动京都人皆知。当赐婚旨意下达,是被迫接受,还是拼死反击?...

极品透视小保安

极品透视小保安

当原本只是社会底层的小保安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异能之后,世界都将臣服在他脚下,美女都将收入他的怀抱,让全世界一起高呼他的名字,横扫天下,唯我狂傲!...

恶魔少爷太难缠

恶魔少爷太难缠

关于恶魔少爷太难缠他是自命清高的恶魔少爷!她是贫穷善良的倔强丫头!一次误闯男生宿舍,送错情书,她被迫成为恶魔少爷的奴隶。一次又一次的针锋相对,一次又一次的对抗,却让彼此的心更加靠近。一场突如起来的事故,却让两个人形同陌路。当恶魔少爷遇上倔强丫头,到底谁先屈服先动心??...

皇上兴亡厨妃有责

皇上兴亡厨妃有责

她是五星级酒店女厨,一朝穿越,成为古代绝色女掌柜,手艺之好撼动京城。一朝落难,她被他所救,一道圣旨入宫,成为宫内首位‘医厨’。除去暴徒,斗倒小三,打挎贱人,安抚皇上食之味蕾,动之心思。...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