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妹妹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部分(第1页)

这段鸡与猫、猫与耗子的关系留给动物学家去研究。本文要说的是,这段文字不是曹雪芹首次发明。前人笔记有载,其云:“宋孝宗时,有诬劾杨嗣者,赵雄曰:‘人家市(买)猫以咋鼠,鼠暴未及问而首噬鹦鹉,其可恕乎?”想来是曹雪芹从他爷爷曹寅藏书中读到了这个故事,于是“借来”用在了王熙凤的口中,写出这位当家人的“俗”味与“谐”趣,真真是恰如其人,活灵活现。

至晚到了宋代已有猫不拿耗子的事例,说明“猫拿耗子”的分工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猫的眼睛里,耗子已不是稀罕物了,牠要追求时髦,追求刺激。耗子太小(个头小,胆子小,贼眉鼠眼),已经引不起猫的注意了。

“猫不拿耗子倒咬鸡”,或许也是与时俱进呢!

2004年5月20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擒王”者必胜“王”一筹

“擒王”者必胜“王”一筹

——“擒贼必先擒王”出典一说

“擒贼必先擒王”是一句常听的俗语,小说戏曲也常见引用。或许因为太常见了,大多“词语汇释”的工具书也就略而不提。日常很少有人去问这个“俗语”见之于何时,出之于何书,似乎大家都了然于胸,不必去寻根究底。我曾有意识地问过几位先生级的人,也问过几位博硕士和大学生,他们都说到书上一查就知道,太常见了。“太常见了”就是“答案”!

但是,世间常见的东西,未必就知道它的名称,知道它的功能,知道它的出处,吃亏就吃在这“太常见了”。对此,很多人有过同样的体验。

《红楼梦》第55回写凤姐与平儿议论探春参与理家的事,其中重点谈到探春上任之后将会有一番作为,故特别嘱咐平儿要谨慎行事。凤姐对平儿说道:

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犟,就不好了。

王熙凤的这段话里用了一句俗语“擒贼必先擒王”,虽然话有些“俗”,但其中的含义却不“俗”。这句俗话可能是用杜甫《前出塞》诗中二句,原文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过,《纪效新书》所用的文字则更近于风姐所说的话。此书十三卷为“射法篇”中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必擒王。”一个用了“先”字,一个用了“必”字,而王熙凤将这二字都用上了,加重了语气。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用的俗语数量最多,且非常有质量——针对性特别强,恰如其分。贾府中实际上的“王”不是别人,就是王熙风。她姓王,又是一只雌凤,凤为百鸟之王。在荣府中他表面主内,实际上是内外都管,贾琏只是一个聋子耳朵——配搭而已。所以她担心探春要“擒”的“王”就是她。其实,她对平儿说的话,是天下弄权人常说的心里话。弄权者要用人,又要防着所用的人,是惯用的两面手法。王熙凤是一个聪明的女管家,她的经验、眼光,看到了在贾府内只有探春可用,同时她也知道探春“知书识字”比她“更厉害一层”。但是她心里更清楚自己任上留着许多把柄,明眼人都知道,所以心中多了层担心。在我看来,王熙风把探春的才干看走了眼,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探春的才干、见识,能不知道王熙凤是半斤还是八两?能不知道她的靠山是贾母和王夫人?她怎么又能不知自己在贾府内的身份和地位,乃至自己未来要嫁出去的命运?即洞悉这一切,探春倘若“擒贼〃也绝不会“先”拿凤姐开刀,虽然她知道她是一个“王”。因为那样要伤筋动骨,弄不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下场。果然,探春上任之后“擒”的是她的生身母亲,虽然够不上“王”一级,但是“半”个主子,却又是亲母,可以达到震慑效果,远比“王”更具有“典型”意义。探春比王熙凤那种“小家子气”高明一百倍!

2004年2月28日

“看过会”的热闹

“看过会”的热闹

——《红楼梦》中的南省习俗

《红楼梦》有北方的民俗,也有南方的民俗,堪称“亦南亦北”。例如开卷第一回写甄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逗他玩耍,又带至庙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文中的“过会”就是南方节日间一种娱乐活动。王百谷《吴社编》一书中记载最为详备(见《说郛》第10册)。第53回贾家祭宗祠,写的是过年(今称“春节”),第54回再次写到过元宵节,铁嘴王熙凤讲了一个“过会”抬炮仗的笑话,引得众人“笑的前仰后合”。文云:

凤姐儿笑道:“再说一个过正月半的。几个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往城外放去,引了上万的人跟着瞧去。有一个性急的人等不得,便偷着拿香点着了。只听‘噗哧’一声,众人哄然一笑都散了。这抬炮仗的人抱怨卖炮仗的擀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

从前我读了这回故事,总以为“几个人抬着房子大的炮仗”,可能是王熙凤的故意夸张。但我读《吴社编》“拾会”条确有“火器则虎丘之爆仗,一枚四人羿之。”看来王熙凤的笑话还真有几分根据,并非是满嘴胡诌。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目,庆丰收。人们除了吃“西瓜月饼”之外,南方民俗中还有“焚斗香”,北方人(特别是北京人)则供“兔儿爷”。《红楼梦》第75回是“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其中一段写道: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

据《金陵岁时记·中秋斗香》条记载,“中秋祀月……扎香如宝塔形,上加纸斗,名曰斗香。”《燕台新咏·兔儿爷》则云:“团圜佳节庆家家,笑语中庭荐果瓜。药窃羿妻偏称寡,金涂狡兔竟呼爷。”此可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巧的是《红楼梦》后四十回写了一大回宝玉与宝钗结婚的风俗,也是“南边”的。第97回回目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其中写道:

……傧相赞礼,拜了天地。请出贾母受了四拜,后又请贾政夫妇登堂,行礼毕,送入洞房。还有坐床撒帐等事,具是按金陵旧例。

从节日之俗到婚俗,贾府都是依“金陵旧例”,似乎作者在向读者强调点什么。如果硬是要说《红楼梦》后四十回是另人所“续”的话,我以为长期居住在北方的高鹗恰恰不具备生活体验的条件!

是谁“续”?再论一千年!

表妹不善(重生)  逃跑时请牵手  诡楼炼域界  春蚕鹊语  嫌多不嫌少  到这,刚刚好  一步青云  鬼吹灯同人之升棺发财  数码宝贝光明兽传  异能  重生之昔我往矣(完+番)  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  大清盛世之桃花乱  你若不来,我怎敢老去  男女日常  完结 妖妃惹人爱:王妃皇妃不稀罕  致爱  末世生存之昆仑界  棋高一筹  格林游戏(童话斗智烧脑文)  

热门小说推荐
官路驰骋

官路驰骋

落魄的草根公务员陈步云无意之中救下了县长的女儿,并因杰出才能得到了县长的看重,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官路弯弯,步步惊险,身为草根,却能驰骋纵横。  是时乎?是命乎?  他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钱财,但却有奇功有医术有运气,更有执着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还有那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  而人民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所以,你懂的!...

逍遥游

逍遥游

阴差阳错,误入大唐。这里有丰神如玉的李淳风,亦有那闷骚腹黑的袁天罡。这里有婉媚无双的小高阳,亦有那豆蔻十三的武媚娘。既来之,则安之,且看摇头摆尾穿越而来的李鱼郎,一恩一仇一情一梦一信一诺间,如何嬉闹贞观,玩转大唐!!!...

故人以南,小城以北

故人以南,小城以北

当你遇到一个虎落平阳的落魄少爷,是该把他当作潜在的靠山?还是嘲笑他一无所有?当你多年后遇到东山再起的企业总裁,是该恨他曾经一走了之?还是心疼他一路坎坷?你看我是个单纯善良的姑娘,却可以在灯暖茶凉后,扼住别人的喉咙,让他说不出话。你也许觉得我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人,不是不肯,而是不敢,因为这个世界负了我的男人太多了。所以才可以在被他伤心之后,转身投入他人的怀抱,所以才可以前一秒簇拥着说笑,转脸对别人说我信不过他。曾经我爱他爱得埋在骨里,他爱我爱到不离不弃,可命运多般坎坷,我恨他虚情,他恨我寡意。而后相见,定有吵不完的矛盾,撕不完的架,解不开的恩恩怨怨。我为时光中了毒,他被岁月下了药,疯子们的爱情,如履薄冰。一方山水,两座城池,只作故人,执手不相依。但如果可以,我是爱你的~~~~~~~~~~~~~~~~~~~所以我说这是暖文,你信吗?第一章直通车10481422398...

深爱有你的空城

深爱有你的空城

完结文推荐帅大叔和萌妹纸的温暖故事爱你,是我此生唯一的秘密田甜这一辈子都没想过,她会深爱着一个人,明知道飞蛾扑火粉身碎骨,却还是甘愿沉沦。他是家境殷实的大学老师,面目清冷,若即若离。一次意外,寒风萧瑟夜,他一个怀抱,替她挡去所有的恐惧不安。她心思狂涌,泪眼婆娑抓住他温暖的手,一眼万年,从此,陷入...

蛇出没

蛇出没

田萌萌暑假参加我的理想之旅梦想中的穿越定制活动我要定制容貌美艳身份尊贵情敌脑残,美男痴情后宫独宠的清穿世界。经过惨不忍睹的阴差阳错后,被无良工作人员送入生存类混乱背景的架空异世界。勇者骑士法师身边美男不少,不过你们那心悦诚服的眼神怎么回事?公主精灵女神朝我抛什么媚眼,求保护求安慰确定没搞错对象?妖兽妖魔妖怪发飙的去死发情的滚开发花痴的都给我跪一边去空有绝世的美貌不受人认可高举着号称拥有全世界的空间法宝摔,这谁家的俄罗期转盘什么?我误会了?这不是西方魔幻而是西游记?我擦,姐姐是来谈恋爱的,不是来拯救世界的...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

关于农门家主之四姑娘未开发,勿入!  岈屿山原始森林风景区,杨子千不怕死的多走了几步,结果,一脚踩空,  醒来发现这一脚走远了  常见的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粱杆架壁头,四面漏洞八方进风,屋顶无片瓦,层层谷草飞,这造型,一下暴雨就是水帘洞  多了一个大肚子的娘,正一把鼻子一把泪给她擦身子,滴到脸上的眼泪可见这不是后娘  醒来,爹吩咐煮白面羮  娘生了妹妹,家无一个鸡蛋,更没有一只鸡,杨子千估计娘做这个月子连鸡毛都看不到一根。  爹依旧吩咐煮白面羮  这还是亲爹吗?  一日三餐映得出人影的羮,无一滴油珠珠的野菜玉米饼。  白面羮,已是这个家最高的待遇。  水帘洞,孙猴子大闹天宫茅草屋,杨子千地覆天翻。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不信,21世纪的新新人类,会在西宋这片被历史遗忘的土地上饿死。  多年后,杨氏男儿,人人都有过硬的本领,所谓七十二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